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教學故事(五)(2 / 2)

當然這也沒什麼好值得驕傲和開心的,隻不過身在其中的人們能深切地感受到如此做法所帶給他們的喜悅。

“他叫什麼名字啊,是不是叫……”一名剛加入旁聽人群中的孩子發了問。

“才不叫這個名字呢!”孩子和遊說者憤怒地咆哮道,他倆似乎是在為有人不知道他們同學的名聲而感到驚奇,又或是他倆因為這名孩子的無知冒犯而感到惱羞成怒。

“人家叫……好吧?知道人家考試多厲害嗎……?”他倆十分生氣地回擊那名看似無知的孩子,他倆氣得就像是一頭被挑逗過的牛,他們氣得好像是被人辱罵了一樣。好像他倆就是他們口中的傳說一樣,他倆因為有人不知道他們苦口婆心宣傳的神話而惱羞成怒。

當然這也沒什麼好值得生氣和憤怒的,隻不過投入其中的人們能感受到如此行為所帶給他們的恥辱。

大夥們都聽他倆講得津津有味,有時會偶爾穿插幾句各自的話語,大部分人都想試圖加入到這個能讓自己掠奪到快樂和安慰的話題中。

孩子和遊說者誇得累了,誇得膩了,便開始像丟棄垃圾一樣,數落隔壁班的那名孩子的種種不是。

“你們知道他家嗎……別說還挺有錢的……”

“你是不知道他平常有多傻,也就考試的時候厲害。”

“是嘛,他以前啊,多呆多傻啊……”

“他那人呐……”

他倆開始了無休無止的嘲諷,其目的也是顯而易見——在借其名聲宣揚自己的同時,不能讓那浩大的名聲埋沒了自己。

周圍的孩子聽得入神,聽見那接近神一樣的人在他人口中竟連自己的十分之一都比不上,孩子們為此高興,為此歡喜。孩子們都因此加入到了遊說者的隊伍中。不就是貶低人嗎?著有什麼難的。而孩子和遊說者在此次談話之中觀點以及思想越走越近,他們越來越喜歡聚在一起評價他人、貶低他人,他們逐漸逐漸形影不離,彼此的嘴上用著粗俗的話語換來樂趣,他們彼此認為這是友誼,但這隻不過是建立在嘲諷之上的同盟關係。他們彼此的臉上充滿笑意,但這微笑遮蓋不住他們脆弱思想下所暗藏的惡意。

遊說者也因成功灌輸思想而滿意地笑了。孩子們的思想是被遊說者灌入的,那遊說者的思想又是如何改變的?徐曉隻教給了孩子們知識,而沒能教給孩子們如何具有自己的思想。畢竟沒有一本課本是教導思想的。

“我原本無惑,怎奈世事墮落。”那名呆坐在座位上的孩子捧著一本書念道。(天上掉餡餅的好活動,炫酷手機等你拿!關注起~點/中文網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眾號-輸入qdread即可),馬上參加!人人有獎,現在立刻關注qdread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