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其他一些重要方麵,愛比克泰德卻顯得非常傳統,非常缺乏當代色彩。我們的社會(很實際地,即便不總是很明確地)把職業成就、財富、權力、出名視為渴求、仰慕的對象,但愛比克泰德卻把它們看成是曇花一現的東西,認為它們與真正的幸福無關。最重要的是你正在成長為什麼樣的人,你正在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這位偉大的希臘哲學家之所以能夠保持持久的魅力與廣泛的影響力,部分原因在於他並沒有過分注重專業的哲學家與普通人之間的差異。他用滿腔的熱情,把自己的信息清晰地傳遞給追求高尚人生的所有人。
盡管如此,愛比克泰德卻堅信踏踏實實的訓練對個人品格的培養與舉止的文雅必不可少。道德素質的提高,既不能指靠身出名門,又不能指靠時來運轉,而靠的是你每天對自己不懈的雕琢。
愛比克泰德向來對借用哲學來故弄玄虛、嘩眾取寵的做法嗤之以鼻,可令人遺憾的是,這種做法在當今的大學裏仍頗有市場。他推崇簡潔明了的表達,並對一些理論性的、哲學的或枯燥乏味的文章所存在的含糊不清、空洞無物之類的弊病憂心忡忡。愛比克泰德極力鞭撻故作聰明的沽名釣譽者,從不本著讓人領情的態度去治學,而且他為了讓人們生活得更加高尚、美好,時常提出許多有益的思想。每當他看到自己的這些思想易於掌握,並被人們很好地應用在現實生活中,為他們的品格培養發揮了莫大的作用時,他才覺得自己獲得了成功。
愛比克泰德很清楚地認識到行動的說服力。他勸誡自己的學生不要沉醉於華而不實的理論,而應該把他的教誨積極地運用在日常生活的具體情況中。因此,他一直在努力地以一種新穎的、富有挑戰的手段,去表述自己思想的精髓,以激勵讀者不僅善於思想,而且善於作為,借助鍥而不舍的努力去培養品格,收獲富有意義、高尚完美的人生。
《生活的藝術》這本小冊子,輯錄了愛比克泰德論人生的精華。讀者將從中分享一位偉大的哲學家對人生、幸福、待人處世的感悟與教誨。正如作者所一以貫之的,這裏隻有通俗且深刻的人生哲理,絕沒有“職業”哲學家的故弄玄虛。本書是這位世界最偉大哲學家的思想在國內的第一次麵世,我們相信這本小冊子不僅可以讓國人熟悉這位偉大的哲人,而且更重要的是,使我們正確思考和平穩度過人生。
譯者
章200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