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九麵不改色地說著謊話:“我本是普通的民間孩子,十年以前,大順國太後影如霜將我抓走,關在秘密之地,依照夜輕歌的言談舉止和生活習慣,將我訓練成夜輕歌的替身。六年之前,我開始上任,暗中跟隨夜輕歌去遙州平叛。”
說到這裏,他頓了一下,壓下心裏頭的痛楚。
遙州,與紅妝相遇的地方,每每想到或提到,心髒,仍然在隱隱作痛。
就這麼一頓的功夫,蒼梟王就道:“遙州平叛之事,這麼說來還是你的功勞了?”
大順國的遙州平叛事件,天下皆知,大順太子夜輕歌由此一戰成名,但那個“名”,絕非之前的以美貌風流、才智過人著稱,而是真真正正地顯露出了他身為太子、未來帝王的才能與魄力。
那場戰役,是夜輕歌此生第一次擔任統帥的戰爭,以三十萬兵力對抗翼親王的四十萬精銳。
說到這翼親王,可是叱吒風雲的人物,為大順帝國四大名將之一,身經百戰,聲望極高,手下的兵將更是訓練有素,以一擋十,連夜北皇都極為忌憚他,當年,大順朝野對夜輕歌被冊封為太子爭議極大,挺歌派與反歌派爭得水火不容,便有人提出來讓太子去遙州平叛,讓太子以能力服人。
以逍遙王為首的挺歌派極力反對太子率軍平叛,但出人意料的是,夜輕歌卻爽快地接受了這個建議,向父王請求帶兵出征,而且不要逍遙王和夜挽君等名將相助,夜北皇與他討論許久後,終於同意讓他帶兵前去遙州。
此前,夜輕歌雖然已經名揚天下,但在不少人的眼前,他不過就是一個養尊處優、風流浪蕩的皇子,靠著絕色之姿和至尊出身才能輕鬆當上太子,根本就不是治國理政的料子,聽到要派他去平叛,這些人都帶著幸災樂禍的心態看戲。
然而,夜輕歌到了遙州之後,一反以前的玩世不恭和終日玩樂,團結將領,關心士兵,親近百姓,集思廣益,雷厲風行,全心投入到戰爭之中,在經曆最初半年的疲於奔命之後,很快就顯露出了他身為夜家男人獨有的強悍、精明、冷酷與執著,從被動慢慢轉變為主動。
一年半時間,他終於徹底擊潰翼親王的四十萬精銳,名震天下。
那場戰役,徹底改變了世人關於夜輕歌“空有其表”的印象與觀念,自那以後,再也無人質疑他的能力,他的太子之位得以穩固。
西涼國的皇族們,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關注這個太子。
月映華更是視他為一生的勁敵,關於他的任何消息和動靜,都不會放過。
如今,聽到夜九暗中幫助夜輕歌平定了那場叛亂,月映華打開折扇,遮住臉龐,一雙清輝無邊的眼睛,盯緊了夜九:那場戰爭,到底是夜輕歌打贏的,還是夜九打贏的?
無形中,眾人都基本認可了夜九的“替身”之說。
夜九回蒼梟王:“草民隻是一個替身,何來功勞之說?隻是,我代替夜輕歌出席和參與了幾乎所有的危險場合、危險行動,至於作戰策劃、戰事布局之類的,皆是夜輕歌一手操辦,我隻管代替他受難,如此而已。”
蒼梟王眯眼看他:“聽說那場戰爭打得極為慘烈,死傷眾多,想要夜輕歌腦袋的人不知幾何,你居然能全身而退,看來也是不簡單的人物。”
夜九沒有故作謙遜,隻是淡淡地道:“如若草民沒有足夠的能力和運氣,早就被影如霜和夜輕歌給殺了。至於草民的能力、運氣與夜輕歌相比如何,隻能待來日在戰場上一較高下了,現在,不得而知。”
好大的口氣!眾人都在心裏暗道,世人都知道夜輕歌的帝王之才,這個“替身”居然沒有否認他可以和夜輕歌一較高下,難怪他在麵對他們時也敢如此狂妄,自信十足。
蒼梟王道:“繼續說。”
夜九道:“從遙州回來以後,草民還代替夜輕歌做了一些危險的事兒,沒有人懷疑過草民的身份,而後,因為草民知道了太多皇室和朝廷的秘密,影如霜和夜輕歌生怕草民泄露了這些秘密,或起了以假亂真的心思,視草民為眼中釘,將草民囚禁起來……”
說到這裏,他又頓了頓,目光移到地麵上,半晌不說話。
他得讓這些人消化這番話,讓他們感受他隱忍在心底深處的“怒氣”。
其實,自始至終,他恨的、不能原諒的,也隻有影如霜殺了紅妝這一件事而已。
別人聽了這些話,在想些什麼,他沒有看到,片刻之後,他抬頭,緩緩道:“兩年之前,影如霜見夜輕歌萬事順利,遂起了殺我之心,我卻死裏逃生,在酈央隱匿一年後,逃離京城,後往西涼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