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會結束時,拿破侖得體地向路易莎王後奉送了一朵玫瑰花。王後靈機一動,脫口而出:“不可否認為這是友誼的象征,我的請求已蒙答允?”拿破侖早有戒備,用一句不著邊際的話把話題推開了。路易莎王後沒有達到目的,失落地離開了提爾亞西特。拿破侖寵辱不驚,沒被王後的熱情和讚賞征服。
外交場合中,重要的是堅持自己的原則和立場,無論怎樣被對方吹捧,不該做出讓步的決不鬆口,同時又要做到言行得體,不失禮儀,自我成全,這是一門高超的藝術。
(九)無疑不惑——怎樣避免陷入孤立無援之境
故君子之道,本諸身,征諸庶民,考諸三王而不繆,建諸天地而不悖,質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質諸鬼神而無疑,知天也;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遠之則有望,近之則不厭。
——《中庸》
孔子說:“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於比。”意思是說,對於天下的人和事,沒有固定的厚薄親疏,隻是按照義去做。但是,與人相處,如果一個“疑”字橫亙在中間,那麼彼此就很難有真誠的交流與長久的合作,而隻會增添煩惱與困惑,陷入孤立。
人都有自尊心和榮譽感,當人的自尊心受到尊重時,就會產生一種向心力、合作感,就會與他人保持和諧一致的行動。但當人的自尊心受到侵犯時就會本能地產生一種離心力和強烈的情緒衝動,過度的刺激和過度的情緒作用,就會對社會和個人產生極為不良的後果。因此,隻有尊重別人的人格、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才能團結別人,並受到別人的尊重。領導者要帶頭尊重人,使組織內部人人感受到別人對自己的尊重,從而和睦友好相處,齊心協力完成組織的共同任務。
人都有自信心,都有成就感,都抱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做好某項事情的心情和願望。領導者在量才授職之後,應該信任他們,放手讓他們大膽地開展工作。用人不疑,施以信任,可以給人巨大的精神鼓舞和無形的力量。前蘇聯教育學家馬卡連柯將信任人作為一個管理教育原則,並圓滿地取得了實驗研究的成果。他曾把一張金額較大的支票交給一個正在改造的青年去直接領取,由於他信任這個青年,從而獲得了這個青年的信任,終於完成了領款的任務。當然,這種信任不是盲目的、無根據的,而是經過仔細的觀察和審慎的選擇。由此可見,信任別人的人,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有些領導在用人時嘀嘀咕咕,將信將疑,顧慮重重,是不符合用人原則的。
信任是領導走向成功的第一步。要相信下屬是忠誠的,相信彼此之間是精誠合作的。這對於領導工作有百利而無一害。
信任,不能把這句話僅僅放在口頭上,要把它牢記於心,並時時處處做到這一點,這才是一個領導的英明之舉。戰國時,魏國的國君魏文侯打算發兵征討中山國。有人向他推薦一個叫樂羊的人,說他文武雙全,一定能攻下中山。可是有人又說樂羊的兒子樂舒如今正在中山國做大官,怕樂羊不肯下手。後來,魏文侯了解到樂羊曾拒絕了兒子奉中山國君之命發出的邀請,還勸兒子不要跟荒淫無道的中山國君跑,魏文侯於是決定重用樂羊,派他帶兵去打中山國。樂羊帶兵一直攻到中山國的都城,然後就按兵不動,隻圍不攻。幾個月過去了,樂羊還是沒有攻打,魏國的大臣們都議論紛紛,可是魏文侯不聽他們的,並不斷地派人去慰勞樂羊。一個月後,樂羊發動攻勢,終於攻下了中山國的都城。魏文侯親自為樂羊接風洗塵,宴會完了之後,魏文侯送給樂羊一隻箱子,讓他拿回家再打開。樂羊回家後打開箱子一看,原來裏麵全是自己攻打中山國時,大臣們誹謗自己的奏章。
如果魏文侯聽信了別人的話,而沉不住氣,中途對樂羊采取行動,那麼自己托付的事無法完成,而且雙方的關係也再無法維持下去了。信人之術,其精要就在於此。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下屬也不例外。當下屬用自己的標準判斷某件事的時候,作為領導不要立即懷疑下屬判斷的對錯。畢竟,你也是在用自己的標準評判下屬!正確的做法是:當下屬的標準和你的標準不一樣時,首先要信賴下屬。
處在競爭激烈的社會,如果毫無顧忌地表現自己,懷疑別人,尤其是下屬、同事那是很危險的。因為,你在無形之中,可能將自己的情緒及前途,斷送在別人手裏了,稍稍不留意,就會被別人扯後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