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江南春(2 / 3)

2001年苦苦地過了一年,我覺得身心俱疲。我們原來不是處在產業優勢的位置,是處在產業最脆弱的位置,那個時候,我終於明白,原來我做的產業是錯誤的,我做的產業是價值鏈當中最脆弱的環節。公司雖然大了,但還是有很多的公司和我們競爭,他們都有很好的職業團隊,我感覺壓力特別大,所以,我決定轉型,我覺得生意不能這麼做下去。

其實,競爭對手隻有一個時間段可以對我形成威脅,那就是當我研發完液晶顯示屏,然後在寫字樓開始裝機器的三個月之後,競爭對手可以跳過研發的過程,直接跟我競爭寫字樓。一年之後,有企業再想進來做這個其實已經沒有機會了,因為這時候我已經形成了壁壘,對持續性資源的戰略壁壘。上海高檔寫字樓有多少個,這個是固定的,每年的變化不大,你把主要的寫字樓拿下,基本上你就把握住了這些持續性資源。因為你簽了長期的、獨家的合同,並且到期之後你有優先續約權,這樣你就把競爭對手排除在外了。這個樓是你的,別人永遠打不進去。我覺得我們最大的問題是人力資源。中國聚集了很多傳媒業和廣告業精英。當時我做廣告的時候接觸了很多人,誰從我手中搶過錢,我就知道這些人有多厲害。然後,我就打電話一個一個跟他們談,想盡辦法把他們挖過來。

論傳媒

其實傳媒業被傳說中國未來行業中的一個暴力行業,可以說暴力行業就要有暴力的做法,我就覺得中國未來的傳媒業,究竟有什麼樣的商機,我覺得中國傳媒業的商業未來主要在他的趨勢中。如果說中國傳媒業會有什麼樣的趨勢,就我個人理解程度來說有兩個發展趨勢,第一個是媒體表現能力的上升。原來在中國看到報紙是黑白的,後來是彩色的,我覺得產品在改變,使得廣告的打動力和感染力在改變。今天打開新浪就不一樣了,一打開就彈出窗口,邊上都是漂浮物,然後還要點PIP,他有很多的東西。鼠標一上去,突然有一個大的窗口,我覺得這種電視廣告都可以在線播放,高技術的出現,使媒體承載能力發生很大的改變。中國傳媒業發展其中一個趨勢是高技術的代理,使得媒體的表現能力,他對創意的承載能力,對消費者的打動能力發生根本的改變,這是一個發展趨勢。

第二個發展趨勢就是媒體中廣告效率的提升。什麼叫做廣告效率,這是1992年加入廣告業我覺得中國廣告業變得已經沒有辦法接受了。我為什麼要專業呢,因為我活不下去了。1998年客戶對我們說一兩千萬,如果說現在你在互聯網上,如果是一兩千萬不會有什麼變化,如果你說有三四千萬廣告費是微風掠過,你要驚濤駭浪沒有二三億就不要叫驚濤駭浪。傳媒價格不斷上升,行銷成本不斷上升,但是產生的效率在不斷地下降。

我們現在得麵對一個現實,就是傳媒業廣告效率問題,這裏主要有三個問題,一個是媒體分眾性太強。現在基本上分眾化趨勢是很弱的,這個跟中國社會形態的改變,1998年中國社會經曆其他的形態,為什麼說中國1998年有足夠的錢投廣告也不一定成功,因為社會階層開始分化了。這個社會發展是實際現象,就是很多人富裕起來,社會階層開始多元化,就開始社會階層細分化,這個必然帶來產品要滿足不同社會階層的需求,必然帶來產品的細分化,產品細分化的未來,這個產品一定要有一個特定的渠道,鎖定特定的受眾群體。

這就讓我聯想到一個問題,就是說這樣的市場和結構是不是特別符合現在產品的程度。比如說我自己用的手機,這個手機價格至少是三千塊以上的,它的功能和價格都好,如果這個手機開始投入廣告,它也沒有辦法,就這麼幾大報紙,投入晚報每一塊錢先浪費八毛錢,投別的報紙,至少會少浪費一點,這個對中國傳媒業的效率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電視台從原來兩三個頻道,發展成幾十個品牌,這個分眾是很明顯的。這個不叫分眾化,你根據節目提供的內容區分,是不一樣的。你把自己的內容進行分工,重新定位,這個是專業化。比如說體育頻道對耐克是一個好的選擇,但是這個區分對一般性產品都是有區分化的,我們按照內容的性質進行分化,不是特別好的。應該說國內傳媒業要向分眾化變化,也是一個必需的過程。

媒體的幹擾度太大,我原來懷念90年代。當時廣告待遇很好,因為很受重視。我剛出道的時候,經常見到總經理什麼的,現在都是一般的職員。這種現象的出現跟廣告幹擾度提升有非常重大的關聯性,原來報紙為什麼廣告效果好,原來報紙四個版,八個版,投上一個廣告,自然會產生很好的效果,現在的報紙一般是64版起步,一百版的報紙也有,160版也有,當報紙變成多版的時候,廣告效果就肯定會減弱。現在由於廣告台太多,使我感覺到廣告出來的結果非常有問題。第三個問題,廣告缺乏強製性。廣告是一個討厭的事情,現在廣告為什麼沒有強製性呢。比如說,剛剛大家開車來到現場,你會看到很多的廣告,我不知道各位會記住哪個廣告,可能一個都沒有。如果大家到上海說我太熟悉蘇州的出租車,在上海出租車後備有一個廣告,它就在你的眼前,在一個狹小的空間中,這樣的廣告強製性比較高一點。那看電視很有強製性,你隻有一個電視機黑洞洞的,你注意力就在電視機上。這樣就導致廣告沒有強製性,這樣怎麼保證它的效果產生呢?

如果讓我講中國未來新的傳媒,發展起來會有什麼樣的機會,我認為中國新傳媒要符合四個原則。一個是媒體不斷帶來表現能力的身上,分眾做了什麼,他們做的數字化戶外,他把戶外廣告從原來的看版,海報變成液晶電視。數字化戶外對呼籲市場有什麼改變呢,它帶來的是質的改變,它傳播質量上的改變。我覺得影視廣告帶來的飲品和視頻的能力不是一個簡單的畫麵,一個簡單的海報和看版所能做到的。

第三點角度來說,要創造特定時空的媒體。不要把廣告永遠往一堆廣告裏去做,滿世界都是廣告了,你可以想象,可以創造一種全新的時空媒體,使得他在一個特定的時空出現。比如說我們在這樣一個辦公場所,原來完全沒有廣告的,現在成為唯一的廣告,中間沒有幹擾。我覺得這個有很多的時空可以考慮的,我當時做分眾傳媒,我說我要做中國戶外電視廣告網絡,我為什麼提出這樣的一個看法。最簡單想象一個人的生活情況,一個人生活多少小時,八個小時在家裏,一個小時看廣告,但是猶豫轉台率比較低,真正看廣告就是五分鍾,這五分鍾在中國有多少市場價值,製造500億中國電視廣告市場。你能使人一天也可以在戶外累計收視五分鍾,我相信50億一定可以看見,並不是說追究傳媒沒有商機,不是說傳媒除了報紙和電視就沒有機會可言了,中國戶外電視就是一個機會。原來做電視排隊,所有電視廣告是從很早開始,現在有了戶外傳媒,可以從早上8點開始,他帶來很多時空的互補。你有在家裏的電視,我有在戶外的電視,你有早上的電視,我有晚上的電視。在創意麵前有些東西是不平等的,我相信創意創造你的生意,你去創造特定時空中,原來不認為廣告可以深入的地方,你去創造你的廣告,我覺得你會得到更多的價值。

最後一點,一定要製造一個強製性收視能力。電梯裏看到這個電視,隻有注視電梯的存在,你無法回避他的存在。還有一個心裏的親知性,就像看飛機上的雜誌一樣,其實大家坐飛機說東方航空的雜誌特別好看,估計沒有人說東航好看,這個跟我們有什麼。所以,為什麼你在飛機上會拿起東方航空的雜誌看呢,因為你沒有辦法,手機必須關,人在上麵,無聊。你看電視節目的時候是看節目還是廣告,你當然選擇看節目。你在電梯口是準備看廣告還是準備無聊,廣告什麼時候可以被人深入到被人主動接觸一下,是你在比廣告更無聊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