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做人的規則與技巧:和為貴(3)(3 / 3)

(八)居上不驕——接觸一些不平凡的成功人士

當官處事,務合人情,忠恕違道不遠,觀於己而得之,未有舍此二字,而能有濟者也。

——《官箴》

“身居高位不驕傲,身居低位不自棄,國家政治清明時,他的言論足以振興國家;國家政治黑暗時,他的沉默足以保全自己。”這是孔子積極倡導的。

不像道家不談人與人如何交往,儒家倡導社會交往,“君君、臣臣、親親”等等,告訴人如何交往。孔子周遊列國就是個廣泛交際的過程,要想事業,又不與人交往,是不可能成功的。“三人行必有我師”,學習如何成功的最佳方式,莫過於與那些不平凡的成功人士接觸。觀察他們,學習他們,虛心地向他們請教。逐漸地,你會感覺到生命裏注入一種新東西。你會逐漸地與他們一樣看問題,思索問題,解決問題。

為了夢想,你必須不停地尋找一切對你有幫助的不平凡的人。每一個不平凡人的不平凡人生,都是一部奇書。你要睜大眼睛,學會觀察周圍的人,你會驚訝地發現周圍有很多不平凡的人,他們都將給你的人生以莫大的幫助。

1836年,林肯住在紐約沙勒。紐沙勒有個名叫傑克·基爾梭的人。此人一事無成,他的太太為了謀生,不得已收些房客搭夥,他自己則整天釣魚,拉提琴,朗誦詩篇。大多數鎮民都認為傑克·基爾梭是個失敗者,可林肯並不這麼看。林肯知道傑克·基爾梭是個滿腹經綸的飽學之士,他見過數以千萬計的金錢,隻不過由於厭惡上流社會的生活,而甘願流落紐沙勒做一個獨居世外的人。

林肯認為傑克·基爾梭是個不平凡的人,去拜訪他,向他請教一些問題。林肯說:“我覺得自己很不如傑克·基爾梭,很畏懼他,但我還是決定去拜訪他,因為我預感到他會給我的人生以全新的啟迪。”

林肯拜訪傑克·基爾梭時,坦誠地表達了想與他交往的美好願望。傑克·基爾梭也真地給林肯以全新啟迪。

林肯在未認識傑克·基爾梭之前,莎士比亞和伯恩斯對林肯而言,隻是一個虛無的人名罷了,沒有什麼具體的意義。可是,林肯坐著聽傑克·基爾梭談《哈姆萊特》,背《麥克白》,第一次體會出英國語言的美妙、豐富。它可以變化出多麼華麗的文采!多麼深遠的智慧和澎湃的情感!

莎士比亞令林肯感到敬畏,羅勃·伯恩斯卻得到林肯的熱愛與共鳴。他甚至覺得自己跟伯恩斯有血緣關係。伯恩斯曾像林肯一樣貧窮,他出生在一棟木屋裏,環境也跟亞伯拉罕·林肯差不多。伯恩斯也曾是莊稼漢;伯恩斯犁田時,鏟起一個田鼠窩,也大為不忍,要為這出小悲劇寫一首詩。在伯恩斯和莎士比亞的詩篇中,林肯找到了一個有意義、有感情、可愛的全新世界。

最令他覺得吃驚的是:“莎士比亞和伯恩斯居然都沒上過大學”;他們所受的正規教育居然不比林肯多多少。

這使得林肯才敢夢想:也許沒有受過太多教育的他——文盲湯·林肯的兒子,也可以做較高尚的工作,而不必一輩子賣雜貨或者當鐵匠。

此後,伯恩斯和莎士比亞成了他心愛的作家。他花在閱讀莎翁作品的時間,比花在其他作家身上的時間的總和還要多,這對他日後的文風頗有影響,後來他入主白宮,為美國內戰憂心,臉上皺紋滿布,他依舊留下了不少時間來閱讀莎士比亞的作品。盡管他很忙,仍要跟莎士比亞專家討論劇本,為文中某些段落寫信向人請教。就在他被槍殺的那一星期,還曾對著一群朋友們朗誦《麥克白》。

這一切,如果沒有傑克·基爾梭的介紹,沒受過多少教育的林肯也許一生就跟莎士比亞無緣了。正是林肯拜訪了傑克·基爾梭,才打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發現了一個全新的自我。

因此,有人這樣說:“紐沙勒的傑克·基爾梭的影響力直達白宮。”

你也許會從林肯的這個故事中得到某種啟發吧!知道不平凡的人會對你發生多麼深遠的影響,有時候這種影響會維持一生,有時候會對你人生重大抉擇起到決定性作用。

當你去會見不平凡的人時,你應該懂得從他們身上取得你想要的東西。應該學會用他們來激勵自己:“我與他們有同樣的條件,他們能行。我也能行!”盡量克服畏懼心理,去拜訪那些“道德高尚,性情良好,站在人生光明麵”的不平凡人。這樣所得到好處往往是十分驚人的。美國成功學大師拿破侖·希爾見過許多青年男女,他們想進入銷售界,但卻又害臊、內向、能力不足。拿破侖·希爾建議他們去拜訪銷售界成功人士,那些不平凡的銷售界成功人士使這些後生之輩重新發現了自我。

孔子說,一個不善處世的人,不尊重地位高的人,輕侮聖人之言。(“狎大人,侮聖人之言”)殊不知與不平凡人士接觸,會得到許多精神上有益的東西;他對你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你會從他身上吸收許多知識,陶冶自我的心靈。

當你克服了心理壓力,去拜訪一個不平凡的人時,實際上是你在拜訪一個新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