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贏得合作夥伴的支持(1 / 3)

合作夥伴,為您打開致富的大門

曾經有人采訪比爾·蓋茨成功的秘決,比爾·蓋茨說:因為又有更多的成功人士在為我工作。陳安之的超級成功學也提到:先為成功的人工作,再與成功的人合作,最後是讓成功的人為你工作。成功的人很多,但在生活中你可能不認識,也沒有辦法去為他工作,而讓成功的人為你工作,在現階段,你可能更沒有這個實力。隻有合作,可能是你最喜歡和最欣賞的。

在世界產業界聞名遐邇的索尼公司,有一個讓人們傳為美談的故事,創始人井深與盛田昭夫在長達51年的時間裏,共同經營索尼。他們從青年時期一起走過困境,步入輝煌,進入垂暮,甚至到中風失去說話能力,兩個人始終相互沉醉於彼此的高度默契之中。

有著"外胡內南"和諧搭檔美稱的南存輝和胡成中從小就是同班同學,胡成中比南存輝大兩歲,南是班長,胡是體育委員。畢業後,南存輝成了修鞋匠,胡成中做了裁縫。20世紀80年代後期,兩人共同集資,創辦樂清求精開關廠。由於經營得當,樂清求精開關廠生意紅紅火火。正是在他們合夥創業後的6年,成為了兩個人各自事業的預演。兩個人這一階段最大的收獲,一是積累了各自的第一桶金——創業6年贏利200萬元,而更主要的恐怕還是兩個人都明白了今後應當怎樣做。

其實,合夥創業就像選擇婚姻伴侶,好的伴侶能帶來幸福,壞的伴侶隻剩下災難。盡管誰也不會在結婚時就能預料到離婚的那一天,美滿的婚姻不僅僅需要婚後保持溫度的技巧,也需要在婚前對伴侶進行深入、細致的了解與調查。因此如果你想開創一番事業,選擇什麼樣的合作夥伴就顯得非常重要。隻有選擇合適的合作夥伴才能夠互相配合和扶持。當然,合作往往並非一帆風順,合作夥伴往往會因合作實體的組織機製和內部矛盾而最終勞燕雙飛。因此,對於那些正在尋找合作夥伴進行創業——也許不限於創業,比如合作研究——的人們而言,如果想得到合作夥伴的支持,不妨從解決如下三個問題入手:

"我真的需要和他在一起嗎?"這是在進行合夥創業時首先要問自己的一個問題。你是需要合夥人投入資金呢?還是需要合夥人幫助你擺脫孤獨和剛開張公司的不穩定性呢,還是需要在管理風格上互補?專家建議在選擇創業夥伴時應有一個基本標準,比如,是否具備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在管理風格和公司行為上的理解是否有一定的協同性;彼此之間是否了解和信任等等。

"我怎樣考慮組織結構的設計?"在組織結構的設計上,應該盡量避免可能預見的損失,在企業內部應該將權力適當地分散與集中,由科學的分工和權力製衡機製來實施管理。特別是伴隨著企業由創業期走向發展期,企業在分配方式、企業組織、企業文化、領導方式、經營戰略上都要相應地做出新的調整。

"有了矛盾怎麼辦?"震動起源於企業內部的各種矛盾。股東內部的矛盾、董事會與經營者之間的矛盾、經營者內部的矛盾,都是非常正常的。由於觀念、文化不同,信息不對稱,價值觀差異等,都會導致矛盾。有了矛盾並不可怕,關鍵是看矛盾是否能及時得到解決,這樣才能防患於未然。比如說因為利益分配,那麼通過調整分配方式是否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再比如內部信息不對稱,是否可以通過溝通解決這個問題?

許多人合夥創業到最後總不免產生爭議的原因,經常是以前合夥條件未談妥寫明、合作後夥伴的行為態度產生變化等兩大要素為主。從合夥權責的分派、利潤的分享、損失的分攤、信息的披露,到退出合夥機製與爭議仲裁機製的設立等,合夥契約寫得愈清楚明白,對合夥人彼此的保護程度也就會愈高。當然若有律師朋友能一同協助合夥契約的擬定,並於合夥雙方簽署契約後送往法院公證,則是最好不過的了。

商業是利益的結盟,需有明確的利益保證條款。索尼公司最早的資金全部是盛田的父親久作工門為長子籌備的,每有需要都解囊相助,每一項相助都在股份形式上得到確認。現在不清楚最初索尼公司的股權結構,但是,久作工門最多也隻占到17%,可見索尼公司起步時期,就已經為管理團隊的知識產權留下了足夠的回旋餘地。正是這樣明確的界定,穩固了公司的結構。

選擇好的合作夥伴

選擇一個好的合作夥伴並不難,一個首要的原則就是盡量"不要與陌生人說話"。仔細研究真正合作創業成功的企業選擇合作夥伴的方向不難發現,選擇你熟悉、了解的人通常是條捷徑。

但是並非所有的熟人都可以成為我們的合作夥伴。我們必須要找到那些合乎我們胃口並且能夠帶來合作效益的熟人才行。

合作夥伴要具備哪些素質?

那麼,哪些人可能符合你的胃口呢?一般而言,具備如下素質的合作夥伴是最受人歡迎的。

——不甘心。21世紀,最大的危機是沒有危機感,最大的陷阱是滿足。人要學會用望遠鏡看世界,而不是用近視眼看世界。順境時要想著為自己找個退路,逆境時要懂為自己找出路。

——學習力強。學曆代表過去,學習力掌握將來。懂得從任何的細節,所有的人身上學習和感悟,並且要懂得舉一反三。主要的是學習,其實是學與習兩個字。學一次,做一百次,才能真正掌握。學,做,教是一個完整的過程,隻有達到教的程度,才算真正吃透。而且在更多時候,學習是一種態度。隻有謙卑的人,才真正學到東西。大海之所以成為大海,是因為它比所有的河流都低。

——行動力強。隻有行動才會有結果。行動不一樣,結果就不一樣。知道不去做,等於不知道,做了沒有結果,等於沒有做。不犯錯誤,一定會錯,因為不犯錯誤的人一定沒有嚐試。錯了不要緊,一定要善於總結,然後再做,一直到正確的結果出來為止。

——要懂付出。要想傑出一定得先付出。斤斤計較的人,一生隻得兩斤。沒有點奉獻精神,是不可能創業的。要先用行動讓別人知道,你有超過所得的價值,別人才會開更高的價。

——有強烈的溝通意識。溝通無極限,這更是一種態度,而非一種技巧。一個好的團隊當然要有共同的願景,非一日可以得來。需要無時不在的溝通,從目標到細節,甚至到家庭等等,都在溝通的內容之列。

——誠懇大方。每人都有不同的立場,不可能要求利益都一致。關鍵是大家都要開誠布公地談清楚,不要委曲求全。相信誠信才是合作的最好基石。

——有最基本的道德觀。

曾經有一個記者在家寫稿時,他的四歲兒子吵著要他陪。記者很煩,就將一本雜誌的封底撕碎,對他兒子說:" 你先將這上麵的世界地圖拚完整,爸爸就陪你玩。"過了不到五分鍾,兒子又來拖他的手說:"爸爸我拚好了,陪我玩!" 記者很生氣:"小孩子要玩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說謊話就不好了。怎麼可能這麼快就拚好世界地圖!"

兒子非常委屈:"可是我真的拚好了呀!"

記者一看,果然如此:不會吧?家裏出現了神童?他非常好奇地問:"你是怎麼做到的?"

兒子說:世界地圖的背麵是一個人的頭像。我反過來拚,隻要這個人好了,世界地圖就完整了。

所以做事先做人。做人做好了,他的世界也就是好的。

要不要與窮人合作?

一個有意思的問題:是永遠不要與窮人合作?

上麵提到,選擇合作夥伴一定要選擇合乎自己胃口,而且具備一定資源的人。那麼,這就導致一個有意思的問題,即是不是永遠不要與窮人合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