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 苦難是門必修課(1 / 3)

我衷心地祝願偉人們同樣健康、強壯,在增加力量和學識時,也能愈加寬容,知道尊重他人。

——丁尼生

沒有經曆過苦難才是真正的不幸,飽嚐艱辛的人更加勇敢。逆境教給人謹慎,教給人經驗。一直生活在順境中,往往會目空一切。

——丹尼爾

福禍是對雙胞胎,形影不離。或許有人不明白,不幸其實孕育著幸福。在我看來,挫折和失敗就是幸福和成功的熔爐和加工廠。

——厄金斯的《福音十四行詩》

苦難教會人們堅毅,磨煉人們的意誌。經曆過苦難,才能成大器。

——多納

盡管白天顯得漫長,使人困頓,但是,白天過後,就是美麗的黃昏!

——古代兩行詩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若要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就得經受各種困難痛苦的考驗。隻有這樣,我們才能站穩腳跟。隱藏躲避的美德表現不出其價值,相同地,歸隱山林之人常讓人產生懦弱膽怯、庸俗懶散的嫌疑。真正的勇敢的人,應坦然麵對一切,履行職責,懂得奉獻。

在日常生活中,隻有積極地參與各種活動,才能學到切實有用的知識,增長見聞。大家也必須意識到自己的責任,知道遵守法規,學會忍耐鼓勵。實際生活中形形色色的誘惑、艱辛和不幸,會讓人們變得更加堅強,並從苦難中學到行之有效的東西。如果想正確地認識自己,就必須同他人保持聯係和交往。隻有讓自己融入社會生活,我們才能真正地了解自己。反之,很可能會固執己見、目空一切。把自己封閉起來,故而迷失本性。

斯威夫特曾經說過:“倘若一個人能夠認清自己,公正地評價自己,那他絕對不會走上歧途。相同道理,連自己都不了解的人,也很難稱上品質高貴。”實際生活中,人們更容易衡量別人而不是自己。

由此可以看出,擁有自知之明是人們成功的前提條件,大家都必須有堅定的立場。弗雷德裏克·伯瑟斯就對一位年輕的朋友說過:“現在你隻知道自己是做什麼,當你感到自己力不從心的時候,就會有所成就了,你就可以平靜地麵對一切。”

虛心的人會善於向他人學習,借鑒別人的經驗和成果。隻有那些驕傲自滿、鼠目寸光的人,才羞於向他人討教,不去學習他人的優點。這種人也很難有作為,甚至連生活中常碰到的問題都不能很好地解決。我們應該廣開言路、集思廣益、博取眾長,樂於向有智慧的人請教。

生活常識的獲得,要求人們要有足夠的耐心和細心,而不是很高的智慧或很強的能力。黑茲利特認為,精明的商人和老道、世故的人,通常都是比較明智的。他們看問題時都會以自己耳聞目睹的事作為出發點,而不是平白無故地想當然。

在一般情況下,女性的直覺要比男性靈敏得多。她們有強烈的同情心,直覺也迅速、敏銳,因而她們的感情是變幻莫測的。雖然有時欠缺理性的思考,但女性的溫柔和圓滑卻在很多時候都能駕馭狂蕩之徒。

人生猶如一個學校,大家都是其中的一名學生,對一些製度和規定或許我們不能認同,尤其是規定和教導的“老師”是無奈、痛苦、誘惑、困難時。但誰都無法超越這一切,都必須經受考驗和磨煉,最終獲得經驗和教訓。我們還能得到些什麼好處?有沒有提高自己的知識和勇氣,有沒有增強自我控製能力?答案是肯定的。一個經曆了不幸和困惑的人,會有豐富的體驗,他們更懂得珍惜生命。馬沙林樞機主教曾說過:“時間和我共存亡。”人們說,時間能撫慰受傷的心靈,帶給我們美好。時間是最優秀的教師,是智慧的沃土,是經驗的肥料。它是青年人的摯友或仇敵,對老年人來說,他永遠是個安慰。人生是否充實有意義、有價值,關鍵看你如何把握時光。

喬治·赫伯特說:“時間,碾碎了年輕人的美夢。”因為在他們眼中,生活是美好燦爛的,整個世界都充滿歡樂和笑語。但是,時間會把生活中的陰暗麵赤裸裸地呈現在他們眼前,讓他們明白人生的悲哀,不過,樂觀開朗、堅定自信的人知道,生活不會都是悲傷和不幸,他們可以擊敗種種阻礙,得到真正的幸福!這些人坦然地麵對痛苦和重任,任何時候都能昂然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