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溝通要避開的誤區與禁忌(1)(1 / 3)

一個人的溝通技巧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做人做事的本事。想要擁有這樣的能力與本事,就必須要知道在哪些事情上需要少說,在哪些問題上需要多說;需要知道哪些問題避開不提,哪些意思需要著重提起。隻有避開溝通中的誤區與禁忌,才能使溝通順暢地進行下去。

與人打交道時,不要輕易得罪人

多個朋友未必多條路,但多個敵人絕對會少條路。

在生活和工作中,不要輕易得罪別人,因為得罪別人是件很危險的情--得罪人是在給自己樹敵。要知道,對立麵太大無異於自毀前程,更要知道,特別是不能得罪小人。

在日常生活中,誰都不願意和小人打交道,可是不管你願意或不願意,又總不可避免的要與小人打交道。我們周圍的小人始終眼睛牢牢地盯著我們所有大大小小的利益,隨時準備多撈一份,並會不惜一切代價準備用各種手段來算計別人,令人防不勝防。與這樣的人打交道時,務必多留幾個心眼。但即使你比他強大,最好也不要與其發生正麵衝突。

如果一不小心得罪了那些小人,他們可能會處心積慮地對付你,破壞你的正事,分散你的精力,用各種手段要把你打倒,你的理想、事業和一切努力可能因此付諸東流。所以,不要輕易得罪那些人。說不定有一天,你心目中的"小人"會在你的關鍵時刻成為影響你的前程和命運的"大人"。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總得麵對小人的"張牙舞爪",麵對小人的阿諛奉承,這時,最好的辦法是滿臉笑容,尊重他,糊塗了事。

那麼,在與人相處中,怎樣才能不得罪人呢?以下建議可供參考:

1.不要直接糾正別人的錯誤

對於他人明顯的謬誤,你最好不要直接糾正,否則會好像故意要顯得你高明,因而又傷了別人的自尊心。在生活中一定要記住,凡是非原則之爭,要多給對方以取勝的機會,這樣不僅可以避免樹敵,而且也許可使對方的某種"報複"得到滿足,可以"以愛消恨"。對於原則性的錯誤,你也得盡量含蓄地進行示意。

2.忍讓為先

對暫時鬥不過的小人要忍耐。與其和狗爭道被咬傷,還不如讓狗先走。因為即使你將狗殺死,也不能治好被咬的傷。所以,如果與你打交道的是小人,就應當忍讓為上,千萬不要衝動。

3.不要去指責別人

指責是對人自尊心的一種傷害,它隻能促使對方起來維護他的榮譽,為自己辯解,即使不當時不能,他也會記下這一箭之仇,日後尋機報複。

4.及時道歉

因為自己的失誤給別人帶來損失時,一定要及時道歉。這樣的舉動可以化敵為友,徹底消除對方的敵意,你們會因此相處得更好。

5.不要欠小人的人情

小人是最斤斤計較的,誰也沒他們的算盤打得精。如果在你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小人主動提出要幫你接洽一個客戶,你可不要隨便接受這雙"援助"之手。要知道,一旦生意談成了,小人就會以你的救兵和恩人自居,以後他碰到什麼棘手的事找你當替罪羊,你若不答應,那就會被他說成是忘恩負義。

6.與人爭吵時不要非占上風不可

實際上,爭吵中沒有勝利者。即使口頭勝利,但與此同時你又樹立了一個對你心懷怨恨的敵人。爭吵總有一定原因,總為一定的目的。如果你想使問題得到解決,就決不要采用爭吵的方式。適當地做出讓步才是明智之舉。

要和別人溝通,不要和別人競賽

當溝通變成和別人競賽,變成辯論時,溝通已經算是失敗了。

溝通就是要尋求統一。溝通者不能容忍另類思維,溝通的目的不是要證明誰是誰非,也不是一場你輸我贏的遊戲,你的目標是要溝通,而不要抬扛。有效的溝通不是鬥勇鬥智,也不是辯論比賽。

與人交談時,有的人會把彼此的溝通看成是一種競賽。如果觀點不一樣,在他看來,就是在挑戰他,一定要分出個高下。如果一個人常在他人的話裏尋找漏洞,常為某些細節爭論不休,或常糾正他人的錯誤,借此向人炫耀自己的知識淵博、伶牙俐齒。這樣他一定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過那是不好的印象。這樣的人往往忽略了溝通的技巧,因為他們把交談當成了辯論,而不是信息、想法與感覺彼此交換的過程,這樣的語言表達,不但於事無補,反而可能會"火上澆油",令溝通無法有效展開。

為了與他人有更好的溝通,這種競賽式的談話方式必須被舍棄,而應采用一種隨性、不具侵略性的談話方式。這樣當你在表達意見時,別人就比較容易聽進去,而不會產生排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