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中國技術發展史上,錢三強樹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他用執著求索的一生,為中華民族的原子能事業奠定了寶貴的基礎,並以自己的智慧為黨中央確定“兩彈一星”的決策提供了重要依據。他的工作精神和道德風範,成為幾代科技工作者的光輝楷模。
錢三強,原名錢秉穹,1913年出生於浙江紹興,父親錢玄同是中國近代著名的語言文字學家。
小秉穹出世九個月後,母親帶他進了北平,跟父親一起住進了孔德學校。孔德學校當時在北平是相當有名的,與北京大學三院緊鄰著,許多北大的知名學者教授,如沈兼士、馬裕藻、周作人等都擔任孔德學校的校董。錢玄同也是校董之一,因此就居住在這裏了。
小秉穹天性聰明,又加上深受父親的熏陶和孔德校風的感染,自幼養成了愛好讀書的習慣,什麼書他都喜歡讀讀,讀不明白就問,四五歲時就裝滿一小肚子知識了。
六歲時他上了孔德學校。由於他上學前受過啟蒙,學校就根據他的實際文化程度而讓他直接插入二年級了。
孔德學校的校長是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辦校方針與其他學校有所不同,雖然沒有提出“愛校如家”之類的口號,但實際上一直是朝著這個方向努力的。師生關係、同學關係、高低班關係,都要求盡量做到親密無間。因此,當時許多名門大戶,都將子弟送到孔德學校學習。譬如,傑出學者、書法家沈尹默的兒子和女兒全上孔德,著名劇作家齊如山家至少有八九個孩子是孔德的畢業生。
孔德學校是個十年一貫製的教會學校,為了鼓勵學生好好學習,取得優秀成績,學校設立免學費的獎勵,全班中第一名的全免學費,二三名的免一半學費。所以,學生認真讀書,你追我趕,好一派好學上進的氣氛。小秉穹自幼受父親言傳身教,素有爭勝之心,奮發之意,所以,各門功課一直是上等。
小秉穹不僅學習成績好,思想品德好,而且身體十分強壯。個頭矮小(他在班上年齡最小)的他卻是體育場上的健將,他身強、手強、力強,他的最要好的一個同學於是就給他取了個外號叫“三強”。父親錢玄同認為這個名字倒是很不錯,因為在他看來,“三強”的意思可以解釋為德、智、體三方麵樣樣都強,他想不如幹脆讓兒子改名為“三強”。本來就喜歡這個外號的小秉穹欣然答應了父親的建議,從此就隻用“三強”這個名字。說來也巧,這個名字也正好預示了他日後在學業、事業上一強再強,大展宏圖的人生軌跡。
錢三強少年時期很喜愛讀書。他愛讀《魯濱遜漂流記》,為漂泊荒島上的主人公的勇敢吸引,他更愛讀《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從孫悟空的神奇變幻、梁山英雄的俠義豪情、三國時代威武雄壯的戰爭史劇中,獲得精神的滋養。
他進入清華後,積極參加了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保衛華北。1935年12月16日上午8時,錢三強與同學們到了西直門,這裏城門緊閉,軍警持槍站在城樓上。這裏通不過,便向南到西便門。
西便門有一條鐵路通往城內。錢三強帶著一部分同學順著鐵軌向前,可是沒走多遠發現西便門也緊緊地關閉上了。錢三強怒火萬丈,他與幾位同學用臂膀衝撞兩扇大門。
他們衝撞了一會,兩扇門被衝開了一條縫。從門縫中看見裏麵有兩個大鐵環,一把鐵鎖鎖著鐵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