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小人物心態做人低調的狀態處世(2 / 3)

所以,不要去妄想什麼,隻問自己該做什麼吧——這就是素位而行,安分守己。

“分”是本分,“己”是指自己活動的範圍,安分守己的意思就是指規矩老實,守本分。而在這個日新月異、崇尚物質的時代,又有多少人是規矩老實、堅守本分的呢?越來越多的人不能素位而行,安分守己,他們心存妄想,逞強好勝,隻知道羨慕甚至嫉妒別人,最終導致失敗,簡直是咎由自取。

放下身段才能有機會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林則徐

當今社會,生存競爭愈加激烈,真可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擠得過去就是贏家;擠不過去,輕則落伍,重則落水。但是不擠就有被社會淘汰的危險,所以,即便是一身臭汗,也要拚上一拚,搏上一搏,千萬不要站在岸上,自視清高,喪失了大好良機。然而總是有一些人,眼眶子太高,大事幹不來,小事不願幹,覺得太丟麵子,有失身份,寧可委屈受窮,也不肯放下身段。

人生在世,一定不會事事如意,例如:生意失敗、戀愛失敗、工作不順、被羞辱等等,而依各人承受程度的不同,這些不如意也會對各人形成不同的壓力與打擊,有人根本不在乎,但有些人卻會因此一蹶不振。

在人生最陰暗的時候,人如果能堅強地活下來,必然會有一些收獲。也就是說,在這種時候,你不要去計較麵子、身份、地位,也不要急著出頭,這種日子很容易讓人沉不住氣,但隻要沉得住氣,隻要堅守下去,就有希望,就有機會。

蟑螂是比恐龍還要早就出現在地球上的一種動物,據考證,在三億五千萬年前,它們就出現了。蟑螂被稱為是曆史上生存能力最強的動物。食品、木頭、衣服等等,幾乎都可以成為他們的美餐。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在真空下它們可以存活至少十分鍾。據說,核爆炸之後,隻有它們將是唯一的幸存者。

在人們的印象中,蟑螂不僅散發臭味,還會傳播疾病,所以多少年來,大家對待它們的唯一態度就是消滅它們,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可結果是,無論我們多麼努力,在這個世界的角角落落仍然到處可見它們生龍活虎的身影。

蟑螂的生存能力之強,大概我們很多人也都領教過。也許你有過這樣的經曆,家裏發現了蟑螂,一腳踩下去,明明看見它死了,可過一會兒你再找它的屍體的時候,卻發現沒了。哪去了呢?也許你不會想到,它又逃走了!

必要的時候,人也應該放下身段,適者生存。其實,人的“身段”是一種自我認同,並不是什麼不好的事,但這種“自我認同”也是一種自我限製,如果過於強烈就成了一種虛榮。

有一則這樣的故事:一千金小姐隨著婢女在饑荒中逃難,幹糧吃盡後,婢女要小姐一起去乞討,千金小姐說:“我是小姐”,不願意去。

這位千金小姐就活活地餓死了。這位千金小姐就是因為拉不下麵子,認為自己是堂堂的千金小姐,怎麼能伸手去受嗟來之食呢?是麵子害了她,是虛榮害了她。

也許這個例子有點過激了,但是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就是因為顧及麵子而錯失了很多機會。比如,博士不願意當基層業務員,高級主管不願意主動去找下級職員,知識分子不願意去做體力工作……他們認為,“君子動口不動手”,如果那樣做,就有損他的身份。

其實,這種“身段”隻會讓人的路越走越窄。並不是說有“身段”的人就不能有得意的人生,但如果在非常時刻,還放不下身段,那麼會讓自己無路可走。像博士如果找不到工作,又不願意當業務員,那隻有挨餓了;如果能放下身段,那麼路就越走越寬。

中國老百姓有句俗話:“管他臉不臉,混個肚子圓。”這話雖然有點兒過火,卻也不無道理。有一位大學生,在校時成績非常好,大家對他的期望也很高,認為他必將有一番了不起的成就。

後來,他的確有了成就,但不是在知名企業也不是在政府機關,而是靠賣蚵仔麵線賣出了成就。

原來他在畢業後不久,得知家鄉附近的夜市有一個攤子要轉讓,他那時還沒找到工作,就向家人借錢,把夜市攤頂了下來。因為他對烹飪很有興趣,便自己當老板,賣起蚵仔麵線來。他的大學生身份曾招來很多不以為然的眼光,但卻也為他招來不少生意。他自己倒從未對自己學非所用及高學低用懷疑過。

現在呢?他還在賣蚵仔麵線,但也做投資,錢賺得比我們不知多多少倍。

“要放下身段。”這是那位大學生的口頭禪和座右銘:“放下身段,路會越走越寬。”那位大學生如果不去賣蚵仔麵線或許也會很有成就,但無論如何,他能放下大學生的身段,還是很令人佩服的。

“放下身段”比放不下身段的人在競爭上多了幾個優勢:

能放下身段的人,他的思考具有高度的彈性,不會有刻板的觀念,而能吸收各種信息,形成一個龐大而多樣的信息庫,這將是他的本錢。

能放下身段的人能比別人早一步抓到好機會,也能比別人抓到更多的機會:因為他沒有身段的顧慮。

你如果立誌做出一番事業的話,首先就要放下你所謂的麵子,不去在乎你的地位,不去計較你的身份,保持平和的心態,從零開始準備,隻有這樣,你的路才會越走越寬廣。

你如果想在社會上走出一條路來,那麼就要放下身段,也就是:放下你的學曆、放下你的家庭背景、放下你的身份,讓自己回歸到普通人。同時,也要不在乎別人的眼光和議論,做你認為值得做的事,走你認為值得走的路。不要讓麵子限製了你的出路,人要能屈能伸,放下麵子才會更有麵子。

不要隨意賣弄自我

一個真正偉大的人是從不關注他的名譽高度的。

——托馬斯·肯比斯

好賣弄的人往往都是虛榮心很強的人。虛榮是心靈深處的魔鬼,使人變得自負,誤以為自己很了不起,無所不能,可事實上並非如此。

一些人為了引人注意,為了出風頭,以滿足自己永無止境的虛榮心,就不分場合、地點、對象,拚命地賣弄自己。趙女士就是一位愛賣弄自己的人,她每天總是利用一切機會讓人們知道她的存在。一位老兄在為兒子差兩分沒被清華大學錄取而苦惱,一旁的趙女士生怕沒了機會,忙插嘴道:“真是的,我那兒子也不爭氣,要升初中了,才考了99分。”旁人不難看出,她到底是自貶還是自誇。這樣的事多了,趙女士在單位成了一個很不受歡迎的人。一年秋季,她辦完調動手續,滿以為會被熱情歡送,豈料送行的隻有一名例行公事的幹部。不顧別人的感受、隻顧賣弄自我,在多數場合是不受歡迎的。人都有一種逆反心理,都會自然而然地在心中對你的賣弄不屑一顧。如果你有優點,最好由別人去發現,而不是自我賣弄。

許多人都有一種虛榮的心理,比如在無意中獲得了一件心愛的寶物,或辦成了一樁得意的事情,往往愛在人前炫耀一番。這種炫耀久而久之就變成了一種賣弄,總覺得這樣一來,別人知道自己擁有了寶物肯定會投以讚賞和羨慕的眼光,而且自己還因為有這樣一件寶物、辦成了一件漂亮的事而沾沾自喜。

有了好東西就和大家一起分享,把自己擁有的好東西露給別人看一看,把自己的得意之事說給別人聽聽,本來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但是,如果炫耀的心理太熾熱,想聽奉承和讚美之話的渴望太強烈了,人就陷入了“賣弄”之歧途。而這種賣弄有時就像是毒藥,會讓你上癮,最後失去做人的本性。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年輕的律師花了一筆資金裝修他的事務所。他買了一架豪華的電話機,作為引人注目的一件裝飾擺在寫字桌上亮相。秘書報告一個顧客來訪,對於首位顧客,年輕律師按規矩讓他在候客室等了一刻鍾。

當顧客被允許進來時,律師就故意拿起了那部豪華電話的話筒,為了給客人更深的印象,他假裝接通了一個極為重要的電話:“可敬的總經理,我已對他說了,我們隻是彼此浪費時間罷了……當然,我知道,好的……如果您一定要堅持的話……可是您要明白,低於兩千萬我不能接受……好,我同意……以後再聯係,再見。”

他終於掛上了電話,麵對那位顧客。而在門口站著不動的顧客臉色非常尷尬。“請問您有什麼事?”律師微笑著問這位局促不安的客人。客人猶豫了半晌,低聲說:“我是技術工人,公司派我來給你接電話線。”那些賣弄者往往矯揉造作,故意要顯露某些東西,企盼獲得他人的喝彩,以滿足自我的虛榮之心。這種人生狀態雖不會給人帶來什麼災難,但卻常常引發他人的厭惡,甚至鄙視,且易養成自我驕傲自滿的心理,於人生的發展大大不利。

一個人不會因為自己的成就而傲慢,也就不會抱怨自己命運的悲慘。相反,貪慕虛榮的自我賣弄是一種腐蝕人類心靈的毒藥。所以,請丟掉你那顆虛榮的心吧,我們要像元代王冕所作的《題墨梅》詩中說的那樣:“不要人誇好顏色,隻留清氣滿乾坤。”

才高自斂方是自保之道

人不可為了榮華與虛名給自己招來危險。

——伊索

我們身邊總是不缺自視清高的人,更不缺狂妄自大的人,他們自恃有才,就好為人師,目中無人,忘記了“山外有山,樓外有樓”的道理。有才華對一個人來說,是件好事,可是如果將此當成驕傲的資本,往往一事無成。禰衡年少才高,目空一切。建安初年,二十出頭的他初到許昌。當時許昌是漢王朝的都城,名流雲集,司空掾、陳群、司馬朗、蕩寇將軍趙稚長等人都是當世名士。有人勸禰衡結交陳群、司馬朗。禰衡說:“我怎能跟殺豬、賣酒的在一起?”勸其參拜趙稚長,他回答道:“苟某白長一副好相貌,如果吊喪,可借他的麵孔用一下;趙某是酒囊飯袋,隻好叫他看廚房了。”這位才子唯獨與少府孔融、主簿楊修意氣相投,他對人說:“孔文舉是我大兒,楊德祖是我小兒,其餘碌碌之輩,不值一提。”由此可見他何等狂傲。

獻帝初年,孔融上書薦舉禰衡,大將軍曹操有召見之意。禰衡看不起曹操,抱病不出,還口出不遜之言。曹操求才心切,為了收買人心,還是給他封了個擊鼓的小吏,借以羞辱他。一天,曹操大會賓客,命禰衡穿戴鼓吏衣帽當眾擊鼓為樂,禰衡竟在大庭廣眾之下脫光衣服,赤身露體,使賓主討了個沒趣。曹操恨禰衡入骨,但又不願因殺他而壞了自己的名聲。

曹操心想像禰衡這樣狂妄的人,遲早會惹來殺身之禍,便把禰衡送給荊州的劉表。禰衡替劉表掌管文書,頗為賣力,但不久便因倔傲無禮而得罪眾人。劉表也聰明,把他打發到江夏太守黃祖那裏去。禰衡為黃祖掌書記,起初幹得也不錯。後來黃祖在戰船上設宴,禰衡說話無禮受到黃祖嗬斥,禰衡竟頂嘴罵道:“死老頭,你少囉嗦!”黃祖急性子,盛怒之下把他殺了。其時,禰衡僅26歲。禰衡文才頗高,桀驁不馴,本有一技之長,受人尊重。但是禰衡沒有因為這一技之長而受惠於世。他恃一點文墨才氣便輕看天下。殊不知,一介文人,在世上並非有甚不得了,賞則如寶,不賞則如敗履,不足左右他人也。禰衡似乎不知道這些,他孤身居於權柄高握之虎狼群中,不知自保,反而放浪形骸,無端衝撞權勢人物,最後因狂縱而被人殺害。

其實,一個人狂妄自大的程度並不取決於他有多少學問,而是取決於他的態度。也就是說,狂妄的人實際上也許並沒有多少學問,往往是自吹自擂,誇誇其談。他們所表現的高傲、不屑一顧等神態,實際上是一種心靈空虛的補充劑,以維持其虛榮心。在一個風景優美、繁密茂盛的森林裏,居住著許多動物,不但有獅子、老虎、狼、狐狸等食肉動物,還有蚊子、蜘蛛這樣的小生命。

有一隻蚊子,它每天都在想:“在這個王國中,獅子應該是百獸之王了吧,沒有比它更有力更強大的動物了。隻要我能把它打敗,那麼我將會成為森林大帝。”

經過一番認真的準備,這隻蚊子終於向獅王宣戰了。它扇動著翅膀飛到獅子麵前,對獅子說:“獅子,我不怕你,你並不比我強大,不信,咱們較量較量。”

可惜蚊子的聲音太弱小,獅子根本沒聽見,仍在那兒悠然地閉目養神。蚊子見了,氣得火冒三丈,用盡吃奶的勁兒對獅子喊道:“你這隻笨獅子,我們比試比試,看你有什麼本事?是用爪子抓,還是用牙齒咬,我都比你強得多。”說著蚊子吹著喇叭鼓足了力氣向獅子衝去。

獅子這下可慌了,覺得臉上奇癢無比,睜大了眼睛瞧,還是看不清蚊子進攻的方向。蚊子惡狠狠地向獅子的臉上咬去,它專咬獅子鼻子周圍沒有毛的地方。獅子左躲右閃,用力晃動著頭,張開血盆大口猛撲向蚊子,隻是蚊子小巧靈活,獅子的嘴巴總是咬空,氣得它拚命揮動著爪子,一頓亂抓亂撓。盡管如此,獅子還是沒有捉住蚊子。

蚊子高興極了,向獅子威脅說:“快認輸,不然我咬死你。”獅子從來沒受過這個罪,它怒吼著撲向蚊子,不過很遺憾,又失敗了,氣得獅子亂叫。蚊子趁勢又朝獅子發動了進攻,叮得獅子用爪子把自己的臉都抓破了。沒辦法,獅子落荒而逃。

“我贏了!”蚊子得意地吹著勝利的喇叭,唱起歡樂的凱歌飛走了。它一邊走一邊喊:“我戰勝了獅子,我才是最了不起的,我要當森林之王。”蚊子得意忘形地飛著,完全忘了四周存在的危險。突然,它自己鑽進了一個軟軟的東西中,身體被粘住了。它掙紮著,想要離開,但是越掙紮粘得越緊。這下蚊子清醒了,原來自己被蜘蛛網粘住了。

蜘蛛凶光畢露地向它爬來,蚊子完全被勝利衝昏了頭腦,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險境,它大聲地對蜘蛛說:“蜘蛛,我剛剛打敗了獅子,你快放了我,我不屑和你打仗。”蜘蛛聽了冷笑道:“蚊子,你別白費氣力了,不管你曾經打敗過誰,現在都是我的俘虜,吃掉你易如反掌,你將成為我的晚餐。”

蚊子最後歎息著說:“我同最強大的動物都較量過,取得了輝煌的戰果,沒想到,卻敗在一隻小小的蜘蛛手上。”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要爭強好勝,更不要狂妄自大。要知道,強中更有強中手。爭強好勝、狂妄自大可能一時會得勝,但一定不會長久。這樣的人,遲早會自食惡果。恃才傲物放在心中無關緊要,如果在言行上表現出來,就會招來諸多禍端。

貴而不顯,富而不炫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譴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老子

如果你有才,不要驕傲自滿,以為全世界數自己最聰明;同樣,如果你有財,也不要恃財自傲。

自古以來,金錢就是一個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有道是“有錢氣也壯”,於是,很多富人就常常自以為有了誇耀的本錢,不分場合和地點地炫耀自己,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露富”。事實上,一個人不可盲目露富,否則會傾家蕩產甚至引來殺身之禍。

有一個成語叫“靜水深流”,簡單地說來就是我們看到的水平麵,常常給人以平靜的感覺,可這水底下究竟是什麼樣子卻沒有人能夠知道,或許是一片碧綠靜水,也或許是一個暗流湧動的世界。無論怎樣,其表麵都不動聲色,一片寧靜。大海以此向我們揭示了“貴而不顯,華而不炫”的道理,也就是說,一個人在麵對榮華富貴、功名利祿的時候,要表現得低調,不可炫耀和張揚。沈萬三,元末明初人,號稱江南第一豪富。原名沈富,字件榮,俗稱萬三。萬三者,萬戶之中三秀,所以又稱三秀,作為巨富的別號。

沈萬三擁有萬貫家財,但他卻不懂得“靜水深流”的道理。為了討好朱元璋,給他留個好印象,沈萬三竭力向剛剛建立的明王朝表示自己的忠誠,拚命地向新政權輸銀納糧。朱元璋不知是捉弄沈萬三呢,還是真想利用這個巨富的財力,曾經下令要沈萬三出錢修築金陵的城牆。沈萬三負責的是從洪武門到水西門一段,占金陵城牆總工程量的三分之一。可他不僅按質按量提前完了工,而且還提出由他出錢犒勞士兵。沈萬三這樣做,本來也是想討朱元璋的歡心,沒想到弄巧成拙。朱元璋一聽,當下火了,他說:“朕有雄師百萬,你能犒勞得了嗎?”沈萬三沒有聽出朱元璋的話外之音,麵對如此刁難,他居然毫無難色,表示:“即使如此,我依然可以犒賞每位將士銀子一兩。”

朱元璋聽了大吃一驚,在與張士誠、陳友諒、方國珍等武裝割據集團爭奪天下時,他就曾經由於江南豪富支持敵對勢力而吃盡苦頭。現在雖已立國,但國強不如民富,這使朱元璋感到不能容忍。更使他火冒三丈的是,如今沈萬三竟敢越俎代庖,代天子犒賞三軍,仗著富有將手伸向軍隊。朱元璋心裏怒火萬丈,但他並沒有立即表現出來,在心底決定要找機會治治這沈萬三的驕橫之氣。

一天,沈萬三又來大獻殷勤,朱元璋給了他一文錢。朱元璋說:“這一文錢是朕的本錢,你給我去放債。隻以一個月作為期限,初二起至三十日止,每天取一對合。”所謂“對合”是指利息與本錢相等。也就是說,朱元璋要求每天的利息為100%,而且是利上滾利。

沈萬三雖然滿身珠光寶氣,但腹內卻沒有裝多少墨水,財力有餘,智慧不足。他心裏一盤算,第一天一文,第二天本利2文,第三天4文,第四天才8文嘛。區區小數,何足掛齒!於是沈萬三非常高興地接受了任務。可是回到家裏再仔細一算,不由得就傻眼了。第十天本利還是512文,可到第二十天就變成了52萬多文,而到第三十天也就是最後一天,總數竟高達5億多文。要交出如此多的錢,沈萬三就是傾家蕩產也不一定夠啊。

後來,沈萬三果然傾家蕩產,朱元璋下令將沈家龐大的財產全數抄沒後,又下旨將沈萬三全家流放到雲南邊地。這一切都是他不知富不能顯、富不能誇,為富要自持、謙恭,才能長久保持富貴的道理造成的。真正有錢的人是從來不露富的,真正有品味有檔次的人,都是從來不招搖的。你看比爾·蓋茨什麼時候炫耀過?你看李嘉誠什麼時候顯擺過?也隻有那些愛慕虛榮不知自己幾斤幾兩的人,喜歡戴著粗俗的金項鏈滿大街轉悠。

別拿自己太當回事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

有人感歎說:“人啊,別拿自己不當人,也別拿自己太當人。”乍聽起來,似乎不通,但細細琢磨,大有深意。不拿自己當人,是嚴重的自卑;拿自己太當人,則是典型的自負。前者自輕自賤、妄自菲薄、自我否定,好像生來就不如人,時時不如人,處處不如人。後者妄自尊大、目空一切、自我膨脹,好像生來就高人一等,無人可比。後者很明顯是屬於虛榮心過強的一類人。

這類人在虛榮心的促使下,失去了對自我的客觀評價,他們覺得這個世界上“唯我最大”,“舍我其誰”,一副不知天高地厚的樣子,說大話,吹大牛,以示自己是多麼的與眾不同和出類拔萃。有一隻黑雁從小生長在雁群中,但是後來它覺得自己和其他夥伴越來越格格不入了。隨著黑雁不斷長大,它的身軀變得比一般的夥伴都要龐大,而且它是一身黑色,這樣看來,它簡直就是這個群體中的異類了。

同伴們並沒有因為它的與眾不同而排擠它,但是它卻開始瞧不起自己的同伴了。

“它們一個個那麼瘦小,真是可悲,而且顏色還那麼難看,哪有我這種黑色高貴!哦!生活在這樣一個家庭裏真是太不幸了,我本來應該和黑色的烏鴉生活在一起的……”

黑雁覺得烏鴉的生活很有情調,就像一位高貴的黑衣婦人,可以整天什麼都不幹,閑的時候還可以唱唱歌。於是,黑雁一心一意想要搬去和烏鴉同住。可是,烏鴉發現黑雁長得和自己不一樣,而且聲音也不一樣,因此不想讓它和自己一起住。

烏鴉帶著厭惡的口氣說:“難道你不知道嗎?你和我根本就不是同一類,你再怎麼高貴也隻是一隻大雁,我不會喜歡你的……”

吃了閉門羹的黑雁無可奈何地隻好回頭去找它原來的夥伴。

“你不是看不起我們嗎?和我們在一起會給你丟臉的,你還是走吧,這裏沒有人歡迎你!”

於是黑雁隻好孤單地離開了雁群,在天空中發出淒涼的叫聲。生活中,類似黑雁的“拿自己太當人”的人還真不少。有的人剛當上個小小的什麼官,就仿佛做了皇帝;有的人剛發了一點小財,就仿佛成了億萬富翁;有的人剛有了點小名氣,就以為“老子天下第一”。這種人妄自尊大、目空一切、自我膨脹,好像生來就高人一等,無人可比。

如果一個人太把自己當人,也就是太自負了,就容易陷入一種莫名其妙的自我陶醉之中,變得不切實際地自高自大起來。他無視所有人對他的不滿和提醒,終日沉浸在自我滿足之中,對一切功名利祿都要捷足先登,這樣的人得到的永遠都是大家對他的不屑和蔑視。

所以,眾叛親離是對愛慕虛榮和忘本之人的懲罰。清楚地認識你自己,莫拿自己太當回事,否則你會處處遭到別人的排斥。有一個自以為很有才華的人,一直得不到重用,為此,他愁腸百結,異常苦悶。有一天,他去質問上帝:“命運為什麼對我如此不公?”

上帝聽了沉默不語,隻是撿起了一顆不起眼的小石子,並把它扔到亂石堆中。上帝說:“你去找回我剛才扔掉的那個石子。”

結果,這個人翻遍了亂石堆,卻無功而返。這時候,上帝又取下了自己手上的那枚戒指,然後以同樣的方式扔到了亂石堆中。結果,這一次,他很快便找到了那枚戒指,因為那是枚金光閃閃的金戒指。

上帝雖然沒有再說什麼,但是他卻一下子醒悟了。你之所以得不到重用,那是因為你還是一顆石子!工作中,我們常常聽到有人說:“公司根本就不了解我的實力。”“上司沒有眼光,所以我再努力也得不到他的賞識。”“那個業務,如果老總讓我去談,我一定能搞定。”

然而問題是,這真的都是別人的錯嗎?千萬不要做一個自己沒有實力卻怪別人沒眼光的人。不要太拿自己當回事,別人對你的評價不應輕看。小趙因為工作的變動,到了一個全新的部門,這個部門似乎沒有以前的職位風光,也沒有以前的地位顯赫。雖然是正常的工作調動,但他總是擔心別人會懷疑他是不是犯了錯誤,腐敗了,下來了,等等。所以,他好長時間都不敢出門。

有一天,他在街上碰到一位老同學小韓,同學問:“聽說兄弟混得不錯啊,現在調到哪裏了?”小趙說:“哪裏,剛調北京辦事處去了。”小韓拍著他肩膀說:“好呀,祝賀你了。”兩人又寒暄了幾句就分手了。小趙後來就老琢磨著小韓的話,越琢磨越覺得他是在笑話自己。

沒想到過了幾天,在超市又遇到了小韓,他笑著說:“聽說你調到新的部門了?調到哪裏了?”

小趙心想:這人怎麼這樣,不是同你說過了嗎?真是貴人多忘事啊。但他沒有表現出自己的不滿,隻是淡淡地說:“我調北京辦事處去了。”

小韓聽了,一拍腦門好像一下恍然大悟地說:“哎喲,你看我這記性,你上次給我說過一次了,實在對不起。”

小趙心裏一下子輕鬆了不少,原來沒有人像自己想象的那樣在意自己啊。自己整天擔心別人說什麼,是太把自己當回事了。此後他再也不因為自己工作的調動問題而不敢出門了。其實,所有的不堪和煩惱,所有的擔心和疑惑,隻是自己杯弓蛇影的自戀而已。在別人心中,自己並不是那麼的重要。

一個著名作家,在一小女孩的書上簽上自己的大名,卻被小女孩擦掉了,還怪作家弄髒了她的書。作家很驚訝,由此得出一結論:別把自己太當回事。的確是這樣,當你自我感覺良好、自命不凡的時候,也許別人根本就沒把你看在眼裏!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位置,各有各的價值,我們每個人都不必拿自己不當人,也不應當拿自己太當一回事。

馬上從你不切實際的幻想中醒來

不要把你的人生之車係在遙遠的星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