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他人交談的過程中,也許你是最好的交談者,因為,你比其他人更能注意傾聽別人的談話。如果你在談話時總是滔滔不絕,不給他人發言的機會,就會招致別人的討厭。
聽也是交談的一種方式
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為了引人注意,總是不顧他人感受而滔滔不絕,以致占用了大家交談的大部分時間,這樣的人是一位談話高手嗎?他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嗎?答案是不能,因為他不懂傾聽的禮節和重要性。
正如練武之人,首先要學會挨打。戴爾·卡耐基告訴人們如何成為一個談話高手,那就是學會傾聽,鼓勵別人多談他自己的事。
卡耐基舉例說,一次他在紐約參加一次晚宴,碰到了一位優秀的植物學家。他從未跟植物學家談過話,於是凝神靜聽,聽其介紹外來植物和交配新產品的許多實驗。午夜晚宴後,那位植物學家向主人極力恭維卡耐基,說他是“最能鼓舞人”的人,是個“最有趣的談話高手”。卡耐基幾乎沒說幾句話,他隻是非常注意地聽,由此可見聽也是說話的一種方式。
在生活中,許多人沒有耐心聽別人講話,因為他們是事業家,是大忙人。確實,現代社會競爭激烈,一個想成功的人要做的事太多,整天疲於奔波,因而,時間一久,性情也變得急躁,傾聽別人談話顯得膩煩,甚至別人剛一啟齒,還未等對方把話說到正題上,就予以否定,一口咬定不行,然後以十分武斷的口氣闡述自己的觀點。這類人往往想通過短、平、快的方式,以雄辯的口才顯示自己的能力,在公開場合打下根基,但這樣做的結果,表麵看好像達到了目的,事實上卻得不到別人的認同,無法建立真正的友誼,達到心靈的溝通。
而事業上真正取得輝煌成就的傑出人物往往都是善於傾聽他人意見的。如果有人當真忙得無暇顧及傾聽他人的意見,那麼至少可以肯定地說,這個人不會合理地安排時間,或者可以說這個人心胸狹窄,聽不進他人的意見,到頭來定會落得個孤家寡人的處境。事實上,那些善於傾聽別人意見的人總是賓客盈門、朋友眾多,因為人們總是喜歡與尊重別人、平易近人的人交往。
傾聽會使你得到意外的收獲
上帝給了人們兩隻耳朵一張嘴,就是要我們少說多聽。傾聽也是一門學問,是一門藝術,不僅要傾聽別人的聲音,參考別人的建議,也要傾聽平時少為人聽或不為人聽的聲音,因為那裏麵也許藏有珍寶。學會傾聽,發掘生活中的小秘密,這就是許多成功者的秘訣。
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個農場主在巡視穀倉時,不慎將一隻名貴的金表遺失在穀倉裏。他遍尋不獲,便在農場門口貼了一張告示,要人們幫忙,懸賞100美元。
人們麵對重賞的誘惑,無不賣力地四處尋找。無奈穀倉內穀粒成山,還有成捆的稻草,要想在其中找尋一塊金表如同大海撈針。
人們忙到太陽下山也沒有找到金表,他們不是抱怨金表太小,就是抱怨穀倉太大、稻草太多,他們一個個放棄了100美元的誘惑。
隻有一個穿破衣的小男孩兒在眾人離開之後仍不死心,努力尋找。他已整整一天沒吃飯,他希望在天黑之前找到金表,解決一家人的吃飯問題。
天越來越黑,小孩在穀倉內堅持尋找。突然,他發現一切喧鬧靜下來之後,有一個奇特的聲音在“滴答、滴答”不停地響著,小孩頓時停止了尋找。穀倉內更加安靜,滴答聲響十分清晰。小孩意識到這是金表,忙循聲翻找,終於找到了金表,得到了100美元。認真的傾聽,它可以使你得到別人無法得到的意外收獲,說不定它就是你一直要找的“金表”。在現實生活中,不乏口才好者,他們鋒芒畢露,於是便會有言過其實之嫌。話說多了,人們會認為其誇誇其談、油嘴滑舌。而且,言多必有失,口若懸河還易導致禍從口出。靜心傾聽則可以消除以上溝通中的種種弊端。注意傾聽可以給人留下謙虛好學、專心穩重、誠實可靠的良好印象。認真傾聽,能減少語言中一些不成熟的評論,避免人際間不必要的誤解。最重要的是,他們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蒲鬆齡虛心聽取路人的述說,記下了許多民間故事;齊桓公細聽而善任管仲;劉玄德恭聽而鼎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