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李自成率領的大軍到達了山海關,他在關內列下一字長蛇陣。陣列從北山開始,一直延伸到海邊,氣勢非常雄偉。一半是為了自保,一半是想在吳三桂麵前表現,以抬高身價。吳三桂也將自己的軍隊全部拉出來迎戰大順軍。
戰鬥打響後,吳三桂親自帶領騎兵衝擊大順軍的陣列。吳軍雖然人少,但都是百戰精銳,此時又在作困獸之鬥,所以戰鬥力很強,他們在大順軍的陣列中反複衝擊,殺進殺出幾十個來回。
大順軍雖然戰鬥力不如吳軍,但人數眾多,戰鬥意誌堅定。在吳軍的衝擊之下,他們散而複聚,退而複進,死死地纏住吳軍。經過整整一個上午的激戰,吳軍漸漸不支,已有崩潰的趨勢。吳三桂不得不向清軍請求援助。
其實,在前一天晚上清軍已經抵達山海關。但多爾袞不想立即參戰,而是要等李自成和吳三桂兩敗俱傷之後再出來收拾局麵。此時,大順軍和吳軍都已損失慘重,多爾袞覺得時機已到,才決定出兵。
正在雙方激烈戰鬥的時候,海邊突然刮起一陣狂風,吹起了地麵上的塵沙,霎時,天昏地暗,連對麵的人都看不到。多爾袞看準時機,命令埋伏在陣後的十幾萬清兵立即出動,向大順軍突然襲擊。大順軍毫無防備,也弄不清是哪兒來的敵人,心裏一慌,陣勢也就亂了。直到風停下來,天色轉晴,他們才看清楚對手是留著辮子的清兵。大順軍從來沒和清兵交過手,見清兵氣勢洶洶地殺來,陣勢更加混亂。
李自成在山上發現清兵已經入關,想穩住陣腳,指揮抵抗,已經來不及了,隻好傳令大軍後撤。多爾袞和吳三桂軍隊乘勝追擊,大順軍一路潰逃,兵器和盔甲丟得到處都是。
李自成退到北京後,處死了吳三桂的全家,然後撤出了北京。以此為標誌,李自成的大順政權逐漸敗亡。一年多以後,李自成在湖北九宮山遇難。而清軍則實現了多年的夙願,順利入關,入主中原,開始了對全國的征服和統治。
【博聞館】
追贓助餉
李自成領導農民起義時,曾提出“均田免糧”的口號,受到農民的熱烈擁護。後來,李自成建立了大順政權,又占領了北京,仍然不向農民征收賦稅。但為解決軍餉問題,大順政權勒令明朝官員交出貪汙的贓款,其數額由官員的級別決定,這一政策就叫追贓助餉。
追贓助餉政策使大順軍得到了很多財產,暫時解決了軍餉問題。但是按級別分攤贓款的辦法既不科學,也不客觀,而且在追贓的過程中大量使用酷刑,造成許多明朝官員死亡。此舉打擊麵過大,將明朝整個官僚士紳階層都推向了與大順政權對立的一邊,使大順政權陷入孤立而迅速敗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