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張近東(2 / 3)

2006年,也將是華南市場關鍵的一年,要迅速布局中山、珠海、江門等剩餘的二、三級市場,對廣東全境進行全麵覆蓋,基本完成整個華南地區的連鎖網絡建設。一方麵還將繼續鞏固像深圳這樣的一級市場,加快開店步伐,在去年隻有4家店、今年又接連開出5家店的基礎上達到明年12家店的總體布局。

八大商場從表麵上看是輸在價格上,但它們並未意識到,蘇寧實際上是創造了一個全新的商業模式。

論競爭

現在中國已經加入WTO,國際商業連鎖企業2004年以後可以沒有任何障礙地全麵進入中國,它們憑借品牌、商業、規模、資金等優勢,采取各種競爭手段,擠壓本土企業。如果我國沒有一些法規進行約束,外資企業就會占領流通行業的主導地位,也會控製我國商業流通的渠道。

外資並不可怕,它的進入對民營企業來說是機遇和挑戰的並存,但是鑒於目前國內零售業的實力,我認為政府在引入外資的時候門檻應該適度提高。政府和企業都不能掉以輕心。WTO是什麼?就是換了遊戲規則。蘇寧這兩年來都是為玩新遊戲做鋪墊。蘇寧1500家連鎖店的計劃是在用速度補氣力,用時間換空間,我的時空轉換大法還要提速,在兩三年的保護期內,搶占更多的銷售渠道、終端窗口。

要理性對待外資進入,不可再“割城讓地”。一要設本土化采購最低限,二要引進新型商業業態,三要守住核心商圈。國際商業資本進入中國,其策略幾乎肯定是尋求與國內強勢企業合作,屆時不論是合資還是被收購,蘇寧的連鎖經營網絡將會變得非常值錢。因此,“圈地”是家電連鎖企業進退有據的重要戰略。

對外資:點對點地硬拚我們顯然不是對手,蘇寧需要編織一張網絡,一張富有彈性的大網,這就是“連鎖”。市場是大家的,拚到對手倒下的時候,自己也會很虛弱。你可以像坦克一樣衝鋒,但是不是真正的坦克隻有自己知道。

論管理

除了服務,蘇寧沒有什麼。

連鎖運作的實質就是信息流帶動下的物流。

蘇寧現有6萬員工,蘇寧的發展是員工共同努力的結果,給他們一個好的發展環境是大問題。

從實力上來看,國內企業和500強企業距離還是比較大的,但是隻要先從思想上、戰略上上升到國際高度,從某種程度上說,500強和國內企業是“零距離”的,而發展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與國際巨頭相比,我們還很弱小,有很大的差距。最大的差距不是國際巨頭發展的曆程長,而是它們的理念超前。這一點,南京的企業尤為欠缺。

現在,家電銷售商的利潤已不能寄望於上遊製造商再壓縮成本了,隻有苦練內功,壓縮自身成本,才能實現利潤增長。

蘇寧電器的架構調整中,最為突出的就是之前的大區升級為區域管理中心,此外,就是總部職能中的市場策劃、連鎖發展、審計、客戶服務管理等職能下放。

在廠商合作、市場推廣方麵,蘇寧有自己的特色。蘇寧在資金投入、品牌建設等方麵幫扶供應商,我們之間是一種管理對接而非簡單的買賣關係。經銷商與供應商之間供應托管、成立合資公司等,都是蘇寧的首創。

論文化

做企業是跑馬拉鬆。

隻要你充實準備,機遇從來不會負你。

隻有不斷創新,才能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一種永動力,這種創新是無法被克隆、不可被取代的獨特優勢。隨之而來的是企業永動式的經營擴張。

人品是一個人在社會上的立足點,將其放到企業中來,就體現在一個企業的社會責任感上。企業作為社會的一分子,到底應該為社會做些什麼,這是每一位企業家都不能回避的問題。企業家不能為富不仁,而是要主動承擔起社會的責任!

企業發展不但與領導者個人胸懷有關,還有管理者的理念、境界、知識、誠信等缺一不可。每一個企業不可能自己發展完善,而必須讓社會的力量完善它,我們努力去做也無非是為了獲得社會的認可。上市對於蘇寧而言,最希望的就是得到社會公眾投資者的認可,回饋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這比什麼都重要。

作為一個創業者,就是要使自己在這種平凡的崗位上麵,能夠堅持。

自己的信念和目標要明確,同時我覺得還要具備吃苦耐勞、執著拚搏的精神和意誌。

當你隻是橋梁時,就怪不得人家過河拆橋,蘇寧不是橋梁,而是一條大路。

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