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心情是永不枯竭的清泉,有人把它比喻成蔚藍的天空下一首沒有歌詞卻永無止境的曲子,它能安撫人的靈魂,恢複人的精力,使美德更加崇高。這種愉悅的心情可以使人的精神、靈魂和美德得以滋潤,盡管它會被煩惱和不安所吞噬,被挫折和磨難所消耗,但這如甘露的愉悅心情永不會枯竭,而且越是經曆磨難,越是清亮無比。
帕默斯頓勳爵一生曆經坎坷,接二連三地遭受挫折,但他並未被挫折所嚇倒,終其一生與之頑強拚搏。在我們的眼中,他又是怎樣的一個人呢?帕默斯頓性情溫和,擁有一種童心不泯的快樂。他生來品格寬容而胸懷豁達。他擁有很強的忍耐力,可以恰到好處地自我克製。在種種不公正的待遇和莫名其妙的打擊麵前,他總能掙脫抱怨與苦惱的束縛,使自己的內心得以寧靜、平和,所以他不會自我摧殘,也不會自我折磨。即使是一位連續觀察了帕默斯頓20年的朋友,也很難看到他勃然大怒與自我消沉的時候。當內閣們忙於處理有關阿富汗發生災難問題時,麵對對手們通過做偽證或有意篡改公文和製造謊言等各種途徑使他被控告和誣陷,帕默斯頓也不會感到憂慮、痛苦,仍生活得很快樂。
我們可以從眾多的人物傳記中了解到,天才式的人物具有樂觀、豁達的性格,並心地善良。他們蔑視權貴,與世無爭,能用歡心感悟真正的生活,發掘人生所蘊藏的無窮快樂。諸如荷馬、賀拉斯、維吉爾、莫雷拉、塞萬提斯之類的人,他們將健康與寧靜的快樂和偉大的創造活動結合起來,因而都具有樂觀豁達的性格。更有甚者,路德、莫爾、培根、萊昂納多·德文西、拉法葉和米歇爾·安吉羅等等都具備快樂、淳厚的品質。他們之所以可以幸福和快樂,就是因為他們長期從事五花八門的快樂工作,由此心靈深處產生了用之不竭的創造活力。
彌爾頓的一生,艱難困苦接踵而來,但他總是樂觀、爽朗。因突發事件,他的眼睛瞎了,朋友也背棄他,他屢遭挫折——“前途一片漆黑,有一個令人恐懼的危險的聲音總在前麵號叫”。然而他並沒有拋棄信心和希望,反而“精神振作,勇往直前。”
亨利·菲爾丁一生生活貧苦,經常債台高築,挫折不斷,病魔也總是與他形影不離,瑪麗·沃特雷蒙·太古夫人是這樣評價他的:“他是個樂天派,因而世上無人能比他更幸福、快樂。”
約翰遜博士一生曆經艱難險阻,但他用愉快的心情與命運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始終雄威不減。他心存樂觀的人生態度,充分用心享受生活的快樂。有一次,有個牧師一直抱怨生活的枯燥和乏味,他說:“他們談論的僅是小奶牛而已。”斯拉雷夫人的母親說過:“約翰遜博士擅長談論小奶牛。”——她的意思是說他具備強勁的順世能力,無論環境怎樣,他一直樂得其所。約翰遜博士對這番言論感到榮幸。
約翰遜堅信,人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變得越來越成熟,在歲月流逝中,人的性情會變得越來越溫順。那個憤世嫉俗的人——切斯特·菲貝德勳爵反駁說:“人心不可能隨歲月溜走變得溫和,相反會變得更冷酷無情。”自然,不同看法的出現,在於個人思考問題的方法、角度不同,更是由於生性氣質的不同。一個心地善良,善於不斷吸取經驗教訓的人,若能自律自製,他就可趨於完美。而對於那些品性不好而脾氣暴躁的人,一意孤行,當然不可能變好,隻可能越來越壞。
瓦特·斯科特先生這個人心地極為仁慈,因而受到每個人的歡迎。即使是家中聾啞的寵物,也能在五分鍾內即刻體味他的友好、善良。斯科特曾經把年幼時的一個故事告訴霍爾上尉,他的惻隱之心在這個故事裏表現得淋漓盡致。一天,一條狗搖頭擺尾地朝他撲過來,他猛地撿起石塊扔向了狗,不偏不倚打中了這條狗,可憐的小狗忍痛艱難向他爬來,它的腿已斷,卻使勁舔著斯科特的腳。斯科特說道:“此事成了我心頭揮之不去的遺憾。”這件事給他的震撼讓他永生難忘。
斯科特將“放聲大笑吧!”這句話經常掛在嘴邊,他總是以發自內心的微笑來真誠待人。在同他人的交往中,他始終和顏悅色、以誠相待。他身旁的人紛紛為他爽朗的笑聲所感染,就在這朗朗笑聲中,大家對他的拘謹與敬畏之情一下子煙消雲散了。“他會來這兒的,甚至還會和一大群人一起來,我總能遠遠地聽見他在叫:‘傑裏!傑裏·鮑威!’當我們相見時,他老是笑話連篇。他與我們閑聊如老朋友般隨意。根本無法使人信服這就是鼎鼎大名的曆史學家——斯科特。”管理華盛頓·埃爾文的麥爾羅茲大修道院廢墟的員工如實說。
阿諾德博士不僅為人誠摯友好,而且極具同情心。在他的生活中並無半點矯揉造作與傲慢之情。在萊爾曼神教區的職員說:“他是我生平見過的最謙恭的人。他走過來,同我友好地握手,正如我的朋友。”“他一度常來我家,”那位福克斯附近的老婦人接著說,“在與他的談話的過程中,我越發覺得自己像個貴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