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對丈夫的道德品格有著重大的影響。那些惟利是圖、心胸狹隘、自私自利的女人,常常會使自己的丈夫也變得鼠目寸光、不思上進。假若妻子具有崇高的品格、善良的心地,她的丈夫就會變得品德高潔、目光長遠。
很多麻木不仁、殘酷無情、無所事事的男人,都有一個品德卑劣、野蠻專橫、自私自利的妻子。賢慧的妻子懂得該如何讓自己的丈夫忘記疲勞,在家裏得到徹底放鬆,而且她還會逐漸影響丈夫的道德素養,極力發揮他的才華,是丈夫的精神支柱和動力,她鼓舞著丈夫去追求正義和崇高的事業。惟利是圖、庸俗不堪的妻子,會在不知不覺中導致丈夫的沉淪和墮落,使他不斷走向自我毀滅的道路。
托克維爾先生是法國政治學家、曆史學家,他對這個問題有著極為深刻的印象。他認為,性格溫和、品質高尚的妻子,總是被丈夫當作精神支柱。他耳聞目睹了許多意誌薄弱、猶豫不決的男人,在公共道德方麵卻極有修養。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因為這些男人都各自擁有一個善解人意,品質高尚的妻子,鼓舞他們改造自己,增添了他們的信心和勇氣。妻子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正義感,讓丈夫有益於社會,給他們巨大的精神動力。
相反地,托克維爾先生也親眼看到了許多本來具有寬廣胸襟和良好習慣的男人,後來變成了名副其實的粗魯庸俗的無恥小人,因為他們都有一個心胸狹隘、自私自利、品格卑賤的女人做妻子。受到妻子的影響,這些男人已經沒有任何社會責任感和事業心可言。
托克維爾認為,溫柔賢慧的妻子是值得讚揚的,她們是上帝賜給男人的最好的禮物。在給好友的一封信中,他滿懷激情地寫道,正是妻子溫和的個性和勇敢、機智的品格,帶給他細致的安慰和無窮的力量。隨著社會閱曆的不斷增長,托克維爾對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他已經清醒地認識到,家庭的和睦、團結會對一個男人的品德產生很大的影響,關係到他能否成為一個高貴的男人。
托克維爾還反複強調說:“婚姻的情況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男人的幸福與否。”他覺得自己就是一個非常幸福的人。“我要感激上帝,是他讓我生活得這般快樂。他賜給了我一個溫馨、舒適的家,這是我所有的快樂的源泉。雖然家庭生活一再被年輕時的我所忽略、輕視,但隨著光陰的流逝,我感到它越來越重要了。現在我發現,溫暖祥和的家庭會讓一切都變得美好。”
他在給摯友克格雷的信中寫道:“上帝賞賜給我的眾多的幸福中,最有意義、最有價值的幸福便是我結識了瑪麗。你無法想像她在關鍵時刻的樣子。溫柔、嬌弱、委婉的瑪麗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卻精神飽滿、堅韌不拔,任何痛苦和不幸都不能讓她低頭。她這種百折不撓的精神使我深受震撼和感染。很多時候,我會因為麻煩和苦惱而心神不定、寢食難安,而她卻從容不迫、泰然處之,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她還安慰我,給我勇氣和力量。我被她的沉著冷靜深深折服。”
在另外的一封信中,托克爾說:“我的妻子不僅心明手快,而且充滿智慧。在我猶豫徘徊時,她能及時發現問題的關鍵所在。她的眼睛和神態會告訴我該怎麼做。任何詞語都無法表達我和她在一起生活的幸福。假如告訴瑪麗,我將去做一件自認為很正確的事情,她就會流露出稱讚和驕傲的目光,使我的情緒不斷高漲;同樣,如果我昧著良心幹壞事,不僅受到良心的譴責,瑪麗也會因此憂鬱和焦慮,讓我明白不能再做虧心事。我在她心目中有著特別的地位,令她敬畏,這點很讓我自豪;我可以信心十足地說,隻要我堅持對她的愛,就不會受誘惑去幹壞事。”
托克維爾是位專注於文學創作的文學工作者,他的個性剛正不阿、獨立自強。步入老年後,他體質下降,經常被病魔糾纏。疾病的折磨使他脾氣暴躁,甚至吹毛求疵。但他仍堅持寫作,他說:“我已經在桌前坐了五六個小時了,我的身體已經不行了,我不能再寫下去。我急需休息,長時間的休息。如果你能看到這位奄奄一息的作家,知道他正在承受的痛苦和困惑,你就可以想象他的生活有多麼悲慘。自從失去我的老伴——瑪麗,就沒人能安慰我,使我繼續寫作,能遇到那樣誌趣相投的夥伴,真是太不容易了。瑪麗的性格一向都很溫和、富有耐心,消除我的疲勞,讓我打起精神。她的善良、溫柔和耐心一直陪伴著我,猶如西下的夕陽,我常常感到莫名的煩躁,隻有她能讓我的心靈得到慰藉,她永遠對我忠誠——我的瑪麗!”
基佐,是法國著名的曆史家和君主立憲派的領袖,他的一生曆盡了坎坷和艱辛。然而他的妻子自始至終都真誠地幫助、支持和鼓勵他,不管他是在微風細雨的日子,還是春風得意之時。基佐的妻子,是一位心地善良、寬厚忍讓的女性,遭到政敵和反對勢力的強攻猛擊時,他依然樂觀、愉快,因為他妻子的柔情愛意讓他的心中充滿陽光、溫暖和希望。即使外麵的世界凶殘冷酷,他的家庭也不會改變安寧、祥和的氛圍。
在《回憶錄》中,基佐說:“不管一個人在事業上取得了多大的成就,他仍強烈地渴望幸福;不管擁有多麼顯赫的權勢和豐碩的成果,若沒有幸福的家庭,人們仍不能體會到真正的幸福和快樂。他也就不可能真正成功。我的時間已經不多,現在我更深刻地意識到,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必須以家為基礎。一個人不管擁有多麼輝煌偉大的事業,家始終是他的歸宿。男人可以從妻子的溫柔和慈愛中獲得精神支持和動力。不懂得珍惜家和友情的人,即使取得顯赫一時的偉大成就,他也不過是擁有表麵的、不完整的歡快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