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擺脫困擾:心理危機的幹預(2 / 3)

(四)救助過程中應掌握的幾點技巧

在以上的救助過程中,無論是救助的個體還是群體,救助者都需要掌握三類技巧:溝通技術、心理支持技術和幹預技術。

1、溝通。

危機幹預中,救助者首先要使用溝通技術與危機者建立良好關係,如果不能與危機當事者建立良好的溝通和合作關係,則幹預技術較難執行,就不會起到幹預的最佳效果。因此,建立和保持醫患雙方的良好溝通和相互信任,有利於當事者恢複自信和減少對生活的絕望感,保持心理穩定和有條不紊的生活,以及改善人際關係。

(1)多用開放式提問。比如“多告訴我一些關於……”“你會怎麼做?”“我希望你說一些…”等。

(2)言語上的同理心的表達。嚐試讓自己設身處地了解他們的觀點,體會他們的感受。

(3)專注。避免注意力分散,集中注意力在學生的內心世界,專注學生的言語和非語言的信息,如眼神、音調和肢體動作等,不要漫不經心的塗鴉、輕敲或播弄紙張,若把門關上那會使環境更安靜,更有利於傾聽。

(4)非語言上的同理心。根據學生當時的心理準備狀況,可以用肢體語言給予適當地安撫,如拍學生的肩膀或輕扶其後背,但麵對異性危機者,應慎用。

(5)沉默、有耐心,不打斷說話,不要隨意打斷他們所想說的,讓說話的人感到自在,能夠自由地表達,避免表現出不耐煩的樣子。

(6)停止過多的說話,假如你說得太多,就無法傾聽。

(7)在適當的時候提出問題,這表示著你正在傾聽,這有助於發展進一步的觀點與必要的澄清。

在溝通過程中,應努力避免以下幾種情況:

(1)消除內部的幹擾,以免影響雙方誠懇溝通,提高表達能力。

(2)避免雙重或矛盾的信息交流,如工作人員口頭上對當事者表示關切和理解,但在態度和舉止上卻並不給予專心的注意或體貼。

(3)避免給予過多的保證,因為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

(4)避免應用專業性或技術性難懂的語言,多用通俗易懂的言語交談。

(5)避免不自信,應具備必要的自信,利用可能的機會改善病人的自我內省和感知。

2、無條件心理支持。

對求助者進行支持的時候,我們應該給予求助者以心理支持,而不是對求助者的錯誤認知或行為給予支持。使用心理支持意在盡可能地解決目前的心理危機,使當事者的情緒得以穩定。可以用暗示、保證、疏泄、改變環境、使用鎮靜藥物等方法,如果有必要,可考慮短期的住院治療。

有關指導、解釋、說服主要應集中在放棄自殺的觀念上,而不是對自殺原因的反複評價和解釋。同時,在幹預過程中須注意,不應帶有教育的目的。心理教育雖說是心理醫生的任務,但這些是危機解除以後和康複過程中的工作重點。

3、危機幹預。

即解決問題的技術。危機幹預技術是以改變求助者的認知為前提,一般可以先采取以下方法:

(1)通過談話,疏泄被壓抑的情感。

(2)認識和理解危機發展的過程及與誘因的關係。

(3)學習新的應對技巧,鼓勵當事者在今後麵臨或遭遇類似應激或挫折時,學會舉一反三地應用解決問題的方式和原理來自己處理問題和危機,自己調整心理平衡,提高自我的心理適應和承受能力。

(4)幫助求助者建立新的社交天地,尤其是人際交往關係。同時鼓勵他們積極麵對現實和注意社會支持係統的作用。

(5)如果在經過以上處理後,若發現學生仍然表現出行為失控、退縮、上課精神渙散、或不明原因的生理病痛等,需要向當地的精神醫療或心理輔導的專業人員求助。

(6)危機解決和隨訪。一般經過4~6周的危機幹預,絕大多數的危機當事者會渡過危機,情緒危機得到緩解,這時應該及時的中斷幹預性治療,以減少依賴性。這是因為,救助者像“一根拐杖”,在危機者難以靠自己的力量渡過難關的時候,起到支持和幫助的作用,一旦危機者學會自我解決和處理問題的技能,就應該讓他們“扔掉拐杖”自己獨立麵對生活,真正的走向人格的獨立。

(五)心理危機者的自助方法

麵對如此大的衝擊,在災難事件發生後,盡快地讓我們恢複到日常的生活狀態是最重要的。要嚐試接受現實的狀況,撫平情緒的傷痛以及緩和身體上的不適。以下有一些簡便的方式讓我們可以用來幫助自己。

1、不要隱藏感覺,試著把情緒說出來,並且讓家人、朋友一同分擔悲痛;

2、不要因為不好意思或忌諱,而逃避和別人談論的機會,要讓別人有機會了解自己;

3、不要勉強自己去遺忘,傷痛會停留一段時間,是正常的現象;

4、別忘記家人、孩子或朋友都有相同的經曆和感受,試著與他們談談;

5、一定要有充足的睡眠與休息,與家人和朋友聚在一起;

6、如果有任何的需要,一定要向親友及相關單位表達;

7、在傷痛及傷害過去之後,要盡力使自己的生活作息恢複正常;

8、工作、開車、生活中要特別小心,注意安全,因為在重大的壓力下,意外(如車禍)更容易發生。

三、學會自我放鬆

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既要學會自救,必要的時候我們也應該知道怎麼去幫助別人。不同的時間我們既可能成為求助者,也可能成為助人者。因此學會一些自助和助人的方法很有必要。對此,我們可以學習一些簡單的放鬆技術,如:呼吸放鬆、肌肉放鬆、想象放鬆等。對經曆創傷事件但尚未出現創傷後應激障礙的人,這些技術可以他們有效地緩解緊張等不良情緒,有助於盡快重獲心理平衡。需要注意的是,經過創傷事件後,如果個體表現出對過去的記憶、對身份的覺察、即刻的感覺乃至身體運動控製之間的整合部分喪失或完全喪失者不太適用此種方法,即分離反應明顯者不適合學習鬆弛技術。

閱讀、體會下麵這段催眠師的催眠導語,學習以下催眠師是如何引導當事人進行放鬆的,也許我們可以據此學會一些如何進行有效的放鬆方麵的技巧。因為它同時也是一段讓自己身心放鬆的練習。好了,讓我們好好讓自己休息一下吧。

催眠師導語:

我隻想讓你體驗一下催眠所帶來的那種愉悅美妙的感覺。假如你身體有不舒服的地方或者有什麼疾病,我現在要你傳授愛的能量到那個地方,運用想象力,在你的心靈呈現一張自己的照片,照片上的你變得健康、盡你滿意,而那疾病的地方,也在你的想象中變得完好和健康。你的身體將會恢複到它本來應有的健康狀態。大自然的設計使我們的身體保持健康狀態,身體是會自我痊愈的。我們的身體所需要的是生命的合作和協助,使它能夠自然醫治。

現在請做出一種你自己感覺特別舒服的姿勢,最好是全身平躺在地上或者床上,並在頭上墊塊枕頭,如果找不到枕頭也可以墊些衣服來代替,讓自己感到舒服,並在自己身體蓋一層薄薄的浴巾或者毯子,由胸部蓋到腳掌。我們一定要稍停一下,讓你去準備這些東西。

……

現在你已經準備好去探訪你心靈的花園了。檢查你的頭部和脊椎是否成一條直線,不要讓頭部彎曲。

讓你的雙腳微微打開與肩同寬,雙手背可輕輕的在身旁放鬆,將兩手的掌心微微朝上。不用太刻意。現在請閉上你的眼睛,傾聽著我們的聲音。

……

當你聽我的聲音,一種美妙、放鬆的經驗將會發生在你的身上;你會發現全身心的肌肉延伸到脊椎以下部分全部放鬆,去意識到你的呼吸,不要用力的呼吸,隻要去感覺到你的呼吸變得緩慢和深沉;在你吸氣的時候這氣會帶到腹部的下方,並且意識到在你每次吸氣時你的下腹會微微的鼓起,在呼氣的時候所有全部的氣完全地呼出,將自己所有的煩惱也一起呼出,並感到全身心非常的沉重,下沉到地板裏了,感到你自己深深地陷入地板裏了,越來越沉,沉入到地板裏……

你感到很平靜,你的全身心正在放鬆,而在你每次緩慢地呼吸中,你將更加的放鬆,你的雙眼閉上吧!你的眼皮感到非常的沉重和放鬆,它能感到舒服的沉重,是那樣的放鬆,你不想再將它打開了。你現在感到平安、祥和以及寧靜。當你慢慢的呼吸:吸氣……呼氣……

你的全身心感到非常地沉重和放鬆,所有的緊張和壓力都消失了,隨著你的身體脖子後的肌肉放鬆了,延伸到你的脊椎下方,及整個胸部的肌肉都放鬆了,都放鬆了,緊張和壓力都消失不見了,你的全身心都已經放鬆了,你的手背和雙手感到非常的放鬆,輕輕地擺在兩旁,而你的雙腿延伸到你的腳掌,也感到非常地沉重和放鬆,你的雙腿和腳掌感到非常的沉重和無力;你的全身正漸漸地往下沉,越沉越深,全身心將感到溫暖和放鬆,在你下沉的時候,放鬆吧!

越來越放鬆。讓我們放鬆來傾聽大自然美妙的聲響……

現在想象你正站在你美麗的花園裏,這是你私人所擁有最放鬆和寧靜的園地,在這裏每件東西都沉浸在陽光裏,繽紛的色彩與自然之美圍繞著你,許多方麵不同種類的植物和花朵都沉浸在柔和的陽光下,從碧藍的天空中,太陽灑下柔和的光芒,從一朵花到另外一朵花。你看到許多色彩亮麗的蝴蝶正在晴空中飛舞,它們那彩色的翅膀正閃爍在陽光下。那遠處的鳥兒也開始高歌,加入大自然的合唱,空氣裏充滿著自然的花粉的芳香,多麼美好、令人賞心。你可以聽到那孱孱的溪流正緩慢流過小岩石。在你的花園裏,一切都是那樣的美好、寧靜、安詳,具有生機和活力。你覺得已經回到了自然的家一樣,你就像是自然的一部分。當你慢慢沿著青草地走向那清澈的小溪流,看到陽光在水麵閃閃發光,繼續想象你自己正慢慢走向溪旁的一條小路,整個人融入自然中,感到自己很平靜和安詳,就好像是花園的一部分。在小溪的旁邊有一個平靜、深沉的池塘,裏麵充滿了清澈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