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客觀地講,年銷售超過200億元,蘇寧已是一個中等偏上的企業,但同我心目中的規模相比,蘇寧還隻是一個小企業。我心中的目標是,將用5年時間,使蘇寧的全國銷售業績達到150億美元,同時躋身世界500強行列。這是蘇寧電器首次在敲“500強之門”。國外企業並不可怕,我們希望有強大的對手。我們的目標是占到全國家電銷售份額的20%,要做百年品牌。
做百年企業,立足長遠發展的指導思想堅持不變,成為中國最優秀的連鎖品牌的定位也不變。在未來的日子裏,我們更加希望給供應商提供最快捷的服務,形成雙方的互補,至於未來能發展到哪一步是機遇問題。要取得與外資巨頭同台競技的能力,蘇寧未來的發展在穩健的同時也一定要有速度。在未來的發展上,我們還是專心致誌地做連鎖店,家電連鎖的蛋糕太大了,我們目前分到的僅有一點點。未來在這個駕輕就熟的領域多分一些蛋糕,這是蘇寧現在最大的願望。我們依舊會注重這個領域的發展,集中力量攻克這一關。
我有銷售、物流網絡,可以把產品的廣告、銷售、安裝、維修一包到底,廠家會覺得很省心、很舒服甚至變懶,最後產生依賴心理。
我們的服務,當消費者能夠認可以後,這個回報實際上是顯而易見的。他可以繼續認可我們蘇寧,買我們蘇寧的產品,特別是在未來發展中,產品的同化,包括價格,大家都是在同等的前提下,實際上可能服務的作用、價值會越來越高。
當時要建小湯山醫院,時間很緊,特別是要裝一批空調。那時候很多的商家,實際上一方麵沒有自己的隊伍,從社會來找隊伍的話已經找不到了,當時由於我們有一批專業的隊伍,所以100多台的空調,4個小時,我們就完成了這個安裝任務。特別是在當時安裝的時候,那時候已經有病人開始進駐了。如果這個隊伍不是我們自己的隊伍的話,他們很難去勝任這方麵的工作。應該講當時在北京,特別是在政府和社會給予了我們很高的一種評價,從經濟效應來說,人們更加知道了對於蘇寧空調的一種服務的能力。
10年前,我曾對媒體放出豪言,將把蘇寧變成一個全國性的連鎖企業。當時我們對連鎖都很陌生,甚至有些零售同行嘲笑我在說天方夜譚。可是,現在,不僅蘇寧實現了全國連鎖,而且全國的零售同行都在學習蘇寧走連鎖化的道路。5月1日蘇寧創下一天開出22家連鎖店的記錄,可以說,蘇寧的成長就是中國經濟15年的一個縮影。
我覺得,正是中國湧現出了包括蘇寧在內的一大批優秀企業,才使得國際財富巨頭開始凝視中國,開始更大規模地參與中國市場。
蘇寧上市代表了中國連鎖企業的崛起。
論財富
當初做生意隻為改善自己的生活;掙到1000萬元的時候,我多喝了兩杯,喝醉了;掙到1億元的時候,早已淡化了個人,這個財富是屬於社會的。創業初衷,也是為了擺脫貧困,改善個人的生存狀況。但現在,我個人擁有多少財富已經不重要了。打造中國最優秀的連鎖服務網絡品牌,才是我和我的團隊最大的目標。
我個人的股份不會超過25%,蘇寧要從一個純私營的企業變成公眾化的現代企業,一個全體蘇寧人的蘇寧。蘇寧隻有成為社會的蘇寧,才會成為百年蘇寧。
我沒時間也沒精力去研究自己究竟有多少財富。
蘇寧發展到今天,靠的是方方麵麵的支持。作為民營企業家,回報社會是義不容辭的責任。隻要蘇寧在發展,有這個條件,就會一直做下去。蘇寧單靠自己的力量不可能取得長足的發展,而投資者認可蘇寧的投資價值比個人“紙上財富”更值得欣慰。
平心而論,蘇寧上市並非為了個人財富的膨脹。如果是為了個人的財富,我們沒有必要把一個公司變成公眾的公司,我也沒有必要把股份交給我旗下的高管持有。不錯,在原始積累中,利潤是最重要的,但在蘇寧長遠發展的戰略確定後,就不是為個人財富那麼簡單了。我不希望我的理想變得很俗氣,也不想讓上市帶來個人財富的膨脹這種說法誤導社會。
中國人想要賺大錢,關鍵是觀念的阻力。要有一種創造財富、賺取財富的動力,要想賺到大錢,一定要有強烈的賺錢意識,並快速地付諸行動,不要怕失敗,跌倒了再爬起來。如果一味地求穩怕輸,那就很難成功了。
以前大家總是認為賣電器不賺錢,質疑企業的錢從哪裏來,黃光裕的上榜(胡潤百富榜)平息了爭論,說明行業的發展前景得到了公眾的肯定。同行的進步也是蘇寧的進步,從某種程度上說我們是利益共同體,所以我希望國美發展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