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切記交往中莫害羞(2 / 3)

在這一點上,他跟拜倫很相似。隻是拜倫是因為腿瘸,才更加靦腆,而他則是因為自己天生不夠聰穎。在莎士比亞的創作生活中,充分發揮了自己各方麵的才能和優點,包括情感和道德方麵等。然而,他的作品中,幾乎是找不到有希望的文字,偶爾出現,語調也仍是消沉、沮喪的。舉個例子:“沒有什麼藥可以真正地治好痛苦,一定說有,那也隻能算是個願望吧!”莎士比亞的詩詞,大多帶有憂傷、鬱悶、壓抑的基調,比如十四行詩中的第二十四首:“我為自己的命運感到恥辱,我孤苦伶仃、形影相吊,上帝!你為何要讓我承受如此多的苦難?上帝沉默,萬籟俱寂。我顧影自憐,心灰意冷,我不斷向上帝祈禱:賜給我一些希望吧!讓我跟普通人一樣,擁有朋友。別人優雅的舉止、精深的知識,讓我如癡如醉。隻要我的心中存有希望,一切都可以蔑視,真正的幸福才值得追求。”

作為一名演員,莎士比亞要經常在大眾前拋頭露麵,人們認為這樣對他克服害羞的心理應該是有很大的好處。在一定程度上,這種觀點是正確的。因為在一起的時間長了,肯定會輕鬆、自然一些。但是,天生的羞澀和靦腆,往往比較強烈,並不是能輕易戰勝的。

英國著名戲劇表演家加裏克·因巴拉迪在觀眾麵前扮演最沉穩、最冷靜的角色長達30多年,據記載,有一回他被傳到法庭作證人時,竟然是思維混亂、神誌不清的,最終,他被剝奪了證人資格。

每天都要在大型晚會上表演的查爾斯·馬修先生,也非常害羞,真是讓人不可思議。為了躲避熟人,他寧可拖著自己有些跛的雙腳,在倫敦的小巷裏繞圈子。如果被別人認出來,他就顯得方寸大亂,他的妻子也說他過於靦腆。每當他在街上散步,聽到有人呼喚他的名字時,查爾斯就會立刻縮回目光,低著頭,顯得急促不安、神經兮兮的。

至於拜倫勳爵,很多人大概不能想到他會是一個羞怯靦腆的人吧,但事實就是如此。據他的傳記作家記載,一次,拜倫到南威爾,順便去拜訪比戈特夫人。當他看到有個陌生人向他走過來,他毫不猶豫地從窗子跳下去,藏在草垛房躲避那人。

而最近就任大主教的華特雷是更為突出的一個例子。年輕時,他就有種壓抑感,因為自己很羞怯。在牛津的時候,華特雷總是穿著一件洗得發白的粗糙襯衣,戴著一頂白帽。所以,很多人都戲稱他是“白熊”,而他自己呢,也承認了在某些方麵的舉措正符合這個名字。於是,有人提醒他說,克服自己不雅的行為有一個很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在平時注意模仿具有高貴品質的人。但他這樣做之後,發現自己反而更加害羞了。在這種情況下,他就隻會想到自己,顧不上別人。我們都知道,禮貌的真正內涵正好相反,它要求人們更多的時候是為別人著想。

發覺自己的努力沒有絲毫的成果後,華特雷喪失了全部信心。他不由自主地說:“為什麼我生來就要受這麼多苦難呢?如果讓我看到一點小小的希望,我肯定會繼續下去。可是已經無任何希望可言了,我也不可能再堅持那樣的努力,不如就悄悄地離去吧。我已經十分努力,但依然表現得像一隻熊一樣。其實,我也曾試圖不去想有關熊的事情,也曾下定決心麵對這無法醫治的毛病。”

從那以後,華特雷總是盡量不讓自己去思考關於行為舉止方麵的各種訓導,他也努力忽略人們對他的評價和看法。他說:“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這樣做,我竟然成功了,不久以後,我就擺脫了多年纏繞著我的靦腆和羞澀,也擺脫了傳統禮教的約束,能夠獨立、真正的思考和行動。事實上,舉止隨便往往在無意識中跟生活中的條條框框作抗爭。有太多的規則來束縛我,因此,我要反對我自己。可能別人會說出很多脾氣粗暴、反應遲鈍之類的話,實際也並非如此。我從不渴望自己能做到性情溫和、舉止優雅,在我眼裏,這些無非是迂腐的表現。不過,人的潛意識中帶有善意,這點我已經深有體會,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按血統來講,華盛頓應該是個英國人,他的身上自然也存在靦腆和害羞的特性。在不經意間,喬西亞·昆西先生曾經記錄了以下的一段話:“他是個舉止不很自然的人,他的某些行為甚至和傳統習俗相抵觸。跟陌生人會麵時,他總免不了有些拘束,就如同鄉村的紳士一般,華盛頓並不是特別擅長交際。雖然他總是表現得彬彬有禮,但缺乏溫和的言辭,行為舉止方麵,也不能算是高雅。”

現在,美國人已不是我們認為的那樣害羞,但沙尼爾·霍桑卻是個非常靦腆、怯弱的人,甚至可以說有點變態。如果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當有陌生人走入他的房間時,他就會轉過身去,以免認出那人。霍桑為了不被人認出,甚至要求師傅給他做顏色暗淡的衣服,式樣也要簡單,他為自己這種愚蠢的行為感到十分遺憾和後悔。他說:“上帝會原諒人們犯下的罪行,但不管是在天堂或地獄,愚昧無知的人是不能得到任何人的諒解的。”不過,當他的靦腆過去以後,就會變得十分熱情、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