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擺脫困擾:心理危機的幹預(3 / 3)

暫停一下,看看自己在池中的倒影吧!在你的心裏升起一股暖流,而你的臉上也浮現出微笑。因為你已經發現,但你知道你可以任何時候到通往健康的路就在你裏麵,你覺悟著隻有你一人才是這條路的管理者。你也同時認識到,這條路即使有時會被生活所阻礙,但你知道你可以在任何時候走回這條路上。

你可以讓自己有不平的情緒中釋放出來,不平的感覺將不再跟隨著你,擺脫掉一切的憤怒和罪惡感,再也沒有任何外在的力量可以掌控你,除非你將控製權交給他。讓過去的種種都消失離開吧!不要再讓它們再為你的將來蒙上一層陰影,為了過去的錯誤原諒自己吧!你不可能改變過去,現在你比較懂事了,原諒自己吧!讓一切負麵的思想都離開吧!離開你的心靈。你可以改變你的未來,由改變你的思想開始,我們都是自己思想的創造者,改變你的思想,你就能改變自己的世界,沒有什麼是比改變更確定的了,每件事物都在變化,沒有什麼是停止不變的。

記住好的會過去,同樣壞的也會過去,當我們跌落到最低處的時候,隻有一條出路就是向上,隻要我們再忍一下,那自然的循環,宇宙不止的潮汐,將會再次將我們往上帶去,你所期望的狀態,那本質早已根植在你的裏麵,就好像果實的本質早已經在種子裏了,你可以擁有每一件東西,現在你可以知道如何去要求了,形成你的意向,然後去要求,每件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都是過去所種下的結果,所以小心的播種,你的思想就是你的種子,他們將萌芽、開花和結果。從今天改變你的思想做起,你將建立你明日的世界。

我現在將暫停說明,將在你的心靈上想象著你的身體正恢複健康,看到你自己成為你想成為的樣子,在你的心目中看到這樣的照片,想象什麼才是對你好的,記住你的思想就像種子,現在你正在播種,他們將萌芽、開花、結果,我要你總是將自己的心靈想象成一座美麗的花園,如果你好好地照顧它,它也會好好地照顧你。

……

現在美麗的花園正安靜地從你心裏退去。當你知道在你心靈深處已經播出一些積極思想的種子,而它們也傳送到人生精靈的儲藏室裏,你的前生一世——生命的花園。而他們將會萌芽、開花、並在將來的牧歌時候結果。

現在開始慢慢地恢複你的意識,觀察你的呼吸,注意到你休息的時候,你的呼吸變得多麼平靜和緩慢,現在開始有點刻意地去呼吸,讓每次呼氣延長一點,加深點,而當你呼氣時,感覺到豐盛的精力,撒播在你的全身。現在我們要開始活動一下,召回身體的感覺,移動一下你的雙手和手指頭,移動一下你的腳掌和腳指頭,將你的頭由一邊慢慢地轉向另一邊,睜開你的眼睛,好適應一下光線。現在要開始向上伸展一下身體,高舉你的雙手,手臂超過你的頭部,向上伸展……伸展……全身用力地伸展……伸展……呼氣……開口用力呼出所有的氣,這是新的一天。

慢慢地讓你坐起來,感受那股平靜、祥和的感覺,還深深地留在你那裏。它將一直地留在你的心裏。

四、危機幹預中常見問題解答

危機中的個體常常會有一些疑惑需要我們去解答,麵對這些問題,我們給予一些回答,供大家參考。

問1:我以前從來沒有聽說過災後心理幹預,不知道心理幹預對我們有什麼用?

答:一般而言,災後幹預應包括兩個部分,一為物質幹預,二為心理幹預。個體的物質損失總能在一段時間後得到恢複,但是心理上的創傷如果不及時幹預,那就會伴隨個體一生。

有研究表明,約占70%的當事人可以在沒有專業人員幫助的情況下自己愈合其心理創傷;另外30%的當事人則或多或少會由此而產生一定程度的心理問題,在日後表現出如焦慮、抑鬱、軀體形式障礙、進食障礙、睡眠障礙、酒依賴和藥物依賴等。

對於未成年人,由於對災難事件無法進行完整的言語表達,也沒有機會給予表達,形成的心理創傷可能更嚴重些,更需要我們進行心理幹預。

問2:災難對一個人產生的心理影響到底有哪些?

答:災難對個體產生的心理影響大致可分為四個方麵:(1)生理方麵:失眠、做噩夢、易醒、容易疲倦、呼吸困難、窒息感、發抖、容易出汗、消化不良、口幹等;(2)認知方麵:否認、自責、罪惡感、自憐、不幸感、無能為力感、敵意、不信任他人等;(3)情緒方麵:悲觀、憤怒、緊張、失落、麻木、害怕、恐懼、焦慮、沮喪等;(4)行為方麵:注意力不集中、逃避、打架、罵人、喜歡獨處、常想起受災情形、過度依賴他人等。

問3:我身邊有兩個人,他們家的親人都去世了,按理說兩個人應該都是處於非常難過的時期,但是其中一位卻表現地很樂觀,另外一位比較悲觀,這是怎麼回事?

答:一種情況可能是,每個人對危機反應的外在表現不一樣,這個人雖然在外人麵前表現地很樂觀,但是他內心的創傷可能更嚴重,要給予同等的關照,千萬不能忽略他。

另外一種情況可能是,遇到災難後,個體受到的心理創傷程度受到個體對災難的認識和解釋、個性特征、親人和朋友給予的支持程度、適應能力等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可能導致這位持樂觀態度的人較快地走出了心理陰影。

問4:我身邊有個人,每當想起災難的事情就會很恐慌,我們應該怎麼幫助他/她?

答:首先,我們應該在第一時間出現在他/她的身邊,給他/她安全感。除了通過身體接觸的方式讓他/她感到身邊有人在陪伴他/她,您也可以給他/她一些柔軟的物體懷抱,如抱枕、布娃娃等。

當恐慌結束後,必須告訴他/她是因為剛才想起的事情引起了恐慌,其實他/她現在非常安全。如果這個人經常有這種恐慌情形出現,建議尋求專業心理谘詢人員的幫助。

問5:他/她的親人在這次災難中遇難了,每當獨處時他/她就會哭泣,我該怎麼辦?

答:首先,不要勸阻他/她哭泣,陪在他/她的身邊,讓他/她盡情地哭泣,您可以適時地遞上麵巾紙讓他/她擦淚以示關心。其次,如果他/她跟您訴說遇難親人的事情,您應該靜靜地聽他/她講述,不要勸阻。

問6:災難發生後,我自己也很痛苦,經常處於恐懼和焦慮之中,不知道這種情緒狀態會不會對孩子產生影響?

對於未成年的孩子來說,親人和老師是他們學習的重要榜樣,如果您自己處於恐懼和焦慮之中,那麼很可能這種情緒狀態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雖然他們沒有將同樣的情緒狀態表達出來,但是他們的內心已受到了影響。

當然,許多成人也會遭受災後的心理創傷,如果您自己無法走出心理陰影,建議您去尋找專業心理谘詢人員進行心理谘詢,隻有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與其他人。

問7:災難發生後,他/她經常問起那次災難過程中的事情,我要不要回避他/她的問題?

答:雖然談論災難過程中的事情會讓人產生害怕、挫折、悲傷等消極情緒,但是不要試圖回避這些事情,應該誠實地回答他/她提出來的每個問題。

有時候,他/她會不止一次的重複問同樣的問題,您應該不厭其煩地給予認真地回答,不要敷衍他/她。

問8:災難過去了,但是他/她問災難還會來嗎?如果再來了他/她該怎麼辦,我該如何回答?

答:遇到這種情況,您不能跟他/她說災難肯定不會再有了。您可以教給他/她,或者和他/她一起探討尋找一些應對策略。如果有可能,可以向專家求助,尋找更科學的方法,要讓他/她清楚,不是每次災難來了,我們都是那麼的無助。

問9:他/她會有意去尋找與創傷經驗有關的事物,我要不要勸阻呢?

答:災難發生後的前期,最好不要讓他/她接觸與創傷經驗有關的事物。如果迫不得已,則要讓他/她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可以問他/她這個事物讓他/她想起了什麼,允許他/她進行充分的言語表達和情緒宣泄。

雖然直麵與創傷經驗有關的事物有時也會有治療效用,但是一定要審慎用之,並不是所有個體都適用,要注意這些事物可能會對個體產生的心理和行為變化。

問10:災難發生後,他/她失眠、做噩夢,我該怎麼辦?

答:遇到這種情況,您可以在他/她入睡前陪伴他/她一會兒,跟他/她講講話,或放點輕鬆音樂。如果他/她一直無法入睡,則可以考慮陪他/她睡覺。

如果他/她中途做噩夢驚醒,要陪伴在他/她身邊,幫助他/她再度入睡。早晨醒來後,要告訴他/她做噩夢是正常的,不要過分擔心。

如果他/她持續6~8周做噩夢,建議尋求專業心理谘詢人員的幫助。

問11:災難發生後,我想搬家或全家出去旅遊,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忘掉這次慘痛的經曆嗎?

答:雖然環境改變,但是心理的陰影還是存在,因此搬家或外出旅遊對心理恢複的幫助不是特別大,呆在原來的地方可能對心理恢複也有幫助。

問12:災難發生後,他/她經常向我訴說那次災難的過程,我要不要製止他/她呢?

答:很多人認為,在災難後要盡量回避談論那次災難的過程,其實這種想法不是很科學。應該允許他/她說出那次災難的過程,而且可以說得具體、詳細些,我們要認真、耐心地傾聽他/她。時間長了,他/她可能逐漸會停止談論這件事情。記住,不要限製他/她的傾訴。

問13:在創傷後,哪些事情應當盡可能避免?

答:應注意:(1)即使有焦躁的情緒,也不要互相指責埋怨。而應當相互關心,相互支持;(2)從正規途徑了解信息,不聽、不信、不傳小道消息。因為各種小道消息,會造成人心惶惶,甚至誘使大家上當受騙;(3)如果現實困難一時不能解決,請保持冷靜,切勿參與鬧事,因為這種途徑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為增加解決困難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