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王傳福(1 / 3)

小傳

出生:1966年2月

籍貫:安徽無為

畢業院係:中南工業大學冶金物理化學專業本科

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碩士

職位: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公司總部:廣東深圳

主要行業:充電電池、汽車製造

行業地位:中國第一、全球第二的充電電池製造商

上市公司:比亞迪(1211.HK),2002年7月在港上市

王傳福出生於一個農民家庭。1987年大學畢業,獲得物理化學學士學位;1990年,王傳福在北京有色金屬研究院碩士畢業,並留在該院301室工作,按部就班地曆任副主任、主任、高級工程師、副教授。一個促使他從專家向企業家轉變的機遇從天而降。1993年,研究院在深圳成立比格電池有限公司。由於和王傳福的研究領域密切相關,王傳福順理成章地成為公司總經理。王傳福發現,作為自己研究領域之一的電池行業裏,要花2萬~3萬元才能買到一部大哥大電池,而國內電池產業隨著移動電話的“井噴”方興未艾。於是,他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脫離比格電池有限公司單幹。王傳福毅然在深圳注冊了比亞迪實業。

當時日本充電電池一統天下,王傳福決定依靠自身技術研究優勢,從一開始就把目光投向技術含量最高、利潤最豐厚的充電電池核心部件——電芯的生產。1996年,比亞迪公司取代三洋成為台灣無繩電話製造商霸主的電池供應商。1997年,比亞迪公司鎳鎘電池銷售量達到1.5億塊,排名上升到世界第四位。並從1997年開始大批量生產鎳氫電池。1999年至2000年,比亞迪公司大客戶名單上出現了鬆下、索尼、GE、AT&T和業界老大TTI等。2000年,王傳福投入大量資金開始了鋰電池的研發,很快擁有了自己的核心技術,並成為摩托羅拉的第一個中國鋰電池供應商。2001年,比亞迪公司鋰電池市場份額上升到世界第四位,而鎳鎘和鎳氫電池上升到了第二和第三位,實現了13.65億元的銷售額,純利潤高達2.56億元。目前,比亞迪已成為電池領域全球著名品牌,以近15%的全球市場占有率成為中國最大的手機電池生產企業,在國際市場上正與日本三洋一決雌雄。在鎳鎘電池領域,比亞迪全球排名第一,鎳氫電池排名第二,鋰電池排名第三。

2003年1月23日,比亞迪宣布以2.7億元的價格收購西安秦川汽車有限責任公司77%的股份。比亞迪成為繼吉利之後國內第二家民營轎車生產企業。2003年8月,比亞迪與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陝西省投資集團簽訂合資組建比亞迪電動汽車生產線合同,項目投資達20億元人民幣。

2004年1月,深圳市有200輛比亞迪製造的鋰離子純電動汽車投入出租運營,成為全國第一家電動車示範區,真正實現尾氣零排放。到2006年,比亞迪電動車要正式開始商業運營。2005年4月16日,比亞迪一直藏在閨中的新車F3走下生產線。這是王傳福領導的比亞迪入主秦川汽車之後,比亞迪第一款真正意義的新車。據悉,比亞迪汽車公司研發部門正傾力設計規劃1.3排量到3.0排量的八大係列的轎車開發計劃。王傳福的思路是:通過電池生產領域的核心技術優勢,打造中國乃至世界電動汽車第一品牌。“我下半輩子就幹汽車了。”王傳福說。

論市場

中國企業的優勢,在很多產品上都已經證明了,中國人的競爭力很強,即使是高科技的電腦、芯片,中國企業的製造成本、開發周期、供應鏈、管理都具有很大優勢。諾基亞、摩托羅拉手機裏很多部件都是比亞迪給供貨,產品進入全球最高檔行列,把德國、日本、美國產品都比下去了。

汽車和別的產品一樣,隻是量大,單個件的技術密度並不比手機高。汽車隻要由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來造,就會具有很強的競爭力,汽車還沒有把資源整合好。以前福萊爾和日本車有明顯的差距,可是如今開發的F3和日本車的差距就變得很小了。我堅信,再給我們三五年時間,做出來的產品絕對不會比別人差。

我們電池生產是從零開始的,建立自己的研發隊伍,雖然早期的時候比較辛苦也比較漫長,也比較有耐心地等待,一旦這個研發中心成立把項目做出來以後,後續的競爭力就很強了。日本是一個充電電池的王國,幾乎是壟斷,它曾經占了全球95%以上,我們現在已經把它拿走了很多份額,我們鎳鉻電池全球第一了,也是把我們的競爭對手日本給擠垮了,那鋰子電池我們是全球第二,日本的東芝已經宣布不做電池了,就已經開始清盤,就是要關閉,因為比亞迪搶了它很多客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