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舍生取義—一留得青白在人間(2)(3 / 3)

據人們傳說,蔣欽第三次上疏時,在燈下微微聽到鬼聲。他知道再疏必遭天門之禍,這大概是先人之靈想來阻止他。蔣欽整理衣冠,站起來說道:

“業已委身,義不得顧私,使緘默負國為先人羞,不孝孰甚!”他坐下來,奮筆草疏,說道:“死即死,此稿不可易也!”

這大概是出自人們的附會,但也正反映了人們對蔣欽的欽佩。因此後人稱讚道:“諫臣之職,在糾慝弼違。諸臣戒盤遊,斥權伸,引義力爭,無忝厥職矣。”

蔣欽被害四年後,劉瑾以謀逆伏誅。蔣欽終得昭雪,追封光祿少卿。

禦史的職責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就是監督百官,說白了就是挑其他官員刺的官。在其位謀其政,但是真正做到的又有幾人?尤其是在吏治腐敗,奸臣當道,君主昏庸的時代,敢於講真話說實話,甚至痛貶時弊的人就更是少之又少了。而蔣欽這位禦史官以小小七品之官卻敢於屢次上疏皇帝,勸其嚴懲奸佞,其疏句句真情,字字見血,痛陳劉瑾之徒的危害,可謂視死如歸,正氣凜然,忠於職守的好官。然而他生不逢時,碰到了明正德皇帝這樣的昏君,使其有誌不得中,隻能冤死獄中。但正義是不會被抹殺的,最終劉瑾伏誅,蔣欽昭雪。

7.粉身碎骨都不怕——周順昌以死薦軒轅

明代後期,宦官魏忠賢專權,他專橫跋扈,無惡不作,大肆迫害朝中忠良,其中代表性的就有“前六君子”、“後七君子”等。而這其中對他反抗最為激烈,最能舍生忘死,最正氣凜然,死得也最慘的就當屬“後七君子”中的周順昌。

周順昌(1584~1626年),字景文,號蓼洲,吳縣(今江蘇蘇州)人,萬曆進士,明末與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做鬥爭的代表人物之一。

周順昌為人“剛方貞介,疾惡如仇”。在擔任福州推官時,他逮捕並懲治了稅監高束的爪牙。後來他升為吏部稽勳主事。熹宗天啟年問,擔任文選員外郎,負責選取官員等事,史書稱其“力杜請寄,抑僥,清操嚼然”,故多為士民愛戴。

明朝後期,統治階級內部派係林立,爭權奪勢,互相攻擊,朝政一片混亂。以顧憲成、高攀龍為代表的東林黨人,反對宦官專政,也反對閣臣的獨裁統治,要求富國富民,成為社會進步勢力的代表。他們和反動勢力展開了複雜尖銳的鬥爭。光宗死後,東林黨人楊漣、左光鬥等擁立朱由校即位,是為熹宗,東林黨人因此一度得勢。但熹宗即位不久,宦官魏忠賢就與熹宗乳母客氏勾結,得勢專權。他大搞特務統治,自領東廠,以義子田爾耕、許顯純掌錦衣衛。廠衛特務四出偵事橫行,對東林黨人和正直的官員血腥鎮壓,“所緝訪無論虛實輒糜爛”。“民間偶語,或觸忠賢,輒被擒謬,甚至剝皮、割舌,所殺不可勝數,道路以目”。黑暗統治達到了無以複加的程度。

周順昌是東林黨人的骨幹人物,與魏忠賢閹黨進行了無畏的鬥爭。

周順昌休假回吳中後,蘇鬆巡撫周起元因觸犯魏忠賢而被削職,周順昌寫詩文為他送行,大罵閹黨專權誤國,“毫無畏懼指陳閹黨罪行”。東林黨的另一骨幹魏大中被捕,路過蘇州,周順昌在野外為他餞行,和他共同住了三天,並把女兒許配給他的孫子。解差多次催促魏大中上路,周順昌怒目而視,說:“你們難道不知這世問有不害怕死的男子嗎?回去告訴魏忠賢,我就是吏部郎周順昌也。”說完就伸出手指,呼喊著魏忠賢的名字,罵不絕口。

禦史倪文煥是魏忠賢的義子,誣告同官夏之令,將他迫害致死。周順昌聞知,極為震怒,對人說:“他日倪禦史當償夏禦史命。”倪文煥恨死了周順昌,就在魏忠賢的指使下彈劾周順昌“與罪人婚”,並誣告他貪贓受賄。其它的閹黨分子趁機誣陷他與周起元有勾結。這樣周順昌就和周起元一起被逮捕。

周順昌在吳中很有威望。老百姓聽說周順昌要被逮捕,“眾鹹憤怒,號冤者塞道”。到宣布逮捕的那一天,不期而集數萬人,都燒香為他祈禱。一夥讀書的生員晉見蘇鬆巡撫毛一鷺等,“請以民情上聞”。一幫爪牙厲聲嗬斥他們:

“東廠逮人,鼠輩敢爾!”老百姓氣急了,說:“開始我們還以為是天子的旨意呢!鬧半天原來是東廠幹的事!”於是“蜂擁大呼,勢如山崩”,一齊毆打那些爪牙。最後打死一個,其餘重傷,跳牆逃跑了。

周順昌被押送到京師,下了詔獄。魏忠賢死黨許顯純早對其恨之入骨,就親自上陣以追贓為名,“五日一酷掠”,刑罰非常殘酷,而周順昌“每掠治,必大罵忠賢”。許顯純敲掉了周順昌的牙齒,說:“看你還能罵魏公?”周順昌把血唾到許顯純臉上,言語雖不清,罵得卻更厲害。天啟六年(公元1626年)六月十七日,許顯純在夜間偷偷地殺害了周順昌。死時鼻子都被壓平麵目全非,家人根據屍體和手足方認明了正身。

周順昌無疑是有錚錚鐵骨的。在那個黑暗的年代,試問有幾人能像他一樣勇敢的站出來,振臂高呼,正氣凜然?麵對嚴刑酷罰麵不改色,視死如歸。

他這種不畏權貴,不怕犧牲,敢於和邪惡勢力作鬥爭的精神,深為後人所讚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