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孟子與莊子互不提及之謎,有的學者給出的解釋是莊子和孟子二人互不相識。但是孟子是當時的知名大儒,博學的莊子不可能沒有聽說過孟子。那麼莊子為什麼沒有在著作裏提及孟子?在莊子保持沉默的背後,是否隱藏著其他的曆史真相?
我的解釋是這樣的,我認為莊子確實罵過不少人,連孔子也罵了,但是除了惠子之外,他罵過的其他人中,很少有同時的人。舉一個例子,比如在他的著作裏麵,也隻字不提大名鼎鼎的商鞅。第二,孟子不知道莊子,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孟子比莊子大二十歲左右,而且莊子還呆在一個偏僻的地方。隻是一個人在家著書立說,自言自語,所以孟子的著作中沒有提到莊子,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如果要說莊子不知道孟子,那就不可理解了。孟子在當時不光是學術上很活躍,他也算是周遊列國的人。他兩次到齊國,在魏國見過梁惠王,還見過梁襄王。在滕國,滕定公、滕文公他都見過。他到宋國,就是莊子的故國宋國,他也去過,還見過那個非常殘暴的宋王偃。莊子再孤陋無知、再閉塞,也不至於說孟子到了自己的國家,活動了那麼長時間,他也不知道吧!所以我覺得,孟子不提莊子,可以理解,孟子可能確實不知道有莊子。但是莊子不提孟子,唯一的解釋,隻能從莊子的心裏去尋找。莊子內心的想法可能是,我懶得說你。因為我怕你糾纏,我不願意惹是生非。為什麼呢?我不想和你們玩。我要是批評你們,你們還活著,你們再反批評我,那不就是和你們玩了嗎?所以我就是不想和你們玩。我是沒有是非的,你們講的是,你們講的非,我跟你們沒有同樣的標準。
我不接受你們的遊戲規則,我不願意像你們那樣玩,總是拿著自己的觀點,去評價別人的觀點。再說罵名人而出名,是莊子不屑的。他那個時候如果罵一罵孟子,罵一罵商鞅,他可能真出名了,罵名人嘛!但莊子不屑於幹這事,莊子明確說過,“聖人無名”。聖人是不看重名聲的,他何必要去罵孟子這樣的名人呢?所以我們說,莊子的著作裏邊根本沒有提到孟子,既不是因為他閉塞,也不是因為孟子沒有影響。而是莊子自己不願意和別人玩,他願意自己一個人玩。
現在我們再看第三點,莊子不帶別人玩。莊子有幾句名言,第一是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莊子·天下》)
我就是這麼一個獨人,我隻和天地精神往來,我和你們這些俗人不往來。這個俗人不是一般的俗人,包括了天子諸侯這樣的人。所以莊子有第二個名言。
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莊子·讓王》)
天子要讓我做你的臣子,沒門。諸侯要讓我做你的朋友,沒門。我不帶你們玩,我隻和什麼玩呢?我隻和天地精神玩。這真是一個太高太高的境界,莊子實際上,他在自己的同時代裏麵,確實可能是找不到能夠和他在同一個境界上交流的人。
莊子這樣不屑於與別人玩的人,這樣一個孤獨的人,是否他的內心裏麵,不需要朋友、也不需要友誼呢?在莊子的生活裏麵,有朋友嗎?他珍重友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