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亂世逍遙(3 / 3)

莊子講完這個故事之後,對這個從宋王那得到十輛車的人說,我告訴你,今天宋國的政治黑幕之深,比九重之淵還要深,宋王的殘暴和凶猛,比黑龍還要厲害,你現在能夠從他那個地方得到十輛車子,你也是碰到宋王一時糊塗,等到宋王明白過來了,你就要粉身碎骨了。

這個故事說明了什麼?說明莊子對於自己的祖國宋國國情的了解,他認為宋國的國情比九重深淵還深,宋國的國君比黑龍還要凶殘。這是莊子在著作裏麵對於宋王偃一個非常明確的判斷和評價。

從莊子的生活環境中,我們更多看到的是莊子的不得誌與孤獨,也許我們可以發現,他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是一個快樂的莊子。那麼在莊子充滿童趣的寓言背後,他真實的心態是什麼?曆史上的莊子,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

我們再來看一看《莊子》上麵的另一個故事,這是他改編孔子的故事。我們知道在《論語》裏麵,有一段孔子到楚國去,碰到一個楚狂的故事。《論語》當中是這樣記載的,說孔子在楚國,碰到一個楚國的狂人,這個楚國的狂人唱著歌、仰著頭,從孔子的馬車前麵經過,是怎麼唱的呢?

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鳳凰啊鳳凰,你的德行為什麼這麼衰敗?你這樣周遊列國,你以前都做錯了,那也就算了吧,但是,從今以後你還可以改正自己,算了吧!算了吧!今天要從政很危險。這是《論語》中的記載。

但是到了莊子那裏以後呢?莊子把它進行了改造。我們來看一看莊子是怎麼改造的?莊子說,孔子到了楚國,楚國的狂人接輿,到孔子的門前,唱了一首歌,怎麼唱的呢?

鳳兮鳳兮,何如德之衰也!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聖人成焉。天下無道,聖人生焉。方今之時,僅免刑焉。福輕乎羽,莫之知載。禍重乎地,莫之知避。

(《莊子·人間世》)

鳳凰啊鳳凰,這都是說孔子,把孔子比喻成鳳凰,是對他的尊重。鳳凰,你的德行真衰敗!已經過去的時代永遠過去了,我們無法追憶了,但是未來的時光,我們也等不到。完全的絕望,徹底的絕望。如果天下有道,聖人就可以成就事業,可是到了天下無道的時候,怎麼辦呢?聖人你也就求生吧!今天這個世道,也不過僅僅能夠免於被刑囚,這已經算好的了。這是批評孔子,福那麼輕,像羽毛一樣,你卻不知道把它拿到你的馬車上帶走。災禍像大地一樣沉重,你怎麼還不知道避開它呢?像大地一樣沉重的災禍,就是莊子對他自己的時代,對他自己國家的一種感受。所以下麵莊子還唱了一首歌。

迷陽迷陽,無傷吾行!吾行郤曲,無傷吾足。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莊子·人間世》)

迷陽是一種帶刺的草。迷陽草不要擋了我的道,我已經在繞著彎子走了,你也不要傷了我的腳。什麼意思?這個世道仕途艱險,處處荊棘、處處陷阱,到處都有阻擋我們道路的,哪怕我們繞著彎子走,我們都很危險。在這樣的世道裏麵,哪裏還敢正道馳行呢?所以下麵莊子有一些結論性的話,山上的木頭被什麼砍掉的呢?是被自己砍掉的。這是什麼意思呢?誰讓你木頭有用呢?蠟燭是被誰燒掉的呢?被自己燒掉的,誰讓你能夠燃燒呢?誰讓你能夠照明呢?“桂可食,故伐之”,桂花可以食用,可以泡酒,可以泡茶,所以被砍伐了。“漆可用,故割之”,漆樹上麵產漆,漆可以用,所以漆樹被割開了。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天下人們都知道,有用的用處,而不知道無用的用處。可以說,是宋國的國君宋王偃,讓莊子認識了人間世。在莊子的著作裏麵,《內篇》七篇裏麵,有一篇叫《人間世》,描述了世道的黑暗和危險。我們甚至可以這樣講,莊子有這樣的思想,莊子有這樣的人生的態度,莊子對這個世界有這樣的看法,都和這一個荒淫殘暴而又愚昧的宋王偃有關。那麼在這樣的時代、這樣的國家,莊子選擇避世而去隱居鄉野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另一個問題又來了,一個讀書人身無長物,如果不願意出仕做官,不拿俸祿,他靠什麼生活呢?莊子的生活到底怎麼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