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上辛勞,聖上請保重。”
眾臣跪了下去,恭送乾隆。
豈料皇上剛步出宮門,大學士紀曉嵐竟然在眾目睽睽之下,二話不說,把那裝在細瓷瓶裏的“不死酒”咕嚕咕嚕一飲而盡。大家都知紀曉嵐酒量極大,但不知他竟連皇上的酒都敢喝。
“紀大人,您莫非瘋啦?待會兒皇上回頭喝不到這酒,怎麼辦?”和坤指著紀曉嵐,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過了不久,乾隆回宮發現“不死酒”已點滴不剩,自然非常震怒,馬上喝令把紀曉嵐推出去斬了。
“不準你再狡辯,也不許任何人說情,誰敢說一個字,就與他同罪。”
紀曉嵐平日為人風趣,大臣們與他私交都不錯,本來不忍見他被定死罪,想替他開脫,現在聽皇上這麼一說,大家都噤若寒蟬,不敢涉險。隻見侍衛架著紀曉嵐,就要拖出午門去斬了。紀曉嵐不但不害怕,反而仰天大笑道:“我今日喝了不死酒,已成了神仙之軀,那大刀又豈砍得動我這項上人頭,奪我性命?哈!哈!哈!各位同僚,你們何必各個愁眉苦臉呢?”
乾隆皇帝是何等聰明之人,一聽便知紀曉嵐是借喝酒勸諫自己身為國君,豈可迷信。紀曉嵐話中之意明明是:“‘不死酒’若是真,那他便不至於死;‘不死酒’若是假,那他必死無疑!”
紀曉嵐寧冒生命之危來勸諫自己,這番苦肉計,更彰顯了他的赤膽忠心,朕豈可隻見表麵文章,而不見其道理?於是手勢一揮,喝令侍衛釋回紀曉嵐:“罷了!朕不願為了區區一瓶酒就殺死一位大臣,若傳出市井,豈不叫萬民恥笑,說朕是個刻薄、小器的昏君!不過,紀曉嵐私自喝了和愛卿珍貴的醇酒,理當該罰。近日和愛卿宅第落成,各處亭台勝景,就由紀曉嵐一一題上賀辭,以示歉意。如何?”
“謝皇上不殺之恩,和大人宅第題辭之事,臣願領旨。”
“謝皇上。”然後,和坤轉向紀曉嵐說:
“也謝過紀大人。”
和坤表麵雖然客套,但心裏卻恨不得把他大卸八塊。好個紀曉嵐,要不是你從中作梗,隻怕皇帝早就厚賞我了。哼!
任你百般機靈,我總有一天逮著你的小辮子,讓你頂戴搬家。
二人出了殿外,和坤咬牙切齒地對紀曉嵐說:“紀大人,你可好呀!”
“和大人,多謝關愛,在下喝了和大人的‘不死酒’,果然飄飄欲仙,好得不得了!”
“你……等著瞧!別老在皇上麵前耍嘴皮子,小心哪天被魚骨頭噎著了。”
“在下又不像某些人專門連肉帶骨頭一起壓榨,哪來的魚骨頭啊!和大人!”
“哼!”和坤見鬥不過紀曉嵐,憤憤離去。
紀曉嵐回到家中,把這事兒告訴了夫人馬氏。馬氏聽後擔憂的說:“瞧你,俗話說‘禍從口出’,又說‘強龍不壓地頭蛇’。相公,您常這樣頂撞皇上,挑釁寵臣,多少招惹怨恨,萬一哪天和大人算計您,可怎麼辦呢?”
“唉!夫人,我這豈是好辯?我是不得已的啊!”他抱拳一揖:“先太祖創業之初,特別強調吏政必須清廉,如今眼見朝綱被和王申這等奸佞之輩破壞,教我如何不憂心?
史上明載:太祖二十四年的穆爾賽貪汙案,暴露了官吏們在經濟方麵互相勾結、貪汙納賄,必然導致在政治方麵也互相包庇,放棄原則。循私舞弊的結果,將使國家敗亡。如今和坤就好比當年的穆爾賽,在稅戶向官府交納稅銀之際,額外加成,歸州縣官吏私用。和坤早已買通各地官吏,以之作為侵吞肥己的手段。如今他是皇上最寵信的權臣,想巴結他、想升官的,哪敢不聽命於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