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崇禎十七年(1644),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軍攻克了北京,崇禎皇帝在煤山(今景山)上吊自殺,明朝滅亡。

就在北京失陷前夕,崇禎皇帝曾命令駐關外寧遠(今遼寧興城)的吳三桂率軍進京救援。但吳三桂部行動緩慢,北京已經失陷,他還在進京的路上。

“報告,據可靠情報說李自成的軍隊已經攻入皇宮,崇禎皇帝上吊自殺了!”一位官員打扮的人帶著哭腔說道。

“哦?”吳三桂頓了頓,說道,“傳我命令,大軍停止前進。”

於是,吳三桂的軍隊停留在了山海關觀望形勢。

李自成攻克北京後,深知吳三桂手握重兵,對自己是一個威脅,因此希望能夠招降他,並為己所用。於是,他派明朝降將唐通率領八千多人去山海關招降。

唐通到達山海關外,給吳三桂寫信說:“大順皇帝李自成非常賢明,很重視我們這些降將。你如果投降的話,父子都能被封為侯爵。”

吳三桂看過信,大為心動。再加上當時已有很多明將投降,吳三桂也決定投降。他把山海關交給唐通鎮守,自己則帶兵前往京師,朝見李自成,準備接受新的任命。

然而,就在前往京師的路上,吳三桂遇到了一名從京師逃來的吳家的仆人。這仆人緊張地向吳三桂報告說:“您的父親已經被李自成的大軍抓起來了,為的是要追贓助餉,他們說必須交二十萬兩銀子,才能放人。另外,您的愛妾陳圓圓也被李自成的大將劉宗敏奪去了。”

“啊!竟有此事!”吳三桂聽後,大為惱怒。他投降李自成,本來就是為享受榮華富貴的,現在不但榮華富貴享不成,反而連自己家人都保不住。思前想後,他覺得不能再向李自成投降了。於是又率軍返回山海關,打跑了唐通。

李自成聽說吳三桂降而複叛,十分惱怒,決定親自率軍征討。當時,大順軍的總兵力已達百萬左右,但是李自成為了守住攻克的城池,已將大部分軍隊分派到各地。留在北京的,隻有十萬人的親信部隊,這是李自成攻打吳三桂的本錢。當然,這十萬人都是精兵,對付吳三桂還是綽綽有餘,但要再對付關外的清軍就困難了。李自成對清朝的軍隊了解不多,根本沒想到清軍會出兵幹預。

與李自成的想象相反,清軍早已經對中原磨刀霍霍了。此時,吳三桂的軍隊隻有五萬多人,根本不是李自成的對手。為了自保,他幹脆把心一橫,也不顧什麼民族大義了,向昔日的仇人清軍求援。他給清朝的攝政王多爾袞寫信說:“闖賊李自成殺害了我們大明的皇帝,我現在要興兵為皇上報仇,但苦於兵力單薄。如果大清能夠出兵幫助我的話,事成之後,我們大明一定會有重謝的。除了送給你們大量財物外,還能割給你們大片的土地。”

多爾袞看過信,大喜過望,當即答應了出兵的請求。他給吳三桂回信道:“如果你能投降我們大清,一定能被封王。你們吳家世世代代都能享受榮華富貴,就像山河那樣久遠。”名義上多爾袞是出兵幫助吳三桂為崇禎皇帝報仇,實際卻是要趁機進入中原,吳三桂隻不過是自己利用的工具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