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丁磊(2 / 3)

我們個人的創業精神,我想對每一個年輕的大學生、每一個現實工作的人都是一個榜樣。我覺得能夠讓他們有機會重新來思考自己的職業觀、人生觀。而個人崇拜是我們被媒體無意中包裝出來的,所以我並不在乎是黃昏還是永遠的光芒萬丈,希望自己每一步的腳印和做出來的成績被後來者所學習和參考,能夠有更多的人來踏上國際化運作的道路。這是我們想要告訴讀者關於中國企業和中國創業者的故事。

論經營

一個人想要實現自己的目標,除了勤奮之外,就是要積極進取和創新,絕對不會有投機取巧的捷徑,即使有所謂的“取巧”,在我這裏都成了創新。從創業到現在,我每天都在關心新的技術,密切跟蹤Internet新的發展,每天工作16個小時以上,其中有10個小時是在網上,我的郵箱有數十個,每天都要收到上百封電子郵件。

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我的特長是在技術方麵,管理不是我的強項,我從不諱言這一點。最近網易也培養和引進了一些管理專家,他們在公司都占有很高的股份,當然我是其中最大的股東。現在我需要做的就是要盡量地放權下去,安心做我的技術總監的角色。我個人非常欣賞施振榮的傳奇故事。20年前,他創立了Acer,企業一直持續發展到今天。不同的是,他做的是PC產業,我們從事的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Internet行業,而且我的商業經驗隻有兩年,所以我們的當務之急是引進一些國際化的專業人才,實現公司的快速發展。

網易今年4月份移居北京,很快建立了一支對公司未來發展充滿信心、積極向上的員工隊伍,網易沒有很多的股東在背後指手畫腳,我們致力營造一種開放的企業文化。網易也不存在一些曆史積澱或者創業者本身帶來的消極因素。在經理層會議上,我也經常受到批評,說我這裏或者那裏做得不對。我想別人能批評你,工作才能做得更好,如果某一天他們都不再說你時,那才最可怕。他們跟我在一起工作,從來不會把我看成是公司的老板,而是視為公司中做一部分重要工作的一員,大家一起為了一個向上的目標而努力。一個人的願望不應該超過整個公司的願望。以前我也經常意氣用事,有人就批評我,因為公司畢竟是一個商業化運作的組織。

論風險投資

國內對於融資的宣傳也有誤導,易使人把創業變成一件包含太多投機行為的過程。對於網易這樣並不是借助於風險投資起家的公司來說,我們也一直在學習融資,思考什麼樣的錢才是網易所需要的。我們希望找到一種聰明的錢。盡管有些人會給你投錢,但他所期望的是你成為一種類似資本家工具的角色,這樣做會使創業者離原先的方向越來越遠。

另外一種搞投資的並不想促進行業的發展,隻是關心資本的盡快回收,短淺的目光使得他們急於兌現投資。投資有很多種,一種是對於子公司的戰略有幫助意義的,這樣的投資應該肯定;一種是多處撒錢,胡亂投資,對於這樣的投資要小心;還有的是投一把就撤,而且會附加很多苛刻的條件,比如說他投資100萬,就要求被投資企業年底的營運收入達到120萬,否則原先他所占有的30%股份就要提高至60%,等等,從而把公司變成了一個不斷製造錢的工具,天天為這120萬而奮鬥,並且隨時改變公司戰略而疲於奔命。

曾經有一位風險投資商找到我說:丁磊,我看過你的故事,1997年你開發免費郵件後曾到許多電信局遊說,他們都看不到這一產品的前景而沒有買,你當時要是找到我,我給你投200萬美元,你自己去賣這個產品,那你現在一定就是中國的Hot Mail了。不過,現在我也可以給你投錢,但是到年底你公司的廣告收入一定要達到200萬美元。我當時對他說,中國目前的網絡市場還沒有那麼大,而且我不想讓這200萬美元成為我奮鬥的動力。我們的目標是希望能抓住機會為中國的互聯網做更多的事情,而且短時期內有些事情不一定就會帶來利潤。

我告訴他,1997年他如果來找我的話,會是第一個跑開的人,因為在當時這套係統還不賺錢。後來有一天他又遇到我,說他剛向一家公司投了200萬美元,今天又把它撤回來了。國內充斥了太多的這種缺乏戰略眼光的風險投資商,這樣一種環境下,把風險投資當做一個搖籃也非常危險。

論人生

人生是個積累的過程,你總會有摔倒,即使跌倒了,你也要懂得抓一把沙子在手裏。人的一生總會麵臨很多機遇,但機遇是有代價的。有沒有勇氣邁出第一步,往往是人生的分水嶺。一個年輕人首先要有理想和目標,雖然每個人的天賦有差別,像我也感覺自己在技術方麵愛動腦筋,有一點聰明之處,但如果沒有積極進取,沒有在技術方麵不停地摸索,我也不會有熟能生巧的本領和一些創新。尤其是一個大學生離開了學校之後,一開始會感到非常迷茫,最初到某一家工作單位以為那就是自己的歸宿,但重要的是要懷抱理想,而且決不放棄努力。我非常欣賞《阿甘正傳》,特別是阿甘跑遍美國的那一節。一開始,阿甘也是在冷嘲熱諷中開始自己的曆程的,但後來,他卻帶動了成千上萬的人跟在他後麵一起跑。從“瘋子”到“領跑者”,是每個創業的人都要經曆的一個過程,沒有阿甘執著的精神,是走不完這個過程的。