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轉星移,歲月變幻,如今已是漢建安十年(公元205年)元月。
許都的百姓們沉浸在新年的歡樂之中,由於曹操施政清明,至少許昌城內的百姓還是能在這個亂世之中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也能難得地去享受新年那美好的氛圍。
距離那場三線大戰已經過去了兩年,在頭一年裏,曹操徹底實行休養生息的政策,除了對付幾個內部的政敵之外,對外沒有任何動作。
但等到第二年,也就是建安九年,曹操毅然發動了對荊州的全麵進攻。
在那場三線大戰之中,曹操雖然受到不小的損失,但馬騰、劉表和孫堅,也是各有折損。
曹操坐擁整個北方,底蘊深厚,元氣恢複起來的速度比之其他諸侯自然要快一些。一年的時間過去,曹操的軍隊已經補充了七七八八,加上曹軍善於練兵之將極多,就算是新募之兵,一段時間下來也擁有了不俗的戰力。至於荊州等地,就沒這麼樂觀了,軍隊補充數量少不說,新軍的戰力也不高。曹操和郭嘉等謀臣商議後決定,要趁著自己的實力略有恢複,而其餘諸侯實力尚未恢複的機會,發動攻勢,一舉將其蕩平。
曹操首要目標就放在了荊州,因為荊州是三方諸侯之中,恢複最慢的那一方。
在那場三線大戰之前,荊州有二十萬大軍,隻不過其中有十萬是水軍。
剩下的十萬陸軍,劉表派出七萬前去攻打宛城,結果,全軍覆沒。
一年之內,劉表所募得的新軍,也不過兩萬人而已,而且這兩萬人的戰力極低。
現在正是攻打荊州的最好時機,雖然荊州總軍力尚有十五萬,可是十萬水軍隻能在長江上縱橫,如果拉到陸地上作戰,其單體戰力還未必比得過那兩萬新軍。
也就是說,曹操如果此時討伐荊州的話,主要麵對的,就隻有三萬步軍而已。
曹操親率十萬大軍,以夏侯惇、趙雲、張郃、於禁等人為將,南下攻伐荊州。
前次三線大戰,雖然對曹操來說形勢十分緊迫,但他手下畢竟將才如雲,終究會有未能上戰場立功的將軍。再者,三線大戰之時,許昌局勢也十分不明朗,各種勢力見曹操陷入危局,蠢蠢欲動,都在找落井下石的機會。這些勢力或多或少都有著屬於起自己的力量,如果一起作亂,那後果也不堪設想,曹操身邊需要有充足的武力,足以應對一切變亂,保證許昌不會陷入動亂。
而這一次攻打荊州,曹操便帶上了上次大戰中沒有參戰的將軍們,讓他們有立功升遷的機會。
攻打荊州,起初戰況可謂十分順利,荊州唯一還能依靠的三萬步軍,被張郃的大戟士以及夏侯惇、趙雲等部輕鬆殲滅,兩萬新軍也在和於禁部的作戰之中全軍覆沒。慌亂至極的劉表忙中添亂,將鎮守江夏的水軍調了一半到荊州北麵,結果這群水軍陸上作戰能力實在太差,曹操令曹氏一族的後起之秀曹真、曹休,率領一萬軍隊,便將那五萬水軍擊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