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保持互動,做好自己“人脈網”的女“網管”(2)(1 / 3)

某學校外麵有一條清幽的小路,早晨常有人到這裏跑步鍛煉。一位姓黃的老師和一位姓宋的老師,每天跑步之後在這裏相遇,然後一起散步,邊走邊聊天,由一般的寒暄到互相了解。兩個人都愛好寫作,少不了交流體會看法,彼此雖沒有物質的交往,隻是一種信息和思想觀點的交流,但依然有很強的吸引力,都覺得受益匪淺。時間長了,她們的共同語言越來越多,於是就形成了習慣,不管春夏秋冬,她們都會不約而同準時到這裏會合。後來,黃老師調到外地工作後,還經常打電話來問候宋老師,彼此保持著密切的聯係。

3.別因小事頻繁地麻煩朋友

在人際交往過程中,雙方處於平等地位,都是交往的主體,如果一個女人無視對方的意向、目標和要求,不尊重對方的個性尊嚴,把交往活動視為單向輸出,隻要求對方屈從自己或自己卑躬屈膝地侍奉對方,她就很容易陷入“尊卑關係”的泥潭,從而給日後的交往留下衝突乃至破裂的隱患。

孫敏、呂婧和肖楠是很要好的大學同學,畢業後3人各奔前程。肖楠考上了公務員,在一家國企上班,她經過努力,從普通員工坐到了副局長的位置,孫敏進了工廠當了技術員,隻有呂婧回鄉務農,多年後在城郊承包了一片荒山和水庫搞立體種養。她們3個雖然都很忙,但也會經常見麵。孫敏看見肖楠做了副局長,自己儼然成了她的親姐妹,就經常找肖楠幫忙:今天同廠長搞壞了關係請她出麵說情,明天親戚生病了讓她找個好醫生。一開始肖楠看在昔日同學的麵子上對孫敏的求助不忍拒絕,後來這類小事辦多了,她就覺得孫敏不近人情,根本不考慮辦這樣的事對自己副局長的身份的影響。在這種心理因素的影響下,肖楠慢慢地和孫敏有了一些隔膜。

呂婧和孫敏完全不同,盡管她也會遇到很多麻煩,可她從來不因小事去找肖楠幫忙,相反,她還不時地請肖楠去自己的“莊園”釣魚、爬山、摘果子。有時即使是空手而歸,她們也其樂融融。有一次,呂婧因產品滯銷造成資金周轉困難,找到肖楠幫忙,肖楠二話沒說,不僅幫忙聯係了買主,還拿出自己的存折作抵押,給呂婧的“莊園”的後期發展貸到了關鍵性的一筆款子。

4.杜絕“一次性交際”的心態及行為

天下沒有一次性人情。生活中,有的女人抱著“有事有人,無事無人”的態度,把朋友當作受傷後的拐杖,複原後就扔掉,在她們眼中,所謂的“人情”便是你送我一件衣服,我就給你一瓶香水,就像借債還錢,概不賒欠。這種一次性的交際行為看似灑脫,實則很不明智。

有時,女人幫助過別人一次,受助者也許在短時間內不願再次開口求助,但女人也不要固守“事不過三”的古訓,當別人確實有困難而無能為力的時候,盡管你已經幫助過他,他也不好再次向你開口,但作為知情者,你不應該無動於衷,不妨再次主動伸出援助之手。這種“後繼有人”的交際行為能夠讓你贏得更大的“人情效應”,即使受助者一時無力給你回報,但你的行為風範,你的崇高秉性,已被更多的人所知曉,會有更多的人願意與你交往。這樣,你不僅維護好了已有的人脈資源,還在無形中擴大了自己的人脈圈。

聰明女人懂得:雪中送炭,最暖人心

在社交中,大多數女人都喜歡往春風得意的人身邊靠攏,與事業有成的人締結關係,以便可以巧妙地利用自己和對方的關係得到更好的發展,這是人之常情。然而,在這種情況下結識的對象,女人通常無法與其培育出可靠的人際關係。

西方有句諺語:“戰場上識勇敢,激怒中識智慧,窮困中識朋友。”人生在世,沒有一帆風順的,總會有許許多多的艱難與困苦。當一個人遇到斷崖險阻時,他需要的是幫助他架橋搭梯、雪中送炭的人。在這時幫助他的人,會成為他終身的知心朋友。一位名人曾說過:“與有權勢的人交朋友是不安全的,但是,在對方沒落失勢時,你走向前去,會讓對方產生強烈的印象,他會對你感激涕零,並視你為患難之交。”這就是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在人脈圈中的區別。雪中送炭和錦上添花都可落得人情,但兩者的價值卻有天壤之別。雪中送炭可以把人拉出火坑,使人走出困境,這就猶如一個人即將渴死在沙漠中,別人給他一口救命甘泉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