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後袁時代(三)(1 / 2)

五方會談的會場最終是定在南京長江路292號,也就是曆史上赫赫有名的王霸之地—南京總統府。明朝初年曾是歸德侯府和漢王府。清朝為江寧織造署、江南總督署、兩江總督署。清朝康熙、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均以此為“行宮”。1853年3月太平軍占領南京,定都天京,洪秀全在此興建了規模宏大的太平天國天朝宮殿(天王府)。清軍攻破南京後,焚毀宮殿建築,於同治九年(1870)重建了兩江總督署。林則徐、曾國藩、李鴻章、劉坤一、沈葆楨、左宗棠、張之洞、端方等均任過兩江總督。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發後,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此處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並組建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共和製的國家政權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1912年4月,臨時政府結束,在這裏成立了以黃興為留守的南京留守府 ;1913年“二次革命”中 ,又成為討袁軍總司令部,黃興、何海鳴先後任司令。

1913年至1916年,這裏先後成為江蘇都督府、江蘇督軍署、江蘇將軍府、江蘇督辦公署,最後的名字是五省巡閱使公署。說起來這裏還真的是塊風水寶地,誰都想進來住住,可偏偏誰都住不長。

根據最高統帥部的第四號命令,在南京,上海,武漢,長沙,九江,南昌,安慶,合肥,嶽州,衡陽,廣州,韶關等二十一個規定的中心城市成立了軍事管理委員會,其中南京,上海,武漢為一級城市。

南京市軍管會主任是由軍備部部長馬西成親自兼任的,軍管會的辦公地點就設在這個五省巡閱使公署內,所以這裏目前對外的公開叫法是國社黨南京市軍管會。參與會談的九位代表就直接下榻在這裏,馬西成最近雖然忙於接管金陵兵工廠等單位,但是對於接待工作可是一點都沒馬虎。

而在武漢,王振宇走訪的第一站並不是漢陽鋼鐵廠或者漢陽兵工廠,而是國立武漢高等師範學校。這裏前身是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於1893年創辦的自強學堂。1902年更名為方言學堂。辛亥革命後,北洋政府以方言學堂為基礎,於1913年建立國立武昌高等師範學校。

這裏緊鄰東湖和珞珈山,屬於典型的有山有水,風光還是很不錯的。王振宇在這裏對著學校的教職工做了一次對中國教育界產生深遠影響的講話:“各位同學,很榮幸站在這裏和決定中國未來的你們見麵。我知道在很多知識分子的眼中,我王振宇大概就是一個軍閥之類的存在,無非是靠了點軍隊多搶了幾省的地盤,我也知道在另一些人的眼中,成為目前中國五方勢力之一的我也許已經有了決定中國局勢未來走向的能力。於是有人誇我,也有人罵我,而我現在不在乎這些,我在乎的是你們,是你們這些坐在我麵前的莘莘學子,在我看來,你們才是決定中國未來的人。”

此言一出,原本對於王振宇這個靠著大棒進武漢的軍閥十分輕視的武漢高等師範學校的師生如沐春風一般,爆發出了熱烈的掌聲。

“一個民族要複興,要崛起於世界民族之林,這樣偉大的目標絕不是靠有一支龐大的軍隊或者一個強有力的政黨就能實現的,更不可能靠一個英雄人物就能達到的。強大不是一個層麵的提高,而應該是整個層次的提升。比如說強大的軍事絕不是靠去找洋人買一批軍火就能實現的,他需要一個強大的工業基礎。而工業基礎需要的是什麼呢?是人才,是技術型的人才,離開了人才,一味強調設備,那麼就是在走洋務運動的老路了,偏偏這條路已經被證明是走不通的。那麼我們的人才從何而來呢?不是從裙帶關係中來,而應該從學校中培養出來。”

配合著最後一句話,王振宇還做了一個用力揮手的動作,台下的掌聲再次響成一片。

“自鴉片戰爭以來,我們中國對外一直蒙受著種種羞辱,而到甲午戰爭和庚子之亂,這種羞辱就變成了恥辱。為什麼會這樣,問題出在哪裏呢,該怎麼解決,那位同學可以告訴我嗎?”

僅僅幾秒鍾的交流,學生們的互動情緒立刻被點燃了,一個高大的男生勇敢的站起來道:“是因為列強太壞了,太強了,我們打不贏。所以我們隻有團結起來,打敗列強才能一洗前恥。”

王振宇笑著搖搖頭道:“一頭獅子如果炫耀肌肉,那表示的是強壯,如果是一頭豬炫耀肉多,那就表示該殺了。咱們被列強欺負,不該去怪罪人家野蠻強盜,相反我們還應該心懷感激,去感謝人家,是人家替我們打開了世界的窗戶,是人家讓我們知道什麼叫坐井觀天,知道什麼叫固步自封,知道什麼叫落後就會挨打?所以我最感謝英國人,正是這些來自歐洲的強盜讓我們睜開眼睛看世界了,不然我們還是食不果腹,衣不遮體的拖著辮子相信紀曉嵐那些無恥文人描繪的康乾盛世,沉迷在天朝上國的自我良好感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