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鳳凰山麓的半山腰,海拔要比山地高一些,茂林深處,生活有很多兔子,鳥雀。這為鳳頭鷹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條件。鳳頭鷹體型要比雀鷹大,上體灰褐色,兩翼及尾部有橫斑,下體是棕色的。胸部有一道白色的細紋,大腿和腹部也是白色的,分布有黑色的粗白斑。鳳頭鷹頭上有羽冠,頸是白色的,有黑色的縱紋延伸到喉嚨處,非常漂亮。我小時候見過鳳頭鷹,因為這種鷹雖然很少來村裏,但有時候也會有那麼一兩隻飛到村裏來玩,它們不捕捉家禽,隻是飛到村子裏的大楓樹上棲息著,悠閑地賞玩著風景。每逢那個時候,我們小夥伴們總會相互轉告,招呼小朋友們趕快出來看鳳頭鷹,那種喜悅,比打子板贏了很多子板都要高興。往往是我們小朋友們好奇地看著這差不多有我們高的大鷹感歎,大聲驚呼:媽呀,好大的鷹,像小娃娃一樣大呀。那個時候,我口吃的堂侄子會麵紅耳赤的激動的道:不,不,不是,那是,是,是雕!你,你們,你們沒有看到,看到楊過和,和小龍女,有,有一大對嘛。小夥伴們這時就會取笑道:看你急的,尿都要出來了。堂侄子聽到有人取笑他,更是怒目圓睜,雄辯道:不,不,不是雕嘛,明明,明明是雕,是雕呀,不信你去問,去問我媽,我家,家電視裏麵有的。小孩子最執著於真理的,大人說的話,一般都會拚命捍衛。有人反駁道:不,這不是雕,我爸爸說了,這叫鳳頭鷹,我們山下邊邊很少有雕的,要白岩上才有呢。有什麼都一無所知的問道:這是孔雀麼,怎麼不開屏?然後馬上又是一大堆爭論。什麼孔雀呀,你見過孔雀會爬樹麼。這是鳳凰呢。放屁,鳳凰是傳說中的鳥。可是,我媽媽說,我們這裏叫鳳凰山,是因為有鳳凰。不,我爸爸說了,這是鷹。一場看鷹大會演變成了辯論大會,等到鳳頭鷹飛走了,孩子們的爭論都還在繼續。
崇山峻嶺的鳳凰山上古木蒼天,森林茂密,生物物種豐富,白岩上人跡罕至,成為了蒼鷹們的最佳棲息地。蒼鷹體型龐大,一般高達五六十公分,羽翼展開長達一米多,亭亭如蓋,如垂天之雲。奢渡河的人們也叫蒼鷹為麻鷹,這主要是從它們的體毛上去命名的。蒼鷹頭上沒有羽冠,雄性從頭部到前部為灰黑色,眼後為黑色,有明顯的白色眉斑;下體白色,雜有數目很多的灰黑色小橫斑。雌鳥上體及翼表麵為灰褐色,眉紋白而雜以褐紋,下體白色,體下麵有縱斑。蒼鷹在飛翔時,翼短而寬,先端圓,尾較長。一般常常是扇翅和滑翔交替進行,呈直線狀飛翔。在飛翔時雙翼保持水平狀,看上去特別優雅。蒼鷹是屬於藍天的,屬於高山峽穀的,一年四季,無論春暖花開,無論冰天雪地,它們總是翱翔於雲霧繚繞的白岩山間。
我小時候,常常看到在鳳凰山頂峰的白岩上,蒼鷹們氣壯山河的舞蹈。它們時而一飛衝天,直插雲霄;時而長嘯一聲,俯衝向下,直撲穀底,矯健而迅猛;時而悠然地停留在高空,緩緩滑行,氣定神閑,一副君臨天下的樣子。鷹的長嘯也是特別的驚天動地。鷹們的歌唱不像麻雀那樣嚌嚌嘈嘈雜亂無章,也不像黃鸝那樣軟綿綿毫無力量。它們的歌聲是中氣十足,正氣浩然的。每當早晨或者傍晚,奢渡河的人們總會準時的享受到這天外來客的如黃鍾大呂般撼人心魄的音樂盛宴。那時候,一隻隻的鷹放開歌喉,大聲呐喊,時而低沉悠揚,時而高亢激越,時而如泣如訴像小河淌水,時而如瓦釜雷鳴像千山急雨傾倒而來,激蕩山河,衝決群峰,充盈耳鼓,不絕如縷。伴著鷹鳴,奢渡河迎來早晨,開始一天的新生活,送走黃昏,進入一個平安的夜。在我的印象中,白岩上的鷹是從來不會來到人間的,它們簡直是不食人間煙火,但是,在奢渡河的千溝萬壑間,我們會時不時的撿到一些蒼鷹的羽毛,那些羽毛最長的可以達到一百二十厘米左右,最短的也有五六十厘米長,聽大人們說,那是老鷹活到一定歲數後,經過一次脫胎換骨獲得重生後褪下的羽毛。我就曾聽我父親給我講過這個傳說。
當一隻幼鷹出生後,沒享受幾天舒服的日子,就要經受母鷹近似殘酷的訓練。在母鷹的幫助下,幼鷹沒多久就能獨自飛翔,但這隻是第一步,因為這種飛翔隻比爬行好一點,幼鷹需要成百上千次的訓練,否則,就不能獲得母鷹口中的食物。第二步,母鷹把幼鷹帶到高處,或樹梢或懸崖上,然後把它們摔下去,有的幼鷹因膽怯而被母鷹活活摔死。第三步,那些被母鷹推下懸崖而能勝利飛翔的幼鷹將麵臨著最後的,也是最關鍵、最艱難的考驗,它們翅膀中大部分的骨骼會被母鷹折斷,然後再次從高處推下……
母鷹“殘忍”地折斷幼鷹翅膀中的大部分骨骼,是決定幼鷹未來能否在廣袤的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關鍵所在。蒼鷹翅膀骨骼的再生能力很強,隻要在被折斷後仍能忍著劇痛不停地振翅飛翔,使翅膀不斷充血,不久便能痊愈,而痊愈後翅膀則似神話中的鳳凰一樣涅槃重生,將能長得更加強健有力。如果不這樣,蒼鷹也就失去了僅有的一個機會,它也就永遠與藍天無緣。
蒼鷹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鳥類,它一生的年齡可達70歲。要活那麼長的壽命,它在40歲時必須做出困難卻重要的決定。當蒼鷹活到40歲時,它的爪子開始老化,無法有效地抓住獵物。它的喙變得又長又彎,幾乎碰到胸膛,嚴重的阻礙它的進食。它的翅膀變得十分沉重,因為它的羽毛長得又濃又厚,使得飛翔十分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