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阿保機即任汗位後,首先注重了采取措施調整保持契丹各部貴族之間的勢力均衡,以穩固自己的統治。

首先明令宣布不再是可汗家族的遙輦氏,與耶律氏具有同等的地位,給其以榮寵,消除他們的怨仇。任命人弟迭栗底為夷離堇,在自己手下協助掌管軍事大權。又任命耶律轄底擔任於越,使其滿足,不反對自己。次年阿保機又設立一個新的官職“惕隱”,由族弟撒刺任職,負責掌管迭刺部貴族內部的事務,以確保他們服從自己的領導。最重要的是建立了自己的侍衛親軍,來捍衛阿保機的統治。

阿保機積極向外擴展,采用遠交近攻的戰略。他即汗位的當年(907)四月,河南藩鎮朱全忠廢唐哀帝,用禪讓的形式即皇帝位,建國號梁(後梁),遣使告知契丹。阿保機派人攜帶名馬、貂皮使梁,並繼承前輩們的做法,要求梁朝給予封冊。第二年(908)李存勖嗣位晉王,遣使者告之。這樣阿保機沒有出兵助梁攻晉,也沒有出兵助晉攻梁,與兩方都保持著友好關係。

在結好了梁、晉以後,阿保機開始對毗鄰契丹的幽州藩鎮劉仁恭發動進攻。劉仁恭自唐乾寧二年(895)割據幽州以後,曾多次發兵北上,攻略契丹部帳,激起契丹人的極大怨恨。阿保機即汗位的同年,劉仁恭為其子劉宗光所囚禁,後劉宗光稱帝,建國大燕,阿保機趁機大舉進攻幽州,大勝而回。

阿保機即汗位的當年二月,即率軍攻打黑車子室韋,迫其八部降附。次年(908)五月,又命惕隱撒刺率軍征服了烏丸等部。自己親自率軍大規模出征,征服了東、西部各族,使東際海(渤海)、南暨自檀(今北京市密雲東北)、西逾鬆漠(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東南部)、北抵潢水(今西拉木倫河)的廣大地區,都處在了契丹的版圖之內。

阿保機即汗位的第五年(911),阿保機的弟弟刺葛、迭刺、寅底石發動了反對阿保機的叛亂。

戰亂爆發前,安端的妻子粘睦姑偶然獲得了刺葛等人的陰謀,連夜報告阿保機,阿保機由此得知詳情,傳命耶律曷魯帶腹心部侍衛軍前往平叛。刺葛等因事起倉促,束手就擒。阿保機不忍心殺他們,就與他們登山祭天為誓,赦免了他們。

次年(912),阿保機親率大軍出征西南術不姑等部族,命夷離堇刺葛分兵攻平州(今河北盧龍)。十月,刺葛破平州回契丹本部,趁阿保機出征未還之機,再次串聯了他們的弟弟們,發動了第二次叛亂,率兵攔截阿保機的回軍道路,阿保機避開刺葛,率兵遠行繞道回來,他的弟弟們馬上派人來謝罪,阿保機仍然原諒他們,準許他們改過自新。

剌葛等人並沒有因阿保機的寬容而自悔,反而發動更大的叛亂,準備割據自立,阿保機親率大兵,以伏兵取勝,抓住了全部叛亂者,第二天按刑法證罪,首惡刺葛,屢教不改,就殺了,其餘的仍認作兄弟或流放或關押,但並沒有殺他們,阿保機感歎說:“致人於死地,哪裏是我想做的事?如果隻是有負於我,還可以容忍寬恕。這些人肆其所欲行無道之事,殘害忠良,塗炭生靈,搶掠財物。民間原先有馬萬匹,現在隻好徒步行走,這種局麵自建國以來都未曾有過,殺掉他們我實在是出於不得已。”

阿保機繼任汗位的第十年(916)初,阿保機接受耶律曷魯等人所上尊號,稱“大聖大明皇帝”,述律平稱“應天大明地皇後”,建年號“神冊”,國號“契丹”,立長子耶律倍為皇太子,從而宣告了契丹國家的誕生。此後幾年,阿保機集中創建契丹國家的各項政治製度。他任命曷魯為阿廬朵裏於越,作為皇帝之下職位最高的大臣,協助執掌國政。任用漢族士人韓延徽為政事令,參與謀劃所有軍政大事,任用韓知古總知漢兒司事(即管理漢族人民事宜的朝官),並製定契丹新的禮儀製度,逐漸形成了較完善的統治機構。

契丹原來沒有文字,一直刻木契記事。於是神冊五年(920),阿保機命耶律突呂不、耶律魯不古在漢族士人的參與下,仿照漢字偏旁,創造了數千個契丹新字(稱契丹大字)。

長期以來,契丹沒有成文法。神冊初年,阿保機重新設置了決獄法官“夷離畢”,以曾經幫助處決刺葛叛亂分子的左仆射韓知古首任此職。神冊六年(921),阿保機命大臣製定了契丹最早的一部法律“決獄法”,還命製定了各部族法,漢人則遵守唐朝法令。

為了適應對內統治和對外戰爭的需要,阿保機大力加強了軍隊建設,擴大了以心腹部為核心的侍衛軍,設立了“宮衛騎軍”。各地區則有貴族將領統率的州縣部族軍鎮防。另外在各重要地區,還先後設置了節度使、詔討使、防禦使等地方官。

初具規模的契丹政權在阿保機的領導下創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