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做人的規則與技巧:和為貴(2)(1 / 3)

儒家鼓勵入世,提倡競爭,但要憑真本事,而不是“利之所在,趨之若鶩”。有真本事,麵對別人的擠壓、打擊,不害怕不退縮,也不張揚與過激反抗。

齊國的相國晏子就是一位由真本事打造高境界的人。他將要出使楚國,楚王知道這個消息後,便對他左右的人說:“晏嬰是齊國很善於言辭的人,現在正動身來我國,我想侮辱他,用什麼辦法呢?”左右的人出了個主意。

晏子來到了楚國,楚王舉行酒宴來招待他。正當大家酒興正濃的時候,兩個差人捆著一個人,走到楚王的麵前。楚王故意問道:“你們捆綁的這人,是幹什麼?”差人回答說:“他是齊國人,犯了偷盜罪。”

楚王笑嘻嘻地望著晏子,說:“齊國人本來就善於偷盜,是嗎?”

晏子站起來離開席位,鄭重其事地回答說:“我曾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桔樹生長在淮河以南,是桔樹;生長在淮河以北,就成了橘樹。桔樹和橘樹雖然長得很像,但它們結出的果實味道卻不大相同。桔子甜,橘子酸,為啥呢?由於水土不同啊!如今,在齊國土生土長的人,在齊國時不做賊,一到楚國就又偷又盜,莫不是楚國的水土使老百姓慣於做賊麼?”

楚王聽後苦笑著說:“德才兼備的聖人,是不能同他開玩笑的,我現在真有些自討沒趣了。”

晏子如果沒有智慧、真本事,就不可能在被人羞辱的處境中保住尊嚴。尊嚴平等,尊嚴不容踐蹋,話雖這麼說,但是你沒有真本事,沒有高境界,你就可能得不到尊嚴,或者無法應對別人的挑戰與羞辱。這與落後就要挨打一個道理。人生在世,是個不斷進取的過程,進取為了什麼?更好地生存,更有尊嚴的活著。

通過競爭獲得平衡,得到尊嚴,這一點,從商界精英霍英東先生讚助中國的體育事業上也可以體現出來。他說,尊嚴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平衡,而獲得平衡,就得以實力證明自己值得對方尊重,被人不敢忽視與漠視。他通過幾個基金會(包括霍英東的基金會、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霍英東體育基金會、霍英東番禺建設基金會),資助了110多個建設項目,分別以投資合營、捐贈低息貸款等方式進行,其支出金額幾十億港元。完成的具體項目有:中山溫泉賓館、廣州白天鵝賓館、北京飯店貴賓樓、北京首都賓館、廣珠公路4座大橋、廣珠公路擴建、洛溪及三善大橋、沙灣大橋、番禺體育館、中山大學體育中心、北京師範大學和仲愷農業技術學院教學大樓、廣東省人民醫院心髒中心、中山醫科大學中山眼科中心、中國體育曆史博物館及中華武術研究中心、北京體育中心遊泳場館、中山運動場等。

體育競技,包含著一種精神和超越體育本身的人生智慧。霍英東先生本人就是一位靠本事打天下的人,在港台的億萬富翁中,霍英東早年吃過不少苦,但他並沒有被打垮,他在磨練中取得豐富的人生經驗,境界不斷提高,他堅信自己將來一定會成為幹大事業的人。

二戰結束後,霍英東敏銳地捕捉到了一個發財的機會。日本侵略軍投降後,留下了很多機器設備,價錢很便宜,但稍加修理就可以用,也能賣出較好的價格。霍英東很想做這種生意,於是他特別注意拍賣舊貨的消息,及時趕到現場,以內行的目光挑選出那些有價值的東西,大批買進,迅速修好後賣出。有一次,他看準一批機器,並且在競買中以1.8萬港幣中標。有一個工廠老板也看中了這批貨,願意出4萬港元從他手中買下。霍英東轉手一下就淨賺了2.2萬港元,這是他最初積累的資本。

朝鮮戰爭結束後,霍英東就預料到,香港航運事業的繁榮,必然會帶來金融貿易的發展,而這又將促進商業及住宅樓的開發。這是種線性思維,目光直射,鏈接速度快。霍英東先行一步把經營重點轉向了房地產開發。1954年12月,霍英東拿出自己多年積累的120萬港元,另向銀行貸款160萬港元,在香港銅鑼灣買下了他的第一幢大廈,並創辦了“立信建築置業有限公司”。開始,他效仿別人的經營方法,自己花錢買舊樓,拆了後建成新樓逐層出售。風險比較小,可資金周轉不快,限製了發展步伐。

後來,他采用預售的方法,資金周轉與積累都加快了,而且還大大推動了銷售。因為房產價格非常昂貴,要想買一幢樓,就得準備好幾十萬元的現金,所以很多人沒有購房能力。當時隻有少數有錢人才買得起房產,這使得房地產的經營難以火爆。霍英東采取房產預售的新辦法,隻要先交付10%的定金,以後分期付款,就可以買到即將破土動工興建的新樓。這對於購買房產的人來說,是一件好事,付一小筆錢,就可以取得所有權,待到樓房建成時,很可能地價、房價都已上漲,而已付定金的買方隻要把房產轉手出售,就有可能大賺一筆。因此,很快就有一批人變成了專門買賣樓房所有權的商人,這就是後來香港盛行的“炒樓花”。人們購房的熱情空前高漲。預售對於房地產商人來說,利用人家交付的現金,原來隻能蓋1幢樓的錢,現在就可以同時動工蓋10幢樓,建房速度大大加快了,房地產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興旺發達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