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貧窮足以扼殺你的生命(3 / 3)

偉大人物無一不是由苦難造就的。一個人如果好逸惡勞、貪圖享受,就無法戰勝困難,也就不會有什麼發展。俗話說得好“生前沒有經曆困難的人,他的生命是不完整的。”

如果一個年輕人從出生到長大,一貫依賴他人,從不為自己的理想而奮鬥,會白白葬送自己的一生,好不可惜!森林中的橡樹之所以高大挺拔,是它與狂風暴雨做鬥爭的結果。

貧窮就好像健身房裏的運動器械,可以鍛煉人,使人體格強健,所以,貧窮是人們努力奮鬥最有利的出發點。安德魯·卡耐基說:“一個年輕人最大的財富莫過於出生於貧賤之家。”貧窮本是困厄人生的東西,但經過奮鬥而脫離,便是無上的快樂。

兩度出任美國總統格魯夫·克利夫蘭是個貧苦的店員,掙著每年50美元的工資,他後來說:“的確,極度窮困所激發的雄心比較來得切實而有力。”

如果一個青年人的境遇不逼迫他工作,讓他感到生活上的滿足,他就不會再努力奮鬥。工作上的努力,一方麵固然是滿足自己生存的需要,一方麵卻是發展自己的人格,造福人類社會。當然,有的人往往隻為自己而奮鬥,他的努力也隻求滿足自己的渴望。

一個生活優裕的命運寵兒說:“一早就起床工作,有什麼意思呢?我將有財富來臨,盡可享用一生呢。”於是他翻過身來,再睡一覺。而唯有那些無所憑借、無所依賴的孩子,一早就起床,勤勤懇懇地工作。他知道,除了自己的努力以外,再也沒有第二條出路。他沒有人可以依賴,沒有有力者垂青,隻有靠自己,為自己的前途而努力。

做一個精神上富有的人

以下是兩個人寫的。

一人寫道:一位企業家到西南某省的一個貧困地區考察。當他目睹當地一戶貧窮人家吃飯的情形時,禁不住直落眼淚。原來這戶人家全家老小吃飯裝飯的碗,竟是幾隻破得不能再破的陶罐,更讓他吃驚的是全家連一雙筷子也沒有,吃飯都是直接用手抓。

菩薩心腸的企業家無比同情,便許諾給這戶人家物質的幫助。可是,當他走出他們的家門後,又馬上改變了主意,他看到,這戶人家的房前屋後都長著極適合做筷子的竹子。

另一人寫道:一位記者到一位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女工家裏送溫暖。這位女工的丈夫幾年前病逝,欠下了好多錢,有兩個孩子,其中一個有殘疾。女工微薄的薪水養3個人,還要還債。但記者見到這位女工時,卻發現她臉上的笑容就像她的房間一樣明朗。漂亮的門簾是自己用紙做的,灶間的調味品盡管隻有油鹽兩種,但油瓶和鹽罐卻擦得幹幹淨淨。記者進門時,女工遞給她的拖鞋,鞋底竟是用舊解放鞋的鞋底做的,再用舊毛線織出帶有美麗圖案的鞋幫,穿著好看又暖和。

女工說,家裏的冰箱、洗衣機都是鄰居淘汰下來送給她的,用著蠻好;孩子很懂事,做完功課還幫她幹活……

以下是兩個人看到的。

一個人看到:在一個美麗的鄉村,一天來了一個乞丐,這個乞丐看上去隻有30來歲,長得很結實。乞丐每天端著一個飯碗到別人家中討飯,他的要求不高,無論是稀飯,還是饅頭,他從不嫌棄。

日子稍稍長了,有人看中了他的力氣,想讓他去幫著打打零工,並許以若幹工錢。豈料此等好事,該乞丐竟一口回絕,說:“給人打工掙點錢多苦,遠不如討飯來得省力省心。”

另一個人看到:每天傍晚,某居民新村都會有一個老人到垃圾箱撿垃圾。老人是個駝背,這使得他原本矮小的身材愈發顯得矮小。老人每次從垃圾箱裏拾垃圾都仿佛是在進行一場戰鬥。為了拾到垃圾,他必須將臉緊緊地靠在垃圾箱的箱口上,否則他的手就不足以夠到裏麵的“寶貝”。而那個口子正是整個垃圾箱最髒的地方。

老人每次拾完垃圾,都像打了一場勝仗,他完全不會顧及別人臉上的那種鄙夷。看著那些可以換錢的“戰利品”,走在新村的小路上,他總顯得格外高興。

同樣是貧窮,一種是不思進取的懶惰,一種是直麵生活的勤勉;一種是人格的湮滅,一種是不屈的抗爭。兩種境遇確實讓人唏噓。

事實證明,世間的大部分貧窮都是一種病態,是千百年不良思想、不良生活、不良環境的結果。貧困境遇是一種反常狀態,是不受任何人歡迎的。因此,世界上一切事業,隻有人們勇敢地堅持去做,都會獲得成功,那貧窮的環境就可以打破:貧窮並不會成為你永久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