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尼·史密斯先生是個先天樂天派。生活在他眼中總是那麼美好,不管有多厚多黑的烏雲,也始終擋不住太陽的光輝,而漫長的黑夜過後,終將迎來黎明。當鄉村教堂牧師也好,做牧區教區長也罷,他還是一如既往的友好、善良,辛勤工作,他的愛就像滔滔江水,綿延不絕。西尼·史密斯先生可以說在各個方麵為我們樹立了榜樣,是我們學習的楷模。在他身上,無時無刻不體現出基督教的教義,時刻表現出誠摯的友善與寬容,他的行為昭示了崇高的紳士風範。
閑暇時,他手勤筆快,正義、自由成了他歌頌的對象,同時他主張信仰與人性解放,強調教育的重要性。史密斯先生文鋒犀利,文章總是與邪惡作鬥爭,並且一氣嗬成。他從不會因為俗人卑劣的需要或世俗的偏見而放棄寫作的立場。他擁有非凡的精力與豁達開朗的天性,樂觀向上是史密斯先生不懈追求的目標。盡管他老年時疾病纏身,在彌留之際,仍不忘寫信給卡利斯勒夫人:“一旦你道聽途說,為幾磅肉要找主人,那麼這幾磅肉就非我莫屬,正如堂區牧師的職務另有所屬一般。”
勤勞、富有耐心、樂觀豁達是每位偉大的科學家所共同擁有的,代表人物如伽利略、笛卡兒、牛頓和拉普拉斯。其中尤以數學家兼自然哲學家歐勒最為突出。晚年的他不見天日,卻始終保持愉快寫作的習慣。憑借長期訓練獲得的過人的記憶,他繪製了大量極富創造性的機械製圖。在這段時間裏,對他來說最快樂的事莫過於在工作之餘教導孫子們。
《大不列顛百科全書》由愛丁堡魯賓遜教授擔任主編,殊不知凶殘的病魔讓他多少次不能工作,隻得和孩子們玩耍。在詹姆斯·瓦特的信中,我們找到了他的一段話:“看著孩子們逐漸長大,我越來越覺得心曠神怡。孩子們質樸的行為讓我興奮不已,此刻我才發現,小孩子身上蘊藏著無盡的快樂。我應該感謝法國的理論家們,是他們把我引到了注意孩子的軌道上來,我已深深陷入了孩子笨拙可愛的一舉一動和異想天開的念頭之中。如今,我唯一的遺憾就是自己已經無力對幼兒能力的形成發展過程做完備的研究了。”
在日內瓦經曆過耐心和毅力的痛苦考驗的自然哲學家——阿波西特,與牛頓有著極其相似的遭遇。當他處在打擊與考驗之中時,他所能做的隻是默默忍受,有口難言。在研究之外的空餘時間,阿波西特對研究氣壓及其變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想從中找到支配大氣壓力變化的一般規律。在接下去的27年間,他克服寒暑變化,堅持天天觀察,並切實做好觀察記錄,以備不時之需。一日,一名新來的助手到他的實驗室。出於熱心和誠意,她把阿波西特的實驗室打掃了一番。然而出乎她意料的是,當阿波西一踏進屋,看到原本整潔、井然有序的實驗室“物歸原位”時,卻反問道:“那些紙,就是在氣壓表旁邊的,哪裏去了?”“哦,先生,”助理員回答說“我把那些髒兮兮的紙拿去燒了,然後又在那放了些新紙。”阿波西特雙手叉腰,一臉內心矛盾痛苦的樣子,他把心平靜了一下無可奈何地說:“你毀掉了我的勞動成果,27年的艱辛就這樣被你付之一炬了,我希望你往後不要再亂動屋裏的任何物品了。”
那些淺嚐輒止、沒有毅力和耐心的人,在自然曆史的研究領域是不會有所作為的,因為這是一門比任何學科都更需要耐心和毅力的學科。事實證明,就整體而言,其他科學家的壽命明顯不如自然科學家長,林耐協會(英國一學會,曾出版博物期刊等)的一個會員向我透露:1870年有14位林耐協會會員去世,其中年逾90的有兩位,5位年過80,另有2位年滿70歲,而這14人的平均壽齡則為75歲。
在法國大革命爆發時,有一位植物學家已年逾70了,他就是亞當遜。在那個動蕩的社會,亞當遜失去了包括房屋和花園在內的所有財產,變得有些狼狽。但有一種耐心和毅力始終支持著他,讓他能對失去的一切泰然處之。亞當遜是一個學會的創始人,一次學會盛邀他參加,然而他說他不能去,事情的原因著實讓人匪夷所思,竟是他沒有鞋子可穿。
居維葉說:“誰看到這位可憐的老人佝僂著背,在一堆篝火旁,用微微顫抖的雙手將植物的特征描繪到一張小紙上的情景,都會為之一驚。隨之,生活中的一切苦痛隨著自然曆史的無窮樂趣而煙消雲散。這種樂趣絕非凡人所能享受,卻處處陪伴著這位老人,猶如溫柔善良的仙女。”董事會正籌劃著給這位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老人一點津貼,拿破侖當機立斷,要把津貼提升為原來的兩倍。這位飽經風霜的老人以他獨有的平靜方式度過了屬於他的79個年頭,到了另一個極樂世界。亞當遜的性格特征在他遺囑規定的葬禮的舉行方式中也得到了充分反映。他的要求僅是用盡其一生所確證的58種植物編織成一個花環,作為棺木上的唯一裝飾,他的這種獨特簡單而又令人感動的無形紀念碑似的方式,同他的巨著一樣萬古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