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的“原子彈之父”錢三強(2 / 2)

原來,這裏不是正式的城門。大夥決定再來幾下猛烈的衝擊。錢三強與幾位身體結實、身材魁梧的學生主動地站了出來,手抬木頭衝擊著這腐朽的城門。

“嘩!”一聲巨響,鐵門上的環脫落了,西便門終於被衝開了。

“衝啊……”數百名學生如浪潮一般衝了進去。

隊伍來到珠市口,一群軍警對空鳴槍,揮舞警棍,開始驅趕和逮捕學生,警棍、大刀、水龍向學生揮舞著。錢三強與同學們赤手空拳,鮮紅的血液灑在冰凍的大地上,刺骨的水龍浸濕了單薄的棉襖。錢三強攙扶著受傷的同學向後疏散。

流血的現實,在錢三強的腦海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政府腐敗,我們青年學生怎能“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呢!我們青年學生肩負著救國的重任。救國必須強國,強國必須建設強大的國家工業,必須具備高超的科學技術。此時的他已在心中萌生了出國留學的願望。

1937年赴法國留學,在約裏奧·居裏夫婦指導下,在巴黎大學鐳學研究所居裏實驗室和法蘭西學院原子核化學實驗室進行原子核物理的研究工作。錢三強在法國學習和研究期間,在原子核物理學領域中不斷做出成果。他對核裂變現象的研究成果,為各國物理學界所重視。

1948年夏天,錢三強懷著迎接解放的心情,回到戰亂中的祖國。他回國不久就遇到1949年1月的北平和平解放,他在興奮中騎著自行車趕到長安街彙入歡慶的人群。隨後,北平軍營會主任葉劍英派人找到他,希望他隨解放區的代表團赴法國出席保衛世界和平大會。中共中央還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撥出五萬美元,要他幫助訂購有關原子能方麵的儀器和資料。看到共產黨的領導人在新中國尚未建立時就有這種發展科學事業的遠見,錢三強激動得熱淚盈眶。從國外歸來後,他於開國大典當天還應邀登上了天安門。

從新中國建立起,錢三強便全身心地投入了原子能事業的開創。他在中國科學院擔任了近代物理研究所(後改名原子能研究所)的副所長、所長,並於1954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55年,中央決定發展本國核力量後,他又成為規劃的製定人。1958年,他參加了蘇聯援助的原子反應堆的建設,並彙聚了一大批核科學家(包括他的夫人),他還將鄧稼先等優秀人才推薦到研製核武器的隊伍中。

1960年,中央決定完全靠自力更生發展原子彈後,已兼任二機部副部長的錢三強擔任了技術上的總負責人、總設計師。他像當年居裏夫婦培養自己那樣,傾注全部心血培養新一代學科帶頭人,在“兩彈一星”的攻堅戰中,湧現出一大批傑出的核專家,並在這一領域創造了世界上最快的發展速度。

人們後來不僅稱頌錢三強對極為複雜的各個科技領域和人才使用協調有方,也認為他領導的原子能研究所是“滿門忠烈”的科技大本營。

晚年的錢三強身體日衰,仍擔任了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中國核學會名譽理事長等職務。他一直關心中國核事業的發展,強調不僅要服務於軍用還要供民用。1992年,他因病去世,終年79歲。國慶5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錢三強追授了由515克純金鑄成的“兩彈一星功勳獎章”,以表彰這位為祖國做出了巨大貢獻的科學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