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京郊書林景色新——北京市新華書店朝陽區店簡史(2 / 3)

1978年8月,全國科技書發行工作會議,在石家莊召開,王健生代表朝陽區店隨市店代表參加了這次大會。區店對此專門製訂了《關於大力加強科技書發行工作措施》。強調圍繞工業和農業,麵向生產和科研,做到堅持“三個服務”:一是改變傳統的不分類別、統一管理的工作方法,把一般圖書和科技圖書分成兩個發行組,即“雙軌”製發行。專門建立了科技書發行小組,以科技書發行為重點,更好地為科學技術服務;二是堅持以計劃發行為主,實行對口服務:三是以方便讀者為前提,按專業劃分,實行多科服務,實行“雙軌”服務後,僅1979年一年,全區長期訂購科技書的合同戶由二百多戶發展到五百多戶,1979年全區科技書銷售額占總銷售額的三分之一,比1978年增長了四倍。

朝陽區店在發行工作中,注意調動社會各方麵的力量,依靠群眾搞好圖書供應工作。為此,采取了“八條線”、“九條渠道”的征訂方法。“八條線”就是發揮區內各工廠企業釣技術、安全、質量、財會、基建、運輸、電工、衛生八個專業部門的作用,對口征訂專業技術圖書,或者叫做“八管齊下”,征訂應用型、實用型較強的科技圖書,直接為生產第一線的科技人員服務,“九條渠道”是指在發行工作中按照農業、林業、畜牧、農機、水利,工業、建築、汽車、醫藥衛生九個係統,建立起從區一公社(鄉)一企業一大隊一科技人員一整套的農村科技圖書發行網絡,據不完全統計,1979年全區五個服務部從《科技新書目》和地方版的《科技目錄》中,征訂各類科技書就達三十多萬冊。

為了方便讀者選購圖書,在區店的支持和推動下,雙井門市部於1978年9月7日在全市第一個實行開架售書,深受讀者歡迎,在開架售書中,他們為了解決怕丟書、怕汙損書、怕書亂的“三怕”問題,加強經營管理,訂立開架售書製度,具體采取了“三勤”,即:勤宣傳、勤整理、勤打掃的措施。營業人員既要宣傳介紹圖書,又要向讀者宣傳愛護書,遵守社會公德;既要方便讀者選購圖書,又要加強書店內部管理工作;既要熱情地接待川流不息的讀者,又要經常保持店容店貌的整潔。開架售書後,讀者滿意,圖書流轉加快,銷售額增加,庫存多年的科技書有九十四種、四千三百多冊很快售完。雙井門市部在抓開架售書的同肘,還為專家、教授、工程師開展了“特供”服務,滿足他們的特殊需要。僅在1978年,就為三十五位專家、教授、學者發了購書證,優先照顧,解決他們急需的圖書,由於實行開架售書,開展對口征訂和特供服務,1979年,雙井門市部被評選為全國新華書店先進集體。

堅持流動售書,是朝陽區店的傳統特點。區店所屬各門市部職工,都是定期深入到工廠,部隊、學校等單位送書上門,並且利用早、晚時間,在街道上擺攤售書。區店農村組每年兩次,集中人力、物力,組織小分隊下鄉售書。在“三夏”、“春節”期間,走村串戶,把農民所需要的圖書、年畫送到田間地頭和農民家中。1979年,“三夏”流動售書達一萬餘冊,“春節”售出年畫達八萬四千餘張。為此,北京電視台對朝陽書店流動供應進行采訪,拍攝了《年畫下鄉》的電視紀錄片。|

改革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在改革、開放、搞活的新形勢下,朝陽區店邁出了新步伐。1980年,王陸任朝陽區店經理,孫步法任黨亥部書記4在四年多的時間內,朝陽區店的網點建設,隊伍發展,以及加強企業經營管理等方麵,都取得一定成績。

1985年5月,臧潔擔任區店經理,金永來任黨支部書記。全店職工振奮精神,區店提出了“團結、從嚴、求實、開拓”的八字奮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