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傳
出生:1963年3月
籍貫:安徽
畢業院係:南京師範大學中文係
職位:蘇寧電器集團董事長
個人財富:22億元
公司總部:江蘇南京
主要行業:家電連鎖銷售
行業地位:中國最大的電器連鎖零售商之一
張近東大學畢業後曾在一家服裝企業工作。1990年,他和他的哥哥張桂平創辦了一家空調專賣店,後兄弟兩人分家,張桂平開始投資建築業。張近東繼續經營電器連鎖。經過十幾年的發展,蘇寧電器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家電連鎖零售商之一,在全國擁有250多家連鎖店。2004年7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企業板上市,成為國內首家IPO首發上市的家電連鎖企業。
1990年,在南京寧海路一家僅有200平方米的門麵房裏,一家專營空調的小公司——蘇寧交家電公司誕生了,並從一開始就建立了自己完整的配送、安裝、維修一體化服務係統,免費上門安裝。憑借十來萬資產、十幾名員工、百餘米店麵,蘇寧實現了5個億的銷售。
1993年夏天,南京八大國有商場組成聯合艦隊圍剿蘇寧,張近東在這場空調大戰中憑借淡季時大批吃進的低價空調及買斷經營的方式從容應對。蘇寧沒有倒下去,反而實現了當年銷售額3個億,成為國內最大的空調經銷商。商界關注的這一“蘇寧現象”,成了高校營銷教材中的經典案例。
單挑8大商場成功後,名聲大噪的蘇寧乘勢南下北上、東突西進,將掛有“蘇寧”字樣的門店撒向北京、上海、江蘇、浙江、西安、合肥、廣州等幾十個城市,一時間一百多家門店“縱橫天下”。
1999年,張近東帶領十歲的蘇寧步入二次創業時期,從單一的空調業務全麵轉向綜合電器業務。
2003年3月,張近東更首創電腦、通訊、家電融合的“3C模式”,在廣深兩地取得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家電市場格局。2004年3月15日,蘇寧在南京山西路的3C航母店正式開業,將經營範圍成功擴展到了以手機、電腦、數碼為代表的信息家電和通訊器材業務,完成了第三次轉型。
2004年7月21日,蘇寧於深圳中小企業板的成功上市,成為首家直接登陸國內A股市場的家電零售企業,至今仍遙居中國滬、深股市第一高價股。
蘇寧盡管100%是張近東個人投資的產業,但為了上市,為了企業的未來發展,張近東還是主動將自己的股份稀釋至48%,而上市後更隻有35%。蘇寧的幾位高管都擁有了數量不等的股權,隨張近東一起身價躍超百萬元、千萬元。
2004年,蘇寧電器集團銷售額突破210億。
14年來,蘇寧創造了平均年增長85%的“蘇寧速度”。2005年以來,蘇寧正以平均每兩天開1家店的速度在全國布點。張近東放言,用5年的時間,使蘇寧電器全國銷售業績達到150億美元,躋身世界500強席位。
論市場
誰掌握了零售渠道,誰就扼住了市場的咽喉。
最終決定商業企業命運的隻有兩樣東西:一是網絡,一是服務。
中國家電連鎖市場有5000億元的蛋糕,蘇寧才隻做到200多億元,市場給我們留下的空間實在太大了。中國家電連鎖賣場,其市場占有率目前僅占20%~30%,而國外家電連鎖賣場的市場占有率都超過了70%,美國甚至達到了80%。中國家電賣場距80%的占有率,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今後,蘇寧仍將有計劃地擴張新店,注重數量和質量並重,蘇寧國內市場占有率目標鎖定在15%~20%。蘇寧現在已不再為開店定具體指標,我們隻是放手看自己到底能跑多快。
掌握了渠道就是掌握了財富。蘇寧與廠家的關係是其他經銷商所無法比擬的。
大家現在總覺得我們在欺負廠家,其實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管怎麼樣,有一點是肯定的,廠商的關係在淡化,利益才是根本。事實上我覺得這個問題最終落實到廠商之間的專業分工問題。生產企業不可能滲透到渠道,渠道也不可能去生產產品。
渠道搶占上遊利潤,簡直是笑話,海爾、TCL這些企業的銷售收入是我們的幾倍,我們都是抬頭看它們的,怎麼可能搶奪資源。什麼類金融生態,完全對我們不了解;商務部對賣場的管理規定是針對普爾斯馬特等外資商業機構的,我們還參與了製定,怎麼也說是針對我們的?電器連鎖受到這樣的質疑,我們感到非常委屈。
像北京市場,很多店麵集中在所謂的“三環商圈”,而這些店中30%以上是無效店麵,為此蘇寧從一開始就提出了旗艦店、管理店、社區店分立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