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行業曾一落千丈,成龍空有一身本事,卻毫無用武之地。當時香港電影業正在迅速發展,但是男影星都是貌比潘安,威武雄壯。個子不高、大鼻子小眼睛的他,怎麼在電影界混呢?
經人介紹,成龍進了香港邵氏片場,做了一個“臭武行”,專門跑龍套。他扮演的第一個角色,居然是一具“死屍”。苦點累點不算什麼,要命的是,跑龍套的沒有尊嚴,時常遭人百般刁難,冷嘲熱諷。在那樣的環境裏,他沒有怨天尤人,依然刻苦勤奮。由於學了一身好功夫,加上為人厚道,幾年以後,他開始擔當主角,小有名氣,每月能拿到3000元薪水。從影三十多年以來,成龍一直都很拚命,重傷29次,卻從未趴下,拍了八十多部電影,在全世界擁有2.9億鐵杆影迷,還是惟一把手印、鼻印留在好萊塢星光大道上的中國演員。
在做事時,你該認識自己的優點,肯定自己的優點。你該保留自己、發展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隻要仔細想想,你一定可以找到許多優點,不妨把它一一開列出來,記錄下來,你會驚奇地發現,你自己擁有的優點竟會之麼多。
多年前,英國青年布萊恩兩條腿被火車碾斷了。喪失勞動能力的他,比一貧如洗的人還要貧窮,因為他缺了兩條腿。然而,布萊恩卻靠著還剩下的優點,對登山的愛好而讓自己重新站了起來。他裝上假腿,攀登了瑞士境內所有的大山,募集慈善基金。他永不服輸,攀登阿爾卑斯山的愛格峰,用他的假腿,蹣跚而行,攀過峭壁,終於登上了愛格峰峰頂。布萊恩後來從事推廣殘障者戶外活動,造福殘障人群。布萊恩這樣的人,能朝氣蓬勃地生活,給人生增添了色彩,他把生命的意義發揮到了極致,個中原因是他對自己充滿了信心,對自己所擁有的優點,做了肯定。
我們必須了解任何一位小人物,隻要能引發他的信心,便會積極進取。發覺自己的優點,依自己的本質去生活,就能發揮自己的潛能。一個人能發揮自己的特長,就容易獲得成功,得到滿足感。認識自己的優點,不要在與同行與同事或朋友對比而自歎不如,你就是你,可以麵對困難。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收到一位農夫寄給他的一封信,農夫說他給自己兒子取個名字也叫阿爾伯特,希望他寫幾句話,作為孩子長大時的座右銘。愛因斯坦在回信中說:“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並非從野心或隻有責任感產生,而是從對人及事物的愛與熱忱產生。”每個人必須對人及事物產生愛與熱忱,這樣才能使自己在處世中不致於產生萬事不如人的自卑感與恐懼感。
(八)行險僥幸——不做不顧後果、盲目衝動的人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
——《中庸》
做人是一輩子的事,正所謂蓋棺定論。孔子把事業看作永久性的,稍有懈怠,就可能前功盡棄,所以“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孔子家語·困誓》有這樣的記載:“子貢困於學,倦於道矣,問孔子何所而能息,孔子曰:‘君子能息者,惟墳而已。’子貢曰:‘大哉乎死也,君子息焉,小人休焉,大哉乎死也!’”
孔子告誡人們,君子要冷靜地等待機會,不可做鋌而走險妄圖獲得非分的東西的小人。他說:“君子立身處世就像射箭一樣,射不中,不怪靶子不正,隻怪自己箭術不行。”人要是行動不顧後果,喜歡衝動,那麼必然招致禍端。諸葛恪是三國時吳國大臣諸葛瑾的兒子,蜀國丞相諸葛亮的侄子。他自幼聰慧過人,很有才名,特別是他的隨機應變的辯才,頗得孫權的歡心和信任。一次孫權宴集群臣,他想讓眾人高興一下,便想了一個惡作劇。命人牽一頭驢到庭院,眾人一看,驢脖上掛著“諸葛子瑜”的牌子,子瑜是諸葛瑾的字。諸葛瑾感到受到了戲弄,拉長了臉,恰似驢臉,眾人不免哄堂大笑。其實,三國時人好學驢叫,這種惡作劇也不算過分。這時諸葛恪跪在孫權麵前,請求加上兩個字,得到允許後,他添寫了“之驢”二字,這樣,就成了“諸葛子瑜之驢”了。這一改使舉坐皆笑,孫權也順水推舟,把驢獎給了諸葛恪。
不久,孫權宴請蜀國使者費褘,在請客前預先告訴部下說:“使者來吃飯的時候,你們隻管低頭吃不要抬頭。”費褘來赴宴了,孫權吃到中途放下筷子不吃,而群臣仍在低頭進食。費褘到這樣,就帶嘲謔的口氣吟誦:“鳳凰回旋而飛,麒麟停止吃食,隻有驢騾無知,仍是低頭咀嚼。”諸葛恪答道:“種植梧桐之樹,為了等待鳳凰,何方飛來燕雀,自稱鳳凰飛翔?何不彈射一弓,叫他飛還故鄉!”孫權聽了大笑不已,對他更加器重。
然而,知子莫過父,諸葛瑾卻感到兒子那閃爍的才華是非常危險的,因為他知道兒子恃才傲物,必興敗端,並經常為此憂鬱。
不久,吳國重臣陸遜病故,孫權任命諸葛恪為大將軍,掌握軍事大權。七年後,孫權病故,遺詔諸葛恪輔國,此時,他已處於吳國最重要的地位。這時,魏國利用吳主新喪,舉國哀痛之機,興兵伐吳。諸葛恪親率大軍迎擊魏軍於東興,結果,大敗魏軍。他因為這次功績而聲望扶搖直上,深得人心。當時人們一看到諸葛恪外出遠行,就群集在他周圍送行;為此,諸葛恪非常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