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後袁時代(二)(2 / 2)

沒有比王振宇更滿意的了,但是就算是這樣王振宇還是留了些許遺憾。因為朱瑞的表現實在是不合格,導致孫文的革命軍奪取了整個浙江差不多四分之三的地盤。不過好在朱瑞最後買了把子力氣,成功的把孫文的軍隊擋在了杭州,從而保住了上海的地盤,否則王振宇不介意把朱瑞當戰犯給處理了。原本打算把孫文的勢力限製在福建一省的想法落空的結果,富庶的浙江使得孫文領導的中華革命黨一舉成為了南方的第三大勢力。

身為南方三大勢力中地盤最小的一股,孫中山的富裕程度可是超過了蔡鍔。畢竟浙江一省的經濟收入可以抵掉北方和西部好幾個省的了,所以現在孫中山有足夠的鈔票支撐他的十萬大軍。而這就使得上海的那些寧波幫們多了一個選擇,他們覺得自己現在有資格和剛剛進入上海的王振宇叫板了。至於叫板的核心就是華元的發行權,如果王振宇依然不同意給予他們貨幣發行權的話,他們不介意把華元擋在上海市麵之外,就好像他們當初對付袁世凱的中央政府發行的交通票一樣。總之,他們並不喜歡王振宇這個二十多歲的暴發戶,因為他們覺得這個年輕人桀驁不馴,不會維護他們的利益。所以這些上海的大亨們在陳其美被殺之後,反而更加靠攏孫中山這一方了,至少在他們看來,相對於王振宇這個純粹的軍閥,孫中山要紳士的多也更好糊弄的多。

不過沒關係,對於上海,王振宇並非是一點辦法都沒有的,真正讓他感覺頭痛的其實還是孫中山,或者說是其手下的十萬軍隊。如果不能解決這個問題,那麼從江蘇到江西再到廣東都處於其攻擊範圍,如此之下不要說趁蔡鍔死之後平定西南了,自己這個新興實力很可能在孫中山,段祺瑞,唐繼堯三方夾攻下灰飛煙滅。這絕對不是不可能的,孫中山的人品王振宇太清楚了,為了獲得日本支持推翻年袁世凱,這位國父公然宣布支持大東亞共榮,認定中國隻有十八個省。為了獲得蘇聯支持推翻北洋,他更是連基層組織都放給GCD了,這個人外表柔弱,但本質卻是一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

所以早在五方會談之前,王振宇就決定無論如何也要拉攏孫中山,利用其本身實力不足的機會實現合流。而張學濟就扮演了聯絡人的角色,隻是革命黨這邊因為陳其美被暗殺的關係,因此這個談判的決策就由孫中山和胡漢民抓了起來。

王振宇開出的條件很簡單,建立南方地區性聯合政府,名字就叫中華國民政府,實行軍政統一的辦法,成立一個軍事委員會掌管政府的軍隊。而國社黨和中華革命黨可以通過尋求並黨的方式獲取這個國民政府的執政權,不過必須是原國社黨占據主導權,當然在北京中央政府方麵,原中華革命黨也將獲得國民政府無條件的支持。條件算不上很優厚,不過既然提出來,起碼就能進行下一步接觸。王振宇雖然越來越像一個獨裁者了,但是他並不是那種不知好歹,大小權力都是抓在手裏的政治白癡,他知道真正的政治絕不是什麼一黨製,而是合作和妥協,這就跟做生意是一樣的,強調的是共贏,互惠互利。

至於五方會談中的黎元洪,其實沒有太多實力,不過他有一樣東西,這個東西的存在可以避免南北分裂,那就是國家元首的大義名分。

王振宇對於民國這段曆史還是很清楚的,這是一個屈辱加劇的時代,所以他不願意頂著中央的名頭去挨罵,而更願意割據一方默默發展。中國畢竟有那麼大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