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王石(1 / 3)

小傳

出生:1951年1月

籍貫:廣西柳州

職位:深圳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畢業院校:蘭州鐵道學院給排水專業

王石,1951年1月出生於廣西省柳州市,蘭州鐵道學院給排水專業畢業。1983年到深圳經濟特區發展公司工作,1984年組建“現代科教儀器展銷中心”,任總經理。1988年中心改組發行股票,更名為“深圳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發行中國大陸第一份《招股通函》,發行股票2800萬股,集資2800萬元,並開始涉足房地產業。1991年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交易,王石曆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1999年2月辭去總經理職務,任公司董事長。王石現兼任中國房地產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房地產協會城市住宅開發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深圳市房地產協會副會長、深圳市總商會副會長等職。

1984年的萬科主營業務為辦公設備、視頻器材的進口銷售,此後陸續進入零售、工業生產、房地產開發、影視文化等領域,沿著綜合商社的模式,迅速變為一個以貿易為主的多元化企業。到20世紀90年代初期,萬科發展到“四大支柱”十餘個部門,經營種類多達十多個。應該說當時的萬科,在眾多的行業中都小有建樹,旗下萬佳百貨是華南地區最大的零售企業,怡寶純淨水廠也在深圳市赫赫有名。但在此後的十年間,萬科堅定不移地展開自己的專業化進程,將這些資產一一轉手。從2001年開始,萬科正式走上了房地產的專業化發展之路。從1984年到2005年萬科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成為中國企業群無可爭辯的領先品牌,作為中國房地產業的一個標簽,中國大陸首批公開上市企業之一。

2004年也是萬科成立20周年。對萬科來說,這不僅僅是一個時間刻度上的整數,更是一個重新開始的起點。2004年公司業績保持穩步成長,效益更獲得長足進步。全年實現營業收入76.67億元,同比增長20.2%;淨利潤8.78億元,同比增長62%;淨資產收益率提升到14.16%,為近年來最高點。2005年1~6月份,萬科銷售收入58億元,在境內上市房地產企業中位居第一。由1984年的創業開始,到2004年末,萬科總資產155.3億元,淨資產達62億元。並在過去20年實現持續增長。

同時,王石也迎來了他人生中的諸多輝煌。1994年王石榮獲“深圳市第一屆優秀企業家金牛獎”。1998年12月王石入選《中央電視台》為紀念改革開放二十年所拍攝的大型電視人物傳記片——《20年、20人》節目。1999年4月參加世界經濟論壇——“99中國企業高峰會”,並代表中國房地產界在論壇上做專題發言。1999年9月應邀出席“99《財富》論壇”,並作專題演講,在會上呼籲21世紀的中國房地產企業走產業化、規模化的發展道路,適應新世紀、新市場的挑戰。1999年發起組織“中國城市房地產開發商協作網絡”,並被推舉為首任輪值主席,致力於重建行業秩序和公信力,推動中國城市住宅產業的良性發展。2000年6月,發起組織“新住宅論壇”上海大會,倡導和推動“新住宅運動”。

2000年、2001年,萬科連續兩年被福布斯評為“世界最佳小企業”,2000~2002年連續三年當選“中國最具發展潛力上市公司”,被譽為“中國房地產業領跑者”。2003年5月,被中國企業家協會授予“中國創業企業家”稱號。2004年“中國最受尊敬企業”評選中,萬科名列第二位;在“中國首屆企業公民行為”評選中,萬科憑借公司治理和道德準則上的表現,得票數居境內企業第一位。“2005中國新視角”搜狐高峰論壇萬科提出“顛覆”新概念。

隨著萬科連續十三年來的穩步盈利,董事長王石開始把越來越多的時間花在登山、飛傘、滑翔和滑雪運動上,2003年5月22日,52歲的他登上了珠穆朗瑪峰,成為迄今為止登上珠峰年齡最大的中國人。王石因為在登山運動中所取得的傑出成就,2001年獲國家體育總局頒發的“運動健將”稱號,2002年當選中國登山協會副主席。2003年5月22日,王石作為中國珠峰登山隊隊員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成為目前中國登頂珠峰最年長紀錄創造者。

王石既是一個企業經營管理的佼佼者,同時更是一個風險投資家。無論是當初搞貿易公司、做電子儀器,到後來跨地域投資、做萬佳,王石拿手的事情,就是盡量在可控製風險的情況之下,介入那些可能大多數人都沒有意識到的商業項目,從而使之增值壯大,然後不斷套現。而萬科就在這樣一次次風險和機遇輪回、成功與失敗交錯之中不斷壯大。此時的王石則成為了很多人夢想中生活模式的實踐者。

論價值觀

正如《基業常青》這本書中提到的那樣,要成為高瞻遠矚、可以麵對巨變數十年繁榮發展的持久公司,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明確核心理念,樹立在任何情況下堅持不渝的堅定價值觀。

回顧20載發展曆程,萬科最引以為自豪的,就是在行業還有待成熟的時候,守住了職業化的底線,在任何利益誘惑的麵前,萬科一直堅持著自己的價值觀。萬科的價值觀包括:對人永遠尊重、追求公平回報和牢記社會責任。

體現對人的尊重是萬科創建的初衷。20年來,萬科對客戶、股東、員工和其他社會成員的尊重始終不渝。萬科堅信,市場的奧秘就是雙贏,而隻有尊重才能帶來和諧,隻有和諧才能創造雙贏。

萬科認為,市場最終是公平的,任何暴利都不可能持久。隻有持續提供令客戶滿意的產品和服務,才能贏得市場的信賴;隻有不斷為客戶創造價值,才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萬科亦堅信,隻有在一個規範、和諧、可持續發展的商業社會和市場環境中,才可能誕生真正基業長青的百年老店。萬科不敢忘記自身對社會和行業所應承擔的責任。

基於這樣的價值觀,萬科通過20年的實踐,在方法論上也做出了明確的選擇。那就是:簡單、透明、規範與均好。萬科也認識到,現代商業社會的一切成功,源自與他人的合作。合作必須以信任為基礎,而信任的第一步是相互了解。越透明、越沒有秘密,就越容易獲得合作與成功的機會。基於這種認識,萬科一貫以最大的誠意,促進內外部的溝通與了解。

論財富

我害怕財富背後的東西。我的財產可以算給你:房子值200萬,股票大概值200萬,存款有200萬,全部財產600萬。很多人以為我是萬科的老板,但我實際是個職業經理人。我是富人不是富豪,其中一個原因是,名、利這兩個東西,是魚與熊掌不能兼得的關係。像我這種,喜歡名的,注定要舍棄巨額財富,要是想兩者兼得,大概就是給自己找麻煩了。甘蔗沒有兩頭甜。對於這些財富背後的東西我是害怕的,自己又喜歡受人關注的生活,那就這麼著吧。

往往你的行為是從比較善良或者比較提高這樣的品位來思考,實際上並不是這樣。它就是經濟學上、管理學上最基本的規律。一般你賺不了25%,但是你超過25%它就不正常。這個是萬科的教訓,事實上證明你不能去追求暴利。換句話來講,就是我比較善於總結自己,就是犯了錯誤不再犯同類錯誤。再跟你說就是1988年股份改造分40%,這個我個人沒有要,當時的考慮有這幾點,第一點我認為中國這個傳統社會當中開始基本是名利,尤其平民突然有名利你就得選擇一樣。你如果兩樣都要的話,這很危險。

這一定有著一致的遺傳基因嘛。我在少年時代、青年時代,讀了很多像巴爾紮克、雨果、司湯達的書,他們寫的這些資產階級大革命時期之後的很多那種暴發戶的嘴臉突然他這種生活鏈條斷掉,這一個我是很害怕的。比如我從小兒時的玩伴、大學同學、部隊戰友、同事,如果知道你突然很有錢了,你和他們的鏈條一定會斷掉。

作為一個管理者,你的價值不在於你說了算,而在於能不能為企業創造價值。我不能說了算,但能調動很多資源,為企業創造價值,為社會提供就業機會和依法納稅,不也是很好嗎?很多企業老總認為隻有自己才能把握公司的命運,所以害怕股權變更、害怕其他一切變革,企業漸漸失去了活力。還有的人私心重,攬權是為了更多地攬錢,這種人就更不必談了。

我未必不看重權力和金錢。我可能恰恰更看重權力,我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希望手中的權力能更好地發揮作用。錢沒有也是不行的,起碼我玩不起登山。現在我跟一些人一起登山,還要讚助他們。我希望萬科所有的員工都能擁有“健康豐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