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區是北京市的城近郊區,麵積四百七十六平方公裏,人口一百二十萬,其中農業人口二十二萬。宏偉的農業展覽館,工人體育館,著名的首都機場,以及眾多的輕紡、化工、汽車、電子等大中型企業分布全區.區內還有馳名的長城、昆倉、華都、兆龍等大型涉外賓館、飯店吸引國外遊客,增進同各國人民的友好往來與合作,區內譯有十多所大專院校。朝陽區的上述特點,決定了書店業務廣泛,服務對象多,輝者對圖書的需求量大。必須把重點放在工廠、農村,為工廠、農村主動服務,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朝陽區新華書店從1954年建立第一個門市部開始,三十五年來,從無到有,不斷發展壯大。職工人數從最初的五人,增加到目前的一百七十人,發行網點由一個發展到目前的十三個,初步形成了圖書發行網絡。圖書年銷售額從1954年的二十六萬元,提高到目前的七百多萬元。三十五年來累計銷售圖書二億多冊。
朝陽區店的成長,經曆丁初創、發誠、改革的過程。
初創
朝陽區店的第一個門市部,建於1954年6月,同年12月1日正式對外營業,名為朝外大街門市部,主任是汪德宏。當時隻有五名職工,主要銷售一些綜合性圖書。隨著區內大中型工廠和大專院校相繼建立,圖書經營業務也相應地擴大和發展。1958年6月9日,正式成立了新華書店朝陽區店,經理傅玉穎,副經理史群。為了方便讀者購書,同年又在酒仙橋、雙井、管莊建立了門市部。1959年,朝陽區店配合全國農業會議的召開,在全國農業展覽館舉辦了農業資料和農業科技書籍的圖書展銷,由於各省市出版社的大力支援,展銷品種約有千種,每天銷售圖書達五萬冊,受到與會讀者的熱烈歡迎,從1958年到1962年,朝陽區店連續五年被評為市級先進集體。1960年參加了北京市文教衛生係統召開釣群英會,獲得了錦旗、獎狀,營業員宋德重被評為市級先進工作者。
1963年8月,根據敬愛的周恩來總理指示,在新建首都機場候機室建立了圖書銷售部。同年9月,周總理在百忙中,還親-臨現場視察,慰勉書店工作人員,體現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對黨的宣傳陣地,傳播科學文化知識的窗口一新華書店全體工作人員的親切關懷。
1963年12月,陳家聲擔任區店經理。區店內部按照業務分工,設立了機關服務部、課本發行組和農村發行組,並增設了工人體育館、八裏莊和定福莊三個書亭。1965年3月,為了打開書店局麵,北京市店調任王健生為朝陽區店經理兼黨支部書記。他明確地提出,必須麵向工廠、農村,堅持主動服務,並發動全店幹部職工深入工廠、農村社隊調查研究,開展流動供應,在此期間,發行網點又有了新的發展。到1965年底,朝陽區店共有朝外大街、酒仙橋、雙井、管莊、定福莊、首都機場、和平街、八裏莊個門市部。正當全區圖書發行工作蓬勃開展之際,文化大革命開始,書店工作遭到嚴重破壞,區店領導靠邊站,被下放到農村組,“文革”十年,是新華書店停滯的十年。
發展
粉碎“四人幫”後,王健生重新擔任了朝陽區店經理,著手進行組織、紀律、業務各方麵的整頓。首先抓經營管理,在所屬八個門市部建立了以加強商品管理為中心的小組責任製和進銷管理製度,同時,重點抓了機關服務部,要求機關服務部要主動熱情,送書上門。王健生親自帶頭,同大家一起走訪工廠、學校、機關,了解對圖書的需求情況。針對問題,采取相應對策。這期間還開辦了租書業務,建立了廠辦書店,開展流動售書、特供服務,實行開架售書等多層次的業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