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佛羅裏達州有位窮畫家,名叫律薄曼。他當時僅有一點點兒畫具,僅有的一枝鉛筆也削得短短的。
一天,律薄曼正在繪圖,找不到橡皮擦。費了很大勁才找到時,鉛筆又不見了。鉛筆找到後,為了防止再丟,他索性將橡皮用絲線紮到鉛筆的尾端:但用了一會,橡皮又掉了。
“真該死!”他氣惱地罵著。
律薄曼為此事琢磨了好幾天,終於想出主意了:他剪下一小塊薄鐵片,把橡皮和鉛筆繞著包起來。果然,用一點小功夫做起來的這個玩意相當管用。
後來,他申請了專利,並把這專利賣給了一家鉛筆公司,從而賺得55萬美元。
綜上所述,隻要能夠充分開動大腦,善於觀察和發現,突破物質上的貧困會很容易達到。
因此,物質上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貧窮。隻要你善待物質上的貧窮,忍受它,認識痛苦,然後充分利用其內在潛能,自由自在地實現自己的理想,就能夠創造和擁有財富。
前蘇聯著名作家奧斯特羅夫斯基筆下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是一個貧窮潦倒的士兵,論錢他是社會最底層的窮人。然而他有堅定的意誌和頑強拚搏的精神,他一生致力於共產主義事業。如果說他在物質財富上衣不捉襟,但是他卻為人類精神財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保爾·柯察金的生活中的原形也正是作家本人。所以,朋友,你不要傷心難過,實際上你也很富有,即使你家徒四壁,身無分文。不過,你能否發掘和擁有這筆財富,就全靠自己了。
很多時候,貧窮是走向成功道路的加速器,而不是你前進路上的永久的坎。相信自己,隻要邁過去,窮人也可以衝上天。
貧窮,使人奮發圖強
日本卡西歐計算機社長杜尾忠雄先生在回答《朝日新聞》記者“獲得成功的秘訣是什麼”這個問題時,毫不猶豫地回答:“當然是貧窮。”他補充道:“貧窮是父母留下的最大財產。因為貧窮,使人想要奮發圖強,從身無分文、白手起家創立事業,最終目的就是趕快從貧窮中脫離!”
中國古來就有:窮且亦堅,不墜青雲之誌。貧窮不能移……之類的教化,激勵人們安貧樂道。其實貧窮沒什麼可怕的,可怕的是人窮而誌短。一張白紙可以畫出最新最美的畫,可以寫出最新最美的字。窮人正如一張白紙,一張沒有畫過任何畫、寫過任何字的白紙,可以有無限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潛力。從某種程度上說,貧窮也是成為富翁的前提,可以說貧窮是富有之母。杜尾忠雄正是基於貧窮的原動力,才創設公司,並使卡西歐成為東京證券交易所第一家上市公司。
貧窮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是一種資源,從貧窮起飛,可以鍛煉人的意誌,培養一個人的韌性,點燃一個人奮發圖強的鬥誌。曾看到一對夫婦的故事,讓人對他們的所作所為甚為欽佩。
當他們夫婦發現自己正在讀高中的女兒沾染上了嚴重的銅臭習氣,而變得講吃、講穿、講享受時,便日夜茶飯不思,憂心忡忡。最終兩人通過充分論證,創意性地設計了一個裝窮的方案,謊稱由於生意經營不善,將原來掙的幾十萬元錢,虧損了進去,並搬出了原來居住條件優越的住宅,重新租借了一處條件僅能勉強維係正常生活的住處。結果女兒終於認識到財富是靠不住的。因此,她一門心思完成自己的學業,從而考上了一所非常理想的重點大學。
這個故事不禁讓人們為這對夫妻的膽識和卓見肅然起敬。一般情況下,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由於人的本能因素起決定性作用,因而由奢入儉就更難。以此看來,貧窮的的確確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正因為此,安德魯·卡耐基說:“不要以為富家子弟,得到了好的命運:大多數的紈絝子弟,做了財富的奴隸,他們不能抵製任何誘惑,以至陷於墮落的境地。要知道,享樂貫了的孩子,決不是那些出身貧賤孩子的對手。一些窮苦的孩子,甚至連讀書的機會都沒有,成人之後卻成就了大事業。一些普通學校一畢業就進入企業的苦孩子,開始做著非常平凡的工作。可這些苦孩子,也許就是無名的英雄,將來能擁有很豐富的資產,獲得無上的榮譽。”
翻開美國曆史,大部分成功者都是窮苦孩子,許多獲得成功的卓越人物,比如發明家、科學家、大商人、企業家、政治家都是因為受了貧窮的刺激,努力向前,從而發展了他們的才幹,成就了偉業的。
在美國有好多外國的移民,他們不精通英文,也沒受過高深的教育,既沒有朋友相助,也沒有優裕的生活,可是他們竟然在美國獲得了顯要的地位,擁有巨額的資產。這些成就,足以使家境富裕、豐富而默默無聞的美國青年自慚形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