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一年的價值,去問問修課不及格的學生;
要了解一個月的價值,去問問早產兒的媽媽;
要了解一個星期的價值,去問問周刊的編輯;
要了解一天的價值,去問問家有六個孩子、拿日薪養家的人;
要了解一小時的價值,去問問等待見麵的情侶;
要了解一分鍾的價值,去問問錯過火車的人;
要了解一秒鍾的價值,去問問得奧運銀牌的人。
時間管理專家羅伯特·布萊為人們提供了以下幾個準則:
1.當你覺得精神很好又精力旺盛時,先做最重要的工作。比方說,你發現自己早上8點到中午12點精神最好,就應該把重要的工作放在這個時段做。
2.當你覺得做某項工作有點厭煩時,別強迫自己繼續,除非有期限的限製。否則,先把這項工作擺到一邊,做些別的事情。
3.想辦法在辦公室就把事情做好,避免出差。出差是最浪費時間的事,如果借助電話、傳真或電子郵件就能把事情高效完成,那就盡量利用這些工具去完成吧。
4.努力把那些可能有趣但卻不能減輕工作負荷的活動去掉,因為這些活動將浪費你太多的時間。在選擇義務性工作時尤其要小心謹慎,別因為有人要你做你就做。
5.如果你這個星期很忙,就別翻閱桌上的報紙和雜誌,最好是把這些都擺到一邊去。告訴平常會常打電話給你的人,讓他們知道你這星期很忙,無法跟他們閑聊,有空時你再打電話給他們。
6.試著每天早1個小時起床,這樣一來,每天你會多出1小時,一周就可以增加5個小時的高效時間。如果你計劃周末要工作,那麼就放在周六上午吧,你可以用這額外的3至5小時工作,還會擁有一天半的休息時間。
為了你的身體、心理和靈魂,以及為了維持你家庭的幸福美滿,你必須很合理地運用時間。世上流傳的這首《一世歌》對我們有很好的啟示:
人生七十古來稀,
前除幼年後除老。
中間光景不多時,
又有炎霜與煩惱。
過了中秋月不明,
過了清明花不好。
花前月下且高歌,
急需莫把金樽倒。
世上錢多賺不盡,
朝裏官多做不了。
官大錢多心轉憂,
落得自家頭白早。
春夏秋冬撚指間,
鍾送黃昏雞報曉。
請君細點眼前人,
一年一度埋荒草。
草裏高低多少墳,
一年一度無人掃。
這首詩歌以生動的比喻和具體的事例描述了人世的無常和人生的苦短,勸誡我們要洞明世事,不為外境所擾,過好自己當下所擁有的生活,不要為身外之物而憂愁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