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開發使用“防網絡沉迷係統”,這個係統是我國獨創的,由新聞出版總署、教育部、公安部等八部委製定的,於2007年7月16日投入使用,在全國網絡遊戲中推行防沉迷係統。該係統按要求開發、測試到最後正式投入使用,僅用了4個月的時間,可見國家對預防網絡沉迷的重視與投入。
4、扶植健康的遊戲產業。網絡遊戲也可以說是一種文化產品,如果通過政府各個部門的協調,加大對遊戲業的投入,扶植自己的遊戲開發設計公司,挖掘我國特有的,具有深厚曆史文化資源,大量開發玩家喜歡的健康遊戲軟件,也還是可以化害為利的。
5、加大網絡監控管理力度,通過審查、監控等方式來約束網絡服務商的網絡行為。對網上反動、黃色等不健康內容進行清理,以淨化網絡環境,在網絡上築起一道網絡德育長城,建立一道百毒不侵的防火牆,防止各種垃圾信息汙染腐蝕同學們的心靈。
五、完善自我,正視網絡
作為大學生,我們也應積極行動起來,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技能,積極參加學校活動,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全麵提高個人素質。同時,我們應該正確認識網絡,合理利用網絡,充分發揮網絡對我們學習和生活中的幫助作用。為此,我們應從以下幾個方麵作出積極的努力。
1、認識自我。作為在校大學生,提高自我意識,深刻審視自我,可以加深對自身角色的理解與把握,明確自己的社會責任與曆史使命,認真對待自己的長處與不足,真正樹立自尊、自愛、自強的精神,在現實生活中體驗自我、認識自我並不斷完善自我,形成正確的角色定位。
2、提高心理素質。心理素質是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當代大學生,不斷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是我們全麵發展的重要方麵,也是我們應對今後一切困難和挑戰必須做好的素質準備。因此,我們要敢於麵對挫折與失敗,明確心理素質在現代社會的重要性,掌握心理調節方法,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形成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3、增強辨別能力。大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也需要不斷地增強。雖然大學生已是成年人,具有獨立思考能力,但由於受個體差異和社會閱曆的影響,其辨別是非的能力有待於進一步的提高。如何辨別網上的“垃圾”和“資源”、區分有益信息與不良信息對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有很大的幫助。
4、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大學時期是人生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大學生可塑性較強,在其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過程中受到眾多因素的影響。自身的情感因素,再加上網絡中惡意的“垃圾”,都可能誘發大學生不良的網絡行為、違背社會倫理道德的行為,甚至違法犯罪行為。因此,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對網絡時代的大學生具有重要意義。
5、樹立正確的網絡倫理道德觀念。目前,我國的網絡立法發展相對滯後,許多領域無法及時得到法律調整,總有不少網絡失範行為是遊離於法律之外的,對網絡空間的規範基本上靠的是道德的約束,因此學習網絡道德,遵從網絡倫理對我們來說也相當重要,應該成為我們學習利用網絡的必修課。因此,作為青年大學生,我們要時刻注意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自覺遵守社會道德規範,成為全社會合理利用網絡的表率。
預防和治療網癮,僅僅依靠政府、家庭、學校或者個人中的任何一方都是不可能做到的。政府應該淨化網絡環境、在網絡使用規則方麵製定相關的法規;家庭在營造一個和諧、相互信任和可交流的家庭氛圍方麵發揮自己的作用;學校除了在網癮防治方麵設置專業性課程外,應努力讓學生把校園作為自己生活的樂園。
大學生更應該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充分認識自己,形成自己的獨立思維,不讓網絡成為自己生活的主題,避免在網絡中迷失自我。已經深陷網癮的在校大學生更應該相信自己的毅力和能力,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必要的時候尋求老師、同學和家人的理解與支持,擺脫虛擬世界精神鴉片的控製與影響,塑造自控、自知、自愛的新形象,做一名陽光、健康,奮發向上的新時代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