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做人的規則與技巧:和為貴(3)(2 / 3)

曾國藩被稱為清代中興之臣,然而榮耀得來可非易事,多次陷入不利的處境,他都用信心之火點燃了自己,不至於一蹶不振。事物發展的方向,要麼有利於自己,要麼不利於自己,他持中庸,既不不切實際地奮然一搏,也不永遠銷聲匿跡,而是在貌似“不動”中尋求“變化”的契機。他在日記中寫道:“靜中細思,古今億百年無有窮期,人生其間數十寒暑,僅須臾耳,當思一搏。大地數萬裏,不可紀極,人於其中寢處遊息,晝僅一室,夜僅一榻耳,當視珍惜。古人書籍,今人著述,浩如煙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過九牛一毛耳,當思多覽。事變萬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所能及者,不過太倉之粒耳,當思奮爭。然知天之長,而吾所曆者短,則憂患橫逆之來,當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則遇榮利爭奪之境,當退讓以守其雌。”可謂甚解中庸智慧。

人的信心不失,處境再糟糕,也有可能朝有利的方向發展。20世紀初,在美國伊利諾州的奧克布洛市,一個名叫雷·克洛克的男孩兒,降臨在一個普通的城鎮家庭裏。讀到高中二年級時,因為貧窮他被迫離開了學校。後來,克洛克想在房地產方麵有所作為,開始在佛羅裏達推銷房地產。好不容易生意打開了局麵,不料第二次世界大戰烽煙四起,房價急轉直下,結果“竹籃打水一場空”,他破產了。回家的路上,他沒有大衣,沒有外套,甚至連副手套也沒有,走在冰冷的大街上,想到一直伴隨著自己的低穀、逆境和不幸,他心灰意冷。

走到家門前,望著厚厚的窗簾縫中透出的橘黃色的光,克洛克忽然淚流滿麵,對於一個男人來說,這一刻,責任是他活下去的唯一理由。

接下來的日子,克洛克依然努力尋找著適合自己的工作。雖然時運不濟,但他並沒有怨天尤人,他深信並非沒有時運,而是時候未到,他執著地認為大路是為那些審時度勢、自強不息的人鋪就的。

半年後,克洛克遇到一個名叫普林斯的人,他發明了一種多軸奶油攪拌機。克洛克認為這種機器裏蘊藏著很大商機,於是他立即與對方談判取得機器的專售權,並辭掉工作致力於該機器的市場推銷,一幹就是15年。

1954年,克洛克前往加利福尼亞州的聖伯納地諾城考察,之所以去那裏是因為那裏有一個小店一次性訂購了8台多軸奶油攪拌機,而在他過去15年的推銷生涯中,從來沒遇到過這樣大的客戶,憑直覺他感到這位客戶的買賣一定很興隆。

果然,到了聖伯納地諾城,他看到了馬克和狄克兄弟開設的一家小漢堡店。室內沒有座位,菜單上隻有漢堡、飲料、奶油等速食產品,人們可以在不到1分鍾內點菜,並得到食物。雖然店內的夥計們忙得不可開交,但顧客仍然排起了長隊。那一刻,克洛克看出他的客戶經營的餐館簡直就是一座金礦。

克洛克問餐館的主人馬克和狄克兄弟為什麼不多開幾家分店?狄克笑著指了指不遠處山坡上一座白色的建築說:“那是我們世代居住的地方,冬天我們可以躺在房子前麵的斜坡上曬太陽,夏天我們可以在屋後的池塘裏戲水遊玩兒。如果我們開了連鎖餐館,就不得不一次次到陌生的地方去照看我們的生意,那樣我們永遠不會有這樣的閑暇時光了。”

聽完狄克的話,克洛克馬上意識到機會來了。他對狄克兄弟說,如果他們能授權自己在全國各地開分店的話,自己將給他們兄弟提取利潤的5%作為回報。麵對不勞而獲的收益,馬克和狄克兄弟馬上答應下來。

克洛克開始著手分店的選址工作。1955年4月15日第一家分店在芝加哥開業。隨後,增設分店的速度越來越快。1961年,克洛克以270萬美元的高價向馬克和狄克兄弟買下了包括名號、商標所有權和烹飪處方等各項專利,自己完全擁有了這一品牌。如今,克洛克創下的連鎖餐店已經在全世界5大洲的121個國家擁有3萬家門市中心,年營業額超過了400億美元。

對於美國人雷·克洛克的名字,我們知之甚少,但他一手創建的快餐店的名字卻無人不知,它就是世界兩大快餐航母之一,與肯德基並駕齊驅的另一快餐巨頭麥當勞。

人的一生當中絕對會碰上不如意的時候,這些不如意有很多種,由於不同的人承受能力的不同,這些不如意也會對不同的人形成不同的壓力與打擊,有人根本不在乎,認為這隻是人生中必然會碰到的事;有人則很快就可以掙脫沮喪,重新出發;但有些人隻被輕輕一擊就倒地不起。

《周易》中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話,是說天道運行強健不息,君子也應該積極奮發向上,永不停息才對。《孟子》中那一段盡人皆知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話,也很好地總結了如何才能走向成功彼岸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