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夫妻是永久的伴侶(3 / 3)

“但是,他是個敬崗愛業的人,對政府工作一絲不苟,小心謹慎地處理自己的事務。所以,他的妻子隻是徒有虛名,內心苦不堪言。然而,為了顧全大局,做妻子的也隻能忍氣吞聲,以免影響丈夫的工作。”

“他做事情總是理由在先,從來不會強迫別人去幹什麼,他注意自己的良心和品格,經常給我講誠實、謙遜、榮譽等方麵的事情,但他從不遷就、縱容自己的妻子。如果有朝一日他故意過高地讚揚妻子,也是因為他覺得那些高尚的品格是自己教導的結果。他把自己當作表率,妻子卻隻是反映了他的美德而已。無論在哪裏,妻子都隻是他的附屬。”

羅謝爾·羅素夫人是英國曆史上很有名的妻子,她對丈夫的忠誠無可比擬。為了幫助丈夫,她不惜四處求人,到處奔波。她想盡一切辦法,隻為增加她那心愛的勳爵的信心和勇氣。在丈夫彌留之際,她同女兒們一樣,靜靜地等待最後一刻的到來。為了減少丈夫的痛苦,她極力保持冷靜,與丈夫進行了最後的一次擁抱。擁抱以後,勳爵威廉喃喃自語道:“好了,死神也不再可怕了!”

妻子會對丈夫產生重大的影響,丈夫也不會忘記妻子的善良和美德。與哈金森上校的妻子相反的是,很多對丈夫至死不渝的女人,都無法忍受丈夫離去的痛苦和現實,相繼追隨而去了。

阿爾伯特·莫頓的妻子,因為丈夫逝世,心中無比悲痛,她無法排解內心的憂傷和悲哀,不久便因過度難過而離開人世,跟丈夫一起長眠地下。這件事深深地感動了英國的外交家、詩人沃頓,激動之餘他寫了這首詩:“他已經離我而去了,我試圖努力地活下去,可沒有了他,我如何還能生活,就讓我隨他而去吧!”

這兩句詩之所以能廣為流傳、經久不衰,就是因為平淡的語言中,飽含著一個妻子對丈夫的深情、依戀和忠誠。

聽到丈夫已經奄奄一息的時候,華盛頓的妻子也痛苦地吸了一口氣,說:“好,一切都已經結束了。我該跟他一起走了。”

夫妻間的真愛是青山綠水,永不磨滅的,歲月也無法帶走這份情意。妻子是丈夫最好的夥伴、最好的安慰者,在很多時候,還是他們最得力的助手。因為妻子的某些敏銳的洞察力,丈夫才能在某一領域內有新的發現。加利茲教授的女兒,是意大利的一位科學家。她的丈夫伽凡尼醫生就常為他的妻子感到十分驕傲和自豪。據說有一次,他的妻子就發現用刀子碰一下放在帶電儀器旁邊的青蛙的腿,青蛙的腿就會猛烈地抽搐,而且反複實驗都得出同樣的結果。伽凡尼對妻子這個發現高度重視,最終發現了生物電現象,使伽凡尼的大名與這門新興科學緊密地聯係在一起。

從古至今,男人們都會對自己的忠誠的妻子念念不忘。他們的愛情能深深地感染每一個人。英國著名的散文家和曆史學家卡萊爾,他的妻子長眠在哈丁頓教堂的墓地裏。在她的墓碑上,刻著這麼一段話:“她的性格溫和細膩、善良仁慈,並且她有著極其敏銳的洞察力。她這一生充滿了煩惱和憂鬱,但她突出的優點讓她享受了甜蜜的幸福。她自始至終都忠誠於丈夫,成為他的伴侶和幫手,她的行為舉止和言語神態都鼓舞著丈夫不斷開拓、不斷進取。再沒有人能像她這樣時時刻刻地激勵著丈夫勇敢前進了。”

英國的政治評論家、新聞記者科貝特先生,是一個率直講理、注重實際的人。他為人誠實、有素養、重感情。然而,因為他的愛情不符合社會習俗,所以許多人說他卑賤、可恥、庸俗甚至猥褻。

第一次看到他後來的妻子時,他才21歲,但已經是一個準尉副官了,而女孩才13歲。那年冬天,他經過小女孩的家門前時,她正在雪地裏擦洗澡盆。科貝特眼睛一亮,不由產生了純潔、美好的感情。他喃喃自語:“這就是我所追求的女孩。”他結交了這個雪地裏的小姑娘,並下定決心,退伍之後就娶她為妻。

而這個小女孩的父親是一個炮兵隊的準尉副官。有一天晚上,女孩隨父親再次來到了任德威奇。為了讓她不再幹繁重的活,科貝特把自己所有的積蓄——150個畿尼全部送給了小姑娘,連自己回倫敦的費用都沒留下。而小女孩卻帶著科貝勒給她的錢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

五年以後,科貝特先生正式退伍了,他一到倫敦,就馬上去拜訪準尉副官的千金。科貝特心疼地說:“我看她幹那些粗活,又髒又累,可年薪少得可憐。但她見到我的第一件事,就是把150個畿尼還給我。”小姑娘高尚的品格深深地打動了科貝特,使他很久都說不出話來。

沒過多久,科貝特與小女孩結為夫婦。因為妻子的溫柔、賢慧、善良、體貼,科貝特心裏無比感激,他將自己的大部分成就都歸功於妻子,包括他一生的幸福。

也許,有人會覺得科貝特粗魯、庸俗、注重現實,而且沒有同情心。實際上並不是這樣,他感情豐富,具有詩人的氣質和天賦。他不喜歡因循守舊,沒有人能真正地理解他。但他尊重女性高尚的品格確是有目共睹的。在《給年輕婦女的信》中,他生動地描述了具有優良道德的女性。

在良知的鼓舞下,他為女性呐喊,宣揚男女平等的觀念。他的文章滿含激情、簡練生動。他認為每個人都應該具有真誠可貴的情操。為此,他十分努力。注意自我言行,控製無厭的欲望,並經常開展自我批評。他勤勞善良,充滿朝氣。雖然他的觀點不一定正確,但他善於思考。他對現實社會有著深刻、特別的見解,隻是很少被認可。在描寫日常生活方麵,科貝特的散文詩取得了突出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