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做人的規則與技巧:和為貴(3)(1 / 3)

正因為如此,一些企業在發展戰略創新的設計中,特別注意研究“合作競爭”或“競爭合作”的問題。這是在以往的企業戰略研究中不大涉及的問題。因為理論總是在實踐基礎上概括出來而又指導實踐的。正是市場競爭、企業競爭的新實踐推出了企業戰略理論的新發展。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也是合作經濟或協作經濟。競爭與協作是不可分割地聯係在一起的。沒有競爭就沒有活力,但沒有合作,沒有協作,競爭也就無從談起。

台灣統一集團和頂新集團的方便麵大戰,是合作式競爭的典範。

20世紀90年代,台灣頂新集團瞅準大陸方便麵市場群龍無首的空檔,強力殺進大陸市場,推出一種價廉物美、湯料香濃的方便麵——“康師傅”。在大規模的廣告轟炸下,“康師傅”很快就變成一種家喻戶曉的名牌產品。

這時,統一集團看到了大陸方便麵市場的巨大潛力,也大舉殺進。它以“康師傅”為主要競爭對手,卻刻意強調自身的特色。“康師傅”走“平民化”路線,“統一麵”卻以“貴族”身份出現,注重包裝的檔次和品位。

自此,雙方輪番進行廣告轟炸,看似雙方在激烈交火,實質上挨炸的卻是大陸原有的廠家。兩強相爭,一舉壟斷了大陸方便麵市場。而許多原本很不錯的大陸方便麵品牌,卻悄然消失了。

在經濟全球化時代,我們越來越依賴對手的存在而存在。所以,我們不要總是思考如何將不利的事情強加給對手,更要考慮如何讓對手從你這裏得到好處。這是人際交往,需要思考的。

很多專家認為,在社會上摸爬滾打的人,要想成功並且感到身心的愉快,就要共同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提高自己的競爭合作意識、角色轉換意識、形象意識、敬業意識和學習意識,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尤以競爭合作意識、角色轉換意識和學習意識最為重要。

孔子說:“報怨以德。”美國總統林肯說:“如果我們能把所有的敵人變成朋友,這難道不是說我們消滅了所有的敵人嗎?”

合作式競爭或者競爭避免互相損害,就得學會容忍讓步,往往是淡化對手的敵意,最後不斷走向強盛,再反過來使對手屈節的一條有用之計,在商業競爭中,這樣的事例也不少。

1983年,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執行經理史密斯,經過深思熟慮後做出重大決策,將公司屬下坐落在加利福尼亞州費門托市的一家工廠,與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合並,生產豐田牌小轎車。當時日本豐田汽車早已以其質優價廉的聲譽進入美國市場,馳騁於美洲大陸。能將汽車工廠打入美國本土,自然是雄心勃勃的豐田公司求之不得的好事,因此美方建議一經提出,日方的人員、設備便跨洋過海來美國安家了。

美國人早就對日本汽車“侵入”美洲大陸、搶占美國汽車王國地位反感至極,史密斯竟公然把日本公司明目張膽地請到國內生產汽車,這不是“喪權辱國”的屈節投降,也至少是“引狼入室”的高度讓步。為此,美國上下,尤其是汽車界紛紛向史密斯提出譴責和非議。

他的朋友打電話說:“史密斯,這樣做,你為了什麼呀?我聽到了不少對你的批評。這兩天,你看過報紙嗎?”

史密斯笑著回答:“聽到了也看到了,別人有批評的理由,我也有自己的認識,他們不能忍受,但我能忍受。”

“你最好妥協,改變自己的做法,眾怒難犯啊。”

“謝謝您的好意,不過我還不想改變自己的計劃,我已做好了忍受一切譴責與謾罵的精神準備。”

到底是引狼入室,純粹的屈節讓步,還是另有一番苦心?史密斯自有他的打算和想法。他深切了解到,美國汽車界之所以在日本汽車大舉進攻之下束手無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過去太輕敵了。當初日本汽車剛剛打入美洲之時,幾乎所有美國汽車商都認為日本不過是初學者的小玩藝,是低廉產品。對日本汽車售價低、性能好、省燃料的特點缺乏正確的認識和態度。等到日本汽車在美國越來越暢銷時,美國同行便一籌莫展了。到了現在,日本汽車在各方麵都有優勢,不承認這一點隻能說明是狂妄自大。爭取日本技術的幫助,增強自己產品的競爭力,才是爭回麵子、爭回利潤的惟一正確出路。

所以,史密斯與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合並之舉,表麵上似是引狼入室的大讓步,實際上則是把“老師”請到家裏的一大進步;似乎是向日本俯首稱臣,實際上了解對方,向對方學習,然後趕超對方。既避免了競爭的損害,又找到了好的競爭夥伴,他成功了。

(七)不動而變——找準改變自己處境的契機

故至誠無息,不息則久,久則征,征則悠遠,悠遠則博厚,博厚則高明。博厚,所以載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無疆。如此者,不見而彰,不動而變,無為而成。

——《中庸》

沒有止息就會保持長久,保持長久就會顯露出來,顯露出來就會悠遠,悠遠就會廣博深厚,廣博深厚就會高大光明。廣博深厚的作用是承載萬物;高大光明的作用是覆蓋萬物;悠遠長久的作用是生成萬物。廣博深厚可以與地相比,高大光明可以與天相比,悠遠長久則是永無止境。達到這樣的境界,不顯示也會明顯,不活動也會改變,無所作為也會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