商毅當然知道,這次能夠打敗清軍,一多半還是倚仗著穆陵關一帶有利的地形,以及淸軍攻城不下之後,士氣低落,軍心疲憊。雖然大勝之後值得慶賀,但也絕不能就此以為清軍的戰鬥力就不過如此了,如果是在平原地區,恐怕連布薩癸那三千斷後的人馬也不易輕勝,清軍隻要一邊在正麵牽製,一邊派兵迂回到穆陵軍身後兩側,穆陵軍雖然也未必就會打敗,但想要取勝,恐怕也要付出不小的代價才行。
因此商毅立刻下令偵察隊,立刻到沂水縣一帶去打探淸軍的動向,然後又命人清掃戰場,查點損失,記錄繳獲的戰利品等等工作。
不過整個清理工作花了三天時間才算完成,這還是出動了五千多城裏居民的結果。二萬六千大軍所帶的糧草物資,能是個小數目嗎?現在穆陵關裏,連上士兵也不到一萬二千人,城北外的居民,也不過五六千多人。還比清軍少得許多。
經過了最後的統計,這一次作戰一共斬首三千六百七十三級,並俘虜三百七十八人,在俘虜中有滿八旗兵為七十三人,包括一名牛錄額真,五名白甲兵,八名馬兵,十二名戰兵,十八名步兵,輔兵二十九名。漢軍一百六十六名。其餘為跟役包衣。
而繳獲的戰利品就更為豐富,有鐵甲一千六百四十三件,鎖子甲八百三十七件、棉甲二千六百二十一件,皮甲一千八百三十五件,複合弓四百七十四張,盾牌二千九百二十三麵,刀槍武器六千餘件,大旗三十五麵,背旗一百三十三麵,帳蓬一千二百七十三頂。毛氈一千五百四十七件,大小車輛二百六十七輛。戰馬三百八十二匹,驢六百七十五匹,牛三百六十八頭,豬羊牲口一千餘頭。
另外還有糧食六千六百石,麵粉一千二百石。酒三百八十壇。絹綢布匹一千五百佘匹,白銀八萬三千餘兩,黃金兩千五百兩。其他金銀器皿八百餘件,獸皮五百餘件,還有死馬四百三十八匹。
在這一次戰鬥中,穆陵軍損失了二百三十八名士兵,另有五十七人受傷。傷亡比上一戰還要少一些。這一方麵是因為經過了上一戰之後,穆陵軍的士兵們逐漸成熟了不少,另一方麵也是受益於商毅在戰前的充份準備和在戰鬥中使用了正確的戰術和臨陣指揮。
可以說這一次穆陵軍是取得了大勝兼大豐收,無論是軍器、馬匹、牲口、物資、糧食、錢財都是應有盡有。而且幾乎超過了穆陵軍曆次戰鬥之後的收獲。
由其是商毅一直頭疼的人口問題,逃到穆陵關的居民越來越多,不僅沒有地方住,而且糧食缺口也越來越大,現在穆陵關裏的糧食隻夠兩個多月,離在另一時空中,清軍撤軍的時間還差一個多月,但有了這一批糧食,完全足夠商毅渡過眼前的難關了。不僅如此,還可以再收納一部難民。而金銀現在雖然沒有用,但等清軍退後之後,穆陵關還要重新建設,居民的家園也要重建,到了那個時候,就需要大筆資金了。
現在回想起來,打從建立民團開始,商毅所用的物資似乎都是自己生產的少,絕大多數都是搶來的,開始是從匪賊那裏搶,然後又去搶流寇,現在是搶清軍的,越搶越大,越搶越多,也越搶越好,其中自然是以清軍的東西最多也最好。
這也不禁讓商毅想起了在另一時空的三百多年以後,那首經典的遊擊隊之歌,盡管現在的穆陵軍並不是完全使用的遊擊戰術,但用在這支軍隊身上還算是比較貼切的。
軍歌其實也是一支軍隊的底蘊和沉澱之一,即使是在古代,也都有各時代的軍歌,[詩經]裏的[秦風?無衣],[九歌]裏的[國殤],唐代的[秦王破陣曲],明代的[凱歌],甚致是連後來的北洋軍也[勸兵歌],更不用說在共和國曆史上,產生了一係列精典上口的軍歌。
現在穆陵軍的規模雖然還不大,但基本的骨架以經成形,不僅僅要訓練士兵的戰鬥能力,而且開始需要加強士兵們精神思想上的認識,中國曆史經驗以經證明,凡是戰鬥力出眾的軍隊,都絕對是一支有信仰,有精神動力的軍隊,嶽家軍、戚家軍都是如此。要讓士兵有信仰,知道自己拚命戰鬥是為了什麼,在這方麵商毅過去也有意識的引導過,但以後要進行糸統的教育。
隨後商毅下令,全城歡慶勝利,把四百多匹死馬全都用來做菜,同時還宰殺了十頭牛、二十頭豬、四十隻羊。還開了三百壇酒。毎一戶居民,無論是城裏還是城外,都分到一部份肉食和一壺酒,家家戶戶都可以開懷暢飲,大吃一頓。
在現在這樣的動蕩時期,還能吃到肉、喝到酒,穆陵關的居民們,由其是那些從清軍中救出來的居民都十分激動,有人甚至都哭了起來。還有人接到了酒肉之後,都禁不住向千總衙門的方向頂禮膜拜。而早先遷到穆陵關的居民也才進一步明白,自己現在的安定的生活是多麼幸福,也對帶給自己這種生活的商毅充滿了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