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牢記:人情做足才有"殺傷力"。人情做足了自然會贏得朋友的萬分感激,讓對方記掛你一輩子。
唐朝皇帝李隆基親自為他手下的一個將領煎藥,在吹風鼓火時,燒著了胡須,當侍從們趕來時,他莞爾一笑,說:"但願他喝了這藥病就好了,胡須有什麼可惜的呢?"
一個皇帝為他的屬下親自煎藥,這真是天大的人情,把人情做得如此之足,怎不叫屬下以死相報呢?人情的殺傷力可謂大矣!
把人情做足,好人做到底,你就要想朋友之所想,急朋友之所急,在他最困難、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給朋友一個人情,殺傷力更大。
三國爭霸之前,周瑜在袁術手下為官,做一個小縣的縣令。這時候地方上發生了饑荒,百姓沒有糧食吃,活活餓死了不少人,士兵們也餓得失去了戰鬥力。周瑜作為父母官,看到這悲慘情形急得心慌意亂,不知如何是好。
周瑜聽說附近有個樂善好施的財主魯肅,就登門去借。兩人寒暄一陣,周瑜就直接說:"不瞞老兄,小弟此次造訪,是想借點糧食。"魯肅聽後哈哈大笑:"此乃區區小事,我答應就是。"魯肅親自帶周瑜去查看糧倉,這時魯家存有兩倉糧食,魯肅痛快地說:"也別提什麼借不借的,我把其中一倉送你好了。"周瑜及手下一聽他如此大方,都愣住了,要知道,在饑荒之年,糧食就是生命啊!魯肅可謂送了周瑜一個大人情。魯肅做足了人情,和周瑜交上了朋友。後來周瑜發達了,當上了將軍,他牢記魯肅的恩德,將他推薦給孫權,魯肅終於得到了大展鴻圖的機會。
做足人情,還有一個意思,就是你欠了朋友的人情,還的時候,要還足,甚至還更多。你的人情大於他的,他就得記著你的人情,朋友之間的賬,永遠也算不清,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種算不清的賬,無疑成了與朋友之間聯係的一種紐帶。
朋友之間的情誼,是用人情維係的,所以在做人情方麵,一定要看得開,決定去做的人情,一定要做足,做足人情並非自己"自作多情"、"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而是"放長線釣大魚"。人情做足了,才具有殺傷力,才能把想辦的事辦好。
人情要做足,要舉重若輕,而不能拈輕怕重。
舉重若輕,並非叫你像武俠小說裏說的一樣,為了朋友,可以傾家蕩產,可以慷慨赴死,一派輕鬆的樣子,那是為了"俠義",而這裏的舉重若輕是為了人情。
朋友之間常常有這樣的應答:"哎呀,可太謝謝你了。""咱哥們,誰跟誰啊,沒事。"這其實就是舉重若輕,朋友找你辦的事,若他能辦,也不會來找你了,所以,你辦成了,你就要學乖點,不能以此自誇。應輕鬆點,不放在心上,會讓朋友更加器重和感激你。
一個朋友去找你,讓你給他的一個"關係戶"找份工作,你答應了,利用職權或人情之便,給對方找到了工作,並且你平時還要給對方以小小的關心、照顧。朋友麵前,你是不應說什麼的,你要淡然處之。你用不著擔心他會不知道,自有人告訴他。
舉重若輕,你還要自己送"貨"上門,把人情送給正需要你的朋友,沒準,你會讓他萬分感動,涕淚滂沱。
舉重若輕,你就要想友之所想,急友之所急。在他最困難、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你的出現對他來說,就仿佛暗夜裏的一道光芒,讓他難以忘卻。
把顧客朋友從競爭對手那裏奪過來就是客戶對你最大的支持。
我們的顧客朋友不僅包括我們自己所掌握的那些人,還包括競爭對手的顧客朋友。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試想一下,如果你能夠把競爭對手的顧客朋友搶過來,從他們那裏了解競爭對手,對於你的事業會有多麼大的幫助。
那麼我們如何能夠扭轉競爭對手客戶的態度,如何與競爭對手客戶保持長期的溝通,如何讓競爭對手客戶客觀地評價我方與競爭對手的產品與服務,最終如何能夠成功地趕走競爭對手,贏得競爭對手客戶呢?
首先,你要做好規劃:
①分析你與競爭對手相比的優勢與劣勢。
②了解目標客戶的背景和需求特點。
③你的優勢與目標客戶的需求相聯係。
④若你不能比競爭對手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你需要做的是提高自身能力,而不是盲目地去搶對手的客戶。
在與目標客戶接觸初期以"資訊提供者"的身份進入,而不能一開口就推銷自己的產品。
雖然已經選擇好了長期的供應商,但為了解市場行情的變化信息,加強對供應商的控製,他們需要供應商提供市場信息,並會對提供此類信息的人表示出好感,這對我們與其保持長期的溝通創造了契機。溝通方式中,我們可以在客戶下班前不忙的時候,給他打個電話,關心一下他們的生產、銷售情況,再有目的地說說行業與市場信息,熟了可以聊點私人話題;或以裝作路過的方式做個拜訪,作個簡短的溝通。
切記,這類溝通要做到:
①不詆毀競爭對手。
②多宣傳自身近期的業績。
③不作推銷。
④體現你對行業的理解。
⑤多引導對方說出使用情況和潛在需求。
通過多次的溝通,你可以讓客戶了解你們的企業與產品,同時你也可以更加深刻與細致地了解客戶的需求。
當你在目標客戶心中建立了一定的信任後,可以針對你所了解的客戶的需求特點,客戶所在行業的發展趨勢的要求,或與競爭對手比較優勢,提出一個比競爭對手更符合客戶需求的有競爭力的解決方案。
由於有前期的廣泛的接觸,客戶對你們企業,對你的專業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一些基本的信任;同時在心裏也對你的執著與敬業產生一點肯定與讚賞。這時,你的方案中的優勢會被目標客戶所重視,同時客戶對方案的評價也會更加嚴肅與公正。
適度的距離反而讓你贏得客戶朋友更多的支持
在辦公室以外的地方,你和你的客戶朋友通常比較放鬆,談話也常常涉及個人的情感世界與興趣。因為共同的興趣,你們之間的關係也會變得密切起來,建立起親密的友情。在很多情形之下,這種親密的人際關係確實能夠為後續的合作鋪平道路,順利地轉化為生意關係;然而,在大多數情形下,出現這種情況卻是弊大於利。
第一,過度親密的人際關係有可能使商務關係受損。友誼為雙方都帶來了不言而喻的責任。朋友之間就要始終互相關照,互相幫助,在商務中建立的友誼也不例外。你也許就認識一些人,他們與某些客戶交往甚密。他們的產品總是能在客戶發布的廣告中得到特別推薦,在商店裏擺在特別顯眼的位置。這確實很好,但卻可能要付出代價。這種友誼大多數是短暫的。如果客戶換了工作、被解雇或退休了,而你卻依然沿用以前的操作方式,關係就會以不愉快而告終。
一旦建立了友誼,有些銷售人員就會把這些商場中的朋友視為當然的客戶,也就不再一如既往全心全意地提供服務。客戶方麵會立刻感覺到這種懈怠,但是為了維持友誼,他們很少把自己的失望迅速反饋給這位新交,而往往是聽任情況繼續惡化下去。
反過來,客戶方又將怎樣回應呢?在這種情況下,買方常常會要求種種特別的優惠待遇,比如更大的折扣、優先購買權、寬鬆的退貨條件與付款期限等等。如果你答應了諸如此類的要求,就會傷及公司及其他合作夥伴的利益。其他的客戶或潛在客戶就無法分享這些隻有"朋友"才能享受的額外服務,長此以往,會給公司的業務帶來相當的負麵影響。而且,如果你拒絕朋友的請求,就肯定會對感情造成傷害,一旦出現意想不到的狀況的話,很可能連朋友都沒得做了。
第二,會給公司帶來昂貴的交際成本。你在和客戶朋友交往的過程中通常會負擔全部的娛樂交際花銷,而且向關係密切的客戶提供第一流也是最昂貴的娛樂節目。這些客戶也就逐漸習慣於享受最好的待遇。
大多數時候,你都會對交際費用設定一個上限,一般會是總銷售額的0?郾25%到0?郾5%。比如一位客戶的月均購貨額為5萬元,按規定,你每月花費在這個客戶身上的錢就不能超過250元。在現在的社會中,這筆錢大約隻夠支付4人外出吃一頓普通的晚餐、或幾頓工作午飯、也許再買一件小禮物,根本不可能進行一些檔次較高的交際活動,例如打一次高爾夫球等。但是客戶方代表卻未必了解這些。他們可能提出超過你承受能力的要求。要親口告訴一位朋友,憑他(她)這樣的客戶,公司每月隻能拿出250元來應酬,試問你能說得出口嗎?
與商界的朋友應酬或者與客戶培養友情並沒有錯,但是如果這種關係過於密切就不妥了,明智的做法是與客戶保持一定的距離。應當設定一個界限,保持一點嚴肅和尊敬,並且明確雙方的角色。如果這種關係處理不好,就很可能會出現不幸的局麵。
第三,與某些客戶過度親密的交際會造成各種關係難以平衡。你一旦與某個買家建立了牢固的友誼,行業內的人們很快就會知道。你說其他的客戶對這種友誼會怎麼看呢?幫助朋友、以最優惠的價格給朋友提供最好的產品與服務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你在公司的競爭對手會不會知道呢?當然會。隻要你在生意上為朋友提供了優惠的服務,其他人就一定會知道。即便你沒有給朋友優惠,他們仍然會認為你的朋友占了便宜,你會兩邊不討好。
與朋友做生意同普通客戶一樣,你有時必須向對方施加壓力,爭取更大的訂單,催繳貨款,甚至以某種理由拒絕送貨。比如說,你要求買方增加訂貨量,而買方可能會把這個要求當作笑談置之不理。無論他們的要求多麼強烈,客戶方也不再認真地對待這些朋友。這樣一來,同樣會引起你的強烈不滿。你期望這些朋友在需要時拉自己一把,但有時卻辦不到。所以,一定要劃清友情和商務的界限。在生意場上與個人生活中一樣,廣交朋友是件好事。但是,決不能把個人友誼與商務關係混為一談,讓友情影響到商務關係。要理解你的客戶朋友工作的環境以及種種約束,同時也要讓他們了解到你的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